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我看到第六期就停了,没再看下去,感觉变味了,越来越像闹剧,荒诞不经。
目前最火的热搜,是关于李行亮商演被网友抵制。
我也是支持抵制的。
网友终于清醒了。对,不能既让观众糟心,又让麦琳赚钱,想想吧,如果麦琳和李行亮在家里,一边数钱一边骂网友傻子,那是什么情景?
麦琳:“亮子,你看这些网友,真是太好笑了,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影响我们赚钱吗?”
李行亮:“哈哈,是啊,心肝,他们真是太天真了。我们可是专业的,怎么会被他们轻易影响呢?咱们一边数钱,一边看他们生气,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麦琳:“对啊,他们越抵制,我们越红火。想想看,他们还在网上为我们免费宣传呢,真是傻子一群。黑红也是红,反正有钱赚。”
李行亮:“没错,就让这群傻子继续抵制吧,我们照样赚得盆满钵满。谁让他们骂你呢?活该!明天我去给你买爱马仕包包。”
(以上对话纯属AI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有些网友觉得,抵制李行亮商演是小题大做,但这也是部分网友理性的自发行为。上综艺节目,消费大众情绪,用畸形病态的婚姻关系,恶心大众,违背公序良俗,如果黑红也是红,只要有流量就能赚钱,那么以后这样的内容这样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和变态。
今天看到李松蔚的解读:
对此,我无法认同。
观众不是婴儿,发生在自家的事,和发生在公众节目上的事情,也不能等同。观众并不是一味希望李行亮离婚,而是希望他们幸福。
但在节目里所展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可调和的状态,不离婚也没关系,观众会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请关上门,而不是借这波流量出来赚钱。
假如节目里后续的走向是:
李行亮和麦琳非常接受了专家的咨询、好友的建议,尝试正常的、有效的沟通,双方都正常地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同时耐心聆听和接纳对方的诉求,双方都承诺通过实际行动做出改变,既拥有了共同发展的共识,又给予对方自由度,特别是李行亮作为歌手的创作自由空间能够保证,麦琳也尝试去进修,把重心放回到自己身上,于是矛盾得以化解,压抑得以释放,观众对此会喜闻乐见,李行亮的商演会水涨船高。
可是,节目里只有生硬的转折,李行亮完全放弃自尊,肉麻到不堪的情话,相拥入眠,都让观众生理不适。朋友对李行亮说“允许自己做个人”,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一句话,也是观众的期望,结果好,这位转眼就变成一条完全没有骨头的狗,观众看的是再见爱人,又不是再见爱狗,何况现在狗在很多家庭里的地位也比李行亮高好吗?
观众想看的是正常的夫妻关系,看这个节目的意义是透过对有问题的关系的观察和剖析,吸取教训,结果节目组非要喂给观众“驯狗记”这是怎么回事?
诚然,东亚家庭很多都是这样,由于各种各样的牵绊,夫妻可能前一天吵得天翻地覆,后一天就恩恩爱爱,但是至少这些夫妻是在自己家里,而不是到综艺节目上去表演,去圈钱。
为了流量出卖自己的隐私,麦琳随地大小疯,然后又怪观众事多,这逻辑怎么看怎么麦琳: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伟大的麦琳既然人人都安慰她了,她就是没问题的。合着观众就得当傻子,让掏钱掏钱,让笑就笑,让哭就哭?不能评论,不能有自己的意见?
从网友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愤怒并非无的放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对于情感真人秀的真实性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的情感流露,而不是为了收视率而刻意制造的戏剧情节。
李行亮与麦琳在节目中的表现,无疑触碰了观众的这一底线。他们之间的争执与和解,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婚姻中的真实矛盾与和解过程,但过于戏剧化的呈现方式却让人难以信服,甚至产生了被欺骗的感觉。这种大型PUA表演,有任何正面意义吗?
就还是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