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基石e洞察
这是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的官方微信自媒体,管理专家彭剑锋、包政、吴春波、陈春花等是其主要撰稿人。我们努力提供最具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我们深度剖析最佳实战管理案例;我们零距离互动答疑解惑企业各种管理问题,提供咨询解决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省人民政府  ·  11项举措!雄安最新发布 ·  昨天  
河北卫视  ·  90岁“丝路画家”耿玉琨的“多彩”人生 ·  2 天前  
河北省人民政府  ·  官宣!河北全省中小学推行→ ·  2 天前  
河北省人民政府  ·  官宣!河北全省中小学推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基石e洞察

黄奇帆:世界最终是要服从经济规律的

华夏基石e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5-16 08:43

正文

  • 文 / 黄奇帆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原重庆市市长

  • 来源:格上财富

  • 根据 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黄奇帆分享整理,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近日,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以“新格局下中国开放的新特征、新趋势”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
以下为黄奇帆主题演讲精华内容:

01

显著降低进口关税

旨在鼓励国际商品进入中国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显著降低了进口关税。
2010年,中国的平均进口关税为26%、27%,而到了2015年,已降至15%,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
到2023年,关税进一步降低,大约降至6%左右。预计在2024年和2025年,进口关税将降至5%以下。
发达国家的平均进口关税大约为5%,中国也将降至这一水平。
降低进口关税旨在鼓励国际市场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世界各地优秀产品的成果。
在投资政策方面,中国过去几十年主要集中于引进外资。
当前的投资政策,既鼓励外资进入中国,也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从2017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中国每年的海外投资额超过1100亿美元,累计投资额接近6000亿美元。
同时,这五年内,中国平均每年引进的外资约为1600亿美元,总计引进外资达到8000亿美元。
总的来说,有进有出。
相比之下,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多年里,中国的海外投资总额未超过5000亿美元,而现在五年的时间内就超过了这一数额。
这一变化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与世界发展融合的战略方针紧密相关。

02

国家开放度最重要看三件事

在内循环中国大市场的吸引下,加上中国更高水平、更高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推动下。
中国这十来年,对外开放的经济趋势是令人兴奋的。
其成果和效果远超过去几十年。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国家的产品在全世界的出口结构。
第二,是这个国家制造业制造产品的方式对全世界的影响。
第三,国家的开放度也体现在,是不是吸引了全世界的资本投资。
这个资本投资不仅是炒外汇、炒股票的汇率上的这种热钱的投资,更重要是体现在FDI——外商工商企业的直接投资。
因为工商企业投资会带来资本、技术、产业链、装备和市场。
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一个国家的开放度的经济成果,最重要的就看这三件事。

03

中国出口结构正在

发生趋势性、根本性的变化

最近十年,中国的出口产品发生了基础性、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
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是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约1.5万亿美元,在当时有7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服装、箱包、玩具和轻工产品。
其中,有20%多是机电产品、电子类产品。
而到了2023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6.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3.3万亿美元。
不仅在出口量上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多,更关键的是结构。
在这3.3万亿美元中,90%的产品是机电产品、电子产品,也就是近3万亿美元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从70%多降至10%。
如果从轻纺来说,你会觉得中国的轻纺萧条了。
但仔细想想,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不就是六七十年代欧洲把它甩给了日本、韩国吗?
不就是七八十年代,日本、韩国把它甩给了中国吗?
那么现在,中国把这一块甩给了东南亚、印度。
这就是时代的变迁。
中国劳动力的成本比10年前要上升一倍以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是很正常的。
同时, 东南亚的许多外资企业,都是中国的民营企业转移过去的。
中国政府对此从来不阻拦,因为这是亚洲一体化的自然结果。
这些企业在东南亚组装的产品,其原材料和关键部件可能来自中国。
因此,2019年,东南亚十国与中国的贸易额为6500亿美元。
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万亿美元,就这么几年,增长了50%,这是好事情啊!
中国的出口产品,比如造船——在30多年前,世界造船业的50%由日本承担;10年前,50%是韩国造的;而现在,中国的造船业占据了世界造船业的50%。
所以,以前我们说的,用10亿件衬衫去换一架波音飞机进口,这一时代已经过去了,已经转变为,中国一大堆装备、电子类产品出去,换回我们需要的粮食、猪肉,或者是地下的矿物质,或者其他的一些产品。
总之,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变是趋势性、结构性的,并且是非常好的变化。
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进步,是40年来中国开放当中最令人瞩目的成果。

04

中国加工贸易的比重

从50%下降到了20%以内

国际贸易,在生产方式方面,2010年,中国的工业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但其中40-50%是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然后在国内进行组装出口。
举个例子,就是1000亿美元的出口,其中800亿是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买进来,组装一下再出去。
这个进出口贸易单子有1800亿,但GDP只有一百几十亿。
因为加工的过程还有水电气的抵扣,企业的利润、职工的收入以及国家税收加起来,只占出口贸易量的百分之十几。
所以加工贸易,它是只长个头不长肉。
只有在你没有好活可干的时候,同时你的劳动力又过剩,这时候搞一些是可以的。
但一旦强盛起来,这种事肯定要甩给别人。
现在,东南亚就是50%多的加工贸易,它两头在外。
一头从中国过去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加工完了卖到欧美。
在2010年前,中国制成品中50%是加工贸易,30%多是一般贸易——一般贸易就是相当于,国内自己的产业链做出来,然后出口;还有10%左右是农产品、原材料、初级产品,这些不需要制造的商品。
现在,中国6万多亿美元进出口的产品中,加工贸易的比重已从50%降至20%以内。
一般制造,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制造的东西占到了70%;还剩下10%是农产品或者地下挖出来的原材料。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加工方式, 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在这十年来扩链、强链、补链的成果,使得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最完整的产业链。
在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中国制造、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性特征。

05

年均引进外资1600亿美元

近五年FDI实际上并未减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