专栏名称: AI数据派
THU数据派"基于清华,放眼世界",以扎实的理工功底闯荡“数据江湖”。发布全球大数据资讯,定期组织线下活动,分享前沿产业动态。了解清华大数据,敬请关注姐妹号“数据派THU”。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干货】拼多多直播招募抖音商家:电商平台合作 ... ·  13 小时前  
江玉燕  ·  【Shopee】 ... ·  15 小时前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24日各省淘汰鸡主流价格 ·  20 小时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81天在闲鱼上卖货,赚钱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  23 小时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81天在闲鱼上卖货,赚钱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AI数据派

史上最强阵容,BAT大佬携手AI顶级大咖齐聚上海话AI

AI数据派  · 公众号  ·  · 2018-09-19 07:30

正文

本文来自网易智能(公众号 smartman163)

作者: 小羿 泽宽


9月17日上午,齐聚各路大佬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开幕。


不得不说,这次大会的嘉宾阵容,为中国科技界史上最强,没有之一。


今天主论坛亮相会议并发表演讲的大咖,除了聚集了BAT三大佬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还有雷军(小米集团创始人)、周鸿祎(360集团董事长),更有AI界的领军人物,如汤晓鸥(商汤科技创始人)、沈向洋(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迈克尔·乔丹(Michael I Jord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姚期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李飞飞(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吴恩达(Landing.AI创始人兼CEO)、邢波(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


怎么样?这样的阵容,足够强大了吧。


下面,小编就在现场第一时间为大家奉上各位互联网大佬和AI大咖们的干货。


前方高能,请抓好扶手!


马云:AI
应翻译为“机器智能” 而不是“人工智能”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表了演讲,阐述了自己对AI未来的理解。他认为,AI既是技术,更是认识未来世界、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是定义未来生活的方式。人工智能并不是简单技术的改变,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变革,这种变革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马云说,“AI”这个词应该翻译为“机器智能”,而不是翻译为“人工智能”,人类不应该把自己夸大,机器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逻辑。汽车的发明并不是模仿人的双腿,所以计算机不应该按照人脑一样去思考。


但是,机器只有智能,人类的智慧是机器永远无法获得的,机器只有芯片,而人类有心。机器做人会做的事情并不稀奇,机器做人做不了的事情才是了不起的。


马云认为,未来制造业要更加关注背后的服务和体验,如果传统制造业不改变思维模式,未来的痛苦将远超今天的想象。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将是风险极低的项目,数据金融体系必须用AI进行风控,而现在的P2P是披着外衣做非法金融,真是可笑。对于传统行业来讲,如果不融入数据时代也就没了意义。


马化腾:腾讯未来的社交连接将扩大到几百亿,关键靠AI



在大社交时代,腾讯希望通过人工智能进一步强化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之间的连接。马化腾表示,在未来,人们的社交连接将会扩大到几百亿,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人工智能。同时,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国跨学科的工程,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要面对这场人工智能的竞赛。


此外,腾讯还希望要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在医疗领域,腾讯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向:AI医疗影像处理和AI辅诊治疗。马化腾表示,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缓解目前的就医难题、就医压力,帮助医院提升医疗水平,同时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


马化腾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了四个问题:在未来人工智能是否能做到“可知”“可控”“可用”“可靠”,对于全人类能否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创造价值非常重要。人工智能需要做到可知,让算法更加清晰;做到可控,避免人工智能被不发分子利用,危害社会;做到可用,尽可能多的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技术红利,减少技术鸿沟;而做到可靠则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以修复漏洞、达到安全稳定,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李彦宏:AI不会造成大量人失业 但可能淘汰大量企业



李彦宏认为,一个真正AI化的公司要达到三位一体。首先,要拥有AI思维,基于万物互联思考公司的战略,还要注重软硬件结合。其次,对于每一个致力于AI转型的公司,要具备积累大量优质数据和连接AI平台的技术能力。最后,遵循AI的伦理,即遵循安全可控、平等获取技术能力、让AI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不是取代人、带来更多的自由和可能四个原则。


李彦宏表示,很多人担心AI造成大量失业,但是我并不担心,因为新的产业、新的岗位都会兴起。但需要注意的是,AI创造大量就业并不并不意味着企业不会倒闭,相反不够AI化的企业注定会被淘汰。


雷军:小米用AI+IoT立足 未来还有5G助力



人工智能的火热程度远远超出了大数据和物联网,小米两年前也开始制定自己的AI战略。


雷军称,现在小米拥有对整个AI时代的认知,突破口就是IoT(物联网),小米要用AI+IoT在这个时代立足,未来还会有5G的助力。


雷剧透露,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小米已经连接了1.15亿台消费级IoT设备,小爱同学目前已经吸引了3000万人使用。


汤晓鸥:商汤提倡羊的文化,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AI



汤晓鸥教授在演讲中,重点传递了对“大爱(AI)无疆”两层含义的理解。在汤晓鸥教授看来,一方面,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没有边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实现赋能百业。汤晓鸥表示,并不存在AI这个行业,只有AI+这个行业。AI需要与传统产业合作,这种关系是结合、赋能,而绝不是颠覆。AI的价值是帮助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解放生产力。


在以技术赋能不同行业中,汤晓鸥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企业首先要理解不同行业,和各个企业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中国的企业文化多是狼的文化,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和平共处。商汤提倡羊的文化,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AI。”汤晓鸥风趣地说到。


另一方面,汤晓鸥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全世界的智慧,全球企业、机构应该加强合作,打通AI学术研究的国界。为此,商汤科技今年4月商汤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商务印书馆发布全球首本人工智能高中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推动AI基础教育普及与人才培养。在大会现场,商汤科技还联合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15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


沈向洋:AI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超级机遇



沈向洋表示,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所引领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AI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超级机遇。这得益于三点,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二是云计算带来的强大的能力,能够大规模处理信息;三是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完成相当复杂的任务,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沈向洋透露,微软在中国的40万开发者中,有超过10万人已经在使用微软人工智能进行开发。AI将会延展人的能力,我们必须以人为核心,将AI擅长的部分与人的创造力、同理心相结合。“善恶之心在于人类,我们需要确保AI设计者、AI开发者等有一颗正义的心。”沈向洋说到。


据沈向洋介绍,微软今天还宣布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和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将正式落户上海市徐汇区。另外,微软还公布了一系列与根植上海的微软合作伙伴的合作成果。


潘云鹤:人工智能迈向2.0时代



在潘云鹤院士看来,人工智能目前有五个重要的应用方向,分别是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智能和自主智能。


潘云鹤院士谈到,自从AlphaGo问世以后,大数据智能就已经初现端倪,大数据智能具有可提前预报、实施调控等优点,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群体智能目前可以分为重度智能工作流模式和生态系统模式。人机融合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混合智能,跨媒体智能也开始兴起。此外,人机混合智能、自主智能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更多的需求与机遇。


最后,在人工智能2.0时代,新的信息流、新的信息空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新的变化。潘云鹤院士认为,相关企业和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起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


罗杰·瑞迪:AI将使全球互联网用户翻一番



罗杰·瑞迪表示,面向人工智能,我看到的是一个光明的未来,在过去60年中,我们取得了更多的科技进步。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类能力的放大器和生产力的来源,而且能让我们做到之前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利用人工智能预测海啸台风地震的预测。


对于未来50年的技术发展,罗杰·瑞迪称,相信会有很多充满前景的进步。比如语音翻译的技术,让不识字的人都可以交流并使用互联网,这将使得全球互联网用户翻一番,经济效益增加三倍。相信接下来的世界GDP会从100万亿增加到1000万亿。


罗杰·瑞迪认为,虽然上个世纪我们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但是我们也经历了二战,不过这些是由人犯的错误,不是技术犯的错误。当我们看未来的时候,要审视历史,寻找技术带来的好处,打造社会的法律法规。AI将让我们不需要通过打仗来获得资源。


李飞飞:坚持以人为本,AI应增强人类非取代人类



李飞飞认为,AI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部分,这使我诚惶诚恐,因为我们从未创造一种技术对社会影响如此之大,但我们对未来又知之甚少。“不过,我相信人类能够很好的应对AI带来的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

李飞飞表示,我们应该坚持AI的三个原则:

第一,AI必须更深层次地反应人的思维;


第二,第二,我们有责任引导和监测AI对人类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虽然工程化是我们的第一个挑战,但我们更要关注AI带来的社会伦理挑战;


第三,AI应该增强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AI可以替代危险性的工作,但人的素质会因为AI有不断的发展。


吴恩达:转
型成为AI公司需要
面对的3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