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于这个故事的热情,以及其他朋友的热情投稿。我把原本安排在下周末转载的内容放到今天发布:
------------以下是正文-----------
三、勇敢而淡定的心
在判断和选择企业前,我觉得必须有几个清醒认识:
首先,企业经营永远跟风险挂钩的
,不是有个坏新闻这个企业就如何不好了,要努力去学会识别这个风险是偶发的,短暂的,可恢复的,还是系统的,长期的,致命的;
其次,所谓判断企业是否持续向好,永远就是一个概率游戏,尤其在你信息不全,知识不足的情况下
,更是一个概率游戏,我们只能尽可能的提高概率,要是真错了,真有黑天鹅了,也正常,没有谁是神仙,认错就是。最终当你判断对的多,错误的少时,你依然可以获得正收益。
最后,尽管我们的行业知识一定是有限的,但所有选择还是需要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学习和了解行业知识上,这个知识也会随着跟踪的时间增加而不断学习和积累,帮你更好的判断。
其实最终选择一个好企业的方法也无外乎几点:
行业空间。
既然考虑长期的持有,那么必须先考虑行业的成长空间,行业的成长空间,可以帮助你判断最终龙头企业能够达到的高度。比如汽车、医药、金融这些行业涉及每个人,且金额也不会低,也不排除有走出国门的机会,所以市场容量都会很大;比如信息软件类的,虽然听着高科技,其实往往跟具体应用市场挂钩,市场空间未必很大。所以,选股首先选行业。
企业家和管理团队。
行业都会有高峰和低谷,都会有激烈的竞争,企业经营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迈台阶,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市场,从单一产品到全线产品,从国内到国际等等,每次迈台阶都是企业能否突破天花板,能否持续成长的一次考验,唯有真正的优秀企业家和管理团队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带你走过这一切的沟沟坎坎。所以,我选择企业时,总是会特别看下企业的领导者,他的经历,他的风格,他的诚信,他的战略能力以及由他影响之下的企业文化。所以,选企业一定要看他的领导者。
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护城河。
企业的历程其实就是企业不断证明自己,逐步形成护城河的过程。一般市值几十亿的企业都是刚刚扬帆的企业,变数很大;第一台阶是做到上百亿到500亿,基本上,证明企业有一定能力,在细分市场已经有了优势;第二个台阶一般是做到千亿左右企业,经营管理又要上一个台阶,一般就是全国性、行业龙头级别了;第三个阶段,如果是个大行业,那么还有几千亿市值的台阶;最后,当能达到上万亿市值的,都是金融这种超级大行业或者能国际化领先级别的大企业了。所以一定要去看企业的过去,看优秀企业如何一步步走来,他们战胜过无数对手,迈过无数沟沟坎坎,进而形成竞争护城河,沉淀出企业文化,成为目前市场的领先者,也有更大的概率成为未来的胜者,所以看企业过去可以帮你判断企业的未来。
持续稳定、规范的现金分红。
分红是检验公司是否真正挣到钱的一个标准。这里几个关键词一个是稳定、一个是规范、一个是现金,注意不要被什么高送转红股,突发高额分红等迷惑,只有上面几点都具备,才是真正挣到钱,且企业治理相对规范,对股东肯负责的好企业。当然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这个分红比例要求可以有所不同,但一定要有现金分红。
高看一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企业。这两个地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市场最公平,竞争最激烈的区域,相对而言,其中战而胜出的企业,更多靠的是企业家和管理团队真实的经营能力,相应出黑天鹅的概率会小一点,而我们追求的不就是更大的概率嘛。
好企业什么时候会低估? 一种是股灾了,泥沙俱下,一种是到天花板要迈台阶,徘徊努力中,一种是遇事犯错误掉到坑里了,要努力纠正错误爬大坑。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不会有啥好新闻,你并不知道坏消息下跌到什么时候是底,你需要巨大的勇气,根据自己的判断,勇敢的分批买入,相对低点就可以了,我们不要去追求买到底,然后淡定的耐心守候,让你选择的优秀企业家,带领企业穿越牛熊,突破天花板,爬出掉下的坑,用业绩印证你的判断。
当年平安跌到谷底,被无数人怒骂,所有人离他而去时,自己定下心神,看来看去,觉得平安还是一个好公司,我最终的选择,是勇敢的在低位继续买入,同样,招行长期在低价徘徊时,我也凭本能相信招行是个好公司,他的服务,他的年报,他的战略,他的危机感,无一不是好公司的身影,别人不要,我坚持低价买入,任凭世界涨涨跌跌,保持淡定,当几年后,平安和招行用业绩证明自己优秀,最终股价拔地而起时,那种欣喜和开心依然历历在目,曾经的迷茫和犹豫被骄傲和信心代替,我知道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自由之路。
这些文字感悟是现在慢慢梳理整理回忆,而当时自己按照这个模模糊糊,懵懵懂懂的思路,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实践和布局,在实践中新的一页慢慢掀开;
点评:
这位投资者在判断企业估值这个方向上已经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认知:1,他能够正确地理解经济周期和突发事件对于企业的影响,区分哪些因素对于企业是致命的,哪些是企业可以克服的。2,他能够认识到企业领导者对于企业的引领作用。企业就像是军队,而领导者就是军队的指挥官,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缺乏了优秀的领导者,企业很难获得超越行业的成长。3,他从投资的伊始就认识到分红的重要性。不能说不分红就不是好企业,但是通过分红筛选可以大大降低踩雷的可能性。
四、最大的对手
根据前面的思路,我为自己拟定了几大步骤,
第一步是利用没人看好平安,招行这些我认为能成长,又低估的优秀股票的黄金机会,积极买入作为底仓;第二步是继续优先考虑均衡配置,寻找低价机会,大量买入高分红,低风险的龙头蓝筹股,作为防御力量和持续现金流来源,打牢基础;第三步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了稳定收益的基础底仓,然后后续资金可以开始选择具有长期增长空间的,细分行业龙头股,去博取成长股的收益。
在4000~5000点以下,总体的策略就是等待机会,按照上面步骤,持续买入,基本不卖出,总体保持一种综合的配置,用最笨的方法跟着选择的企业成长。这是一个漫长,遥远,近乎天真,跟傻子和笑话一样的计划,但我开始认真去执行。
执行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尤其看着股市涨涨跌跌,自己盈利忽高忽低,自己却要视而不见按既定战略去执行,这是一种真正的挑战,后来我知道这就是挑战所谓的人性,人性是股市里最难战胜的对手。我对股价涨跌相对不敏感的性格帮助了我,我不断提醒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策略,面对最大的对手,自己的信心最终在资产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强。
最大的挑战,还是在第三个阶段,成长股不可避免风险更大,所以除了外部各种涨跌的诱惑,更有面对企业经营风险时的巨大挑战。投资最大的乐趣,可能不在于一定挣了多少钱,而是你勇敢孤独的做了判断,经历时间考验,最后证明你的选择和判断是正确时的那种激动、开心和快慰,几次经典战例依然历历在目。
我选择的行业之一是医药行业,按照自己拟定的标准,看来看去,相中了复星医药,随后各种新闻让人目不暇接,创始人之一干不动退出企业,复星同万达,海航几个企业被公开点名批评,万达,海航狂卖海外资产开始自救,而郭同学一度失联被邀请去喝茶,加上市场本就没有多待见复星,连续打击下复星医药股价一落千丈,分析情况后,我判断复星医药应该没事,我蒙的对吗?? 我犹豫再三按下买入键,我有前面的基础仓位,就算错了,我不会全部失去,这个机会值得一试,感谢自己的勇敢,我得以比较低的成本建立了底仓,随后复星同恒瑞比肩而立,爬上新高,我也激动的继续跟踪买入,很快行业知识的缺乏,立马给了我一个狠狠的耳光,医药集采超预期的杀价力度,让行业预期完全逆转,曾经并立的两个公司,恒瑞持续攀升上了天,而复星则被爆打跌到地上,错误判断的结果是利润全部回吐,市场好好的笑话了我一顿。重新学习,重新审视复星,他的发展历程、他的领导者的优点和不足、他的各种争议等等,虽然争议不断,但从企业历程,企业家和管理团队能力,面对困境企业所作的选择,我还是相信复星的发展还远远没到天花板,坚定的继续持有。随后2020年,复星抗疫中的出色表现,股价一度暴增,随后疫苗的起起伏伏,股价又做了一次过山车,自己不少利润回吐,但我已经比较坦然,其实买入复星时,并没有疫苗,这只是个插曲,我不确定疫苗短期会如何,我只看到他在这个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复星不断兑现前面布局的承诺,复星近期能涨还是跌,我不知道,但我能肯定的是我买入的价格是便宜的,同时复星大概率还未到天花板,就算回调,我也有足够的盈利,所以无所谓什么过山车,按照自己的思路,勇敢的继续持有,静待花开就好。
新能源行业的战例也是跌宕起伏。2年前看来看去,相中了阳光电源,看着股价从21掉到了14块,感觉便宜了,开始买入,然后惊讶的发现股价居然持续下跌,原来光伏补贴政策的改变,导致全行业预期逆转,而自己因为行业知识的缺乏,再次后知后觉,这让我直接迎面撞上了雪崩。我用完弹药,成本维持在9块钱左右,而股价依然自由落体般掉到5块钱,这种损失足以让人崩溃。重新审视阳光电源,他的发展历程,他对产品的专注,他在行业危机中的调整等等,我相信经历过多次行业洗牌而活下来的阳光电源,这次大概率还能活过来,只要光伏行业还在,阳光电源大概率就在,只要活下来,他不应该只有100多亿的市值,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就应该继续持有。理想很美好,现实依然残酷,2年时间里,市场低迷,阳光就在100多亿市值左右波动,同时还要面对华为这个巨大的对手,时间和股价不断考验你的耐心,挑战你的人性,而我前面构建的投资组合再次给我带来了帮助,我不用担心阳光电源短期的收益,只要阳光电源一直正常经营,我可以有时间等待,2020年本来以为依然是暗淡的一年,结果突然所有一切不利因素都转向并超预期的发展,阳光用惊人的业绩证明了自己,这再一次说明优秀企业在危机中往往更大概率的抓住机,化解危,我也因此有幸收获了自己第一个十倍股,面对巨大的涨幅,市场必然还会调整(实际写文章时,就发生了大幅回调),我做好了再次坐过山车的准备,我认为在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阳光的天花板应该不止1000多亿,而再怎么调整,也不会回到100多亿去了,而我也并不用看现在的收益,也不用担心是否踏准卖出买入的节点,我的成本已经让我足以安心的持有,无论最后再调整多少,我相信这都已经是一次自己投资思路的成功实践,所有的一切在选择,买入,下跌,坚守、暴涨、回调中,自己已经同最大的对手进行了多次较量,剩下的就是跟着选择的企业一起走向星辰大海。
多说一句,愿意坚守阳光电源的一个原因是当年看到招行提出帮助中小企业成长的千鹰展翅计划,里面举的例子就是阳光电源,十多年了,招行没有看走眼,昔日的阳光电源已经从小鹰成长为雄鹰了,感谢招行也帮忙把了下关。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些投资故事,同各位朋友分享,有幸自己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十多年懵懵懂懂的投资历程,让自己刚刚开始找到一点感觉并逐步建立自己投资组合的护城河,但自己的缺点依然明显:
行业专业知识的缺乏、投资过于分散、缺乏技术分析能力、依然需要克服的很多人性弱点等等
,学习成长的道路永无止境,希望能同各位朋友一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靠自己干净投资,跟着优秀企业一起成长,早日赢得属于自己的开心快乐,简单自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