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展示云
学习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  18 小时前  
南方周末  ·  放完烟花,记得打扫 ·  18 小时前  
新华社  ·  新纪录!90.2亿人次! ·  19 小时前  
央视新闻  ·  当心!这些常喝的饮品,正在悄悄升高你的尿酸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展示云

舞动时光 惊艳岁月 —— 北京舞蹈学院校史馆&舞蹈博物馆

展示云  · 公众号  ·  · 2025-01-10 08:20

正文

北京舞蹈学院校史馆


校史馆作为校园文化对外宣传的关键载体,记载着一所学校的创设历程、变迁轨迹以及发展进程。它是学校最为珍贵的历史档案,亦是校园文化的源头追溯与承载之物,更是学校应当倍加珍视、传承不息的精神财富。
北京舞蹈学院校史馆主题为“为人民而舞 为时代建功”,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分为历史厅与新时代厅两大区域,通过图文、历史实物、档案史料、数字化互动展示等多种展陈方式,生动呈现学院70年发展历程中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设计理念:北京舞蹈学院校史馆,依托北舞历史纲领,挖掘具有特色的场景和故事,突出了时代特点,展厅内容丰富,涵盖量大。艺术场景和多媒体的运用,充分的诠释了校史馆的艺术性和学术性。



序厅


狭长的走廊,以镜面效果拓宽空间,舞蹈人物剪影嵌入空间内,观众犹如置身于舞蹈教室中,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传承中华文明 薪火相传


该展区讲述了舞蹈人在党的领导下,自觉践行延安精神、弘扬鲁艺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将舞蹈艺术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启新中国舞蹈专业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以展陈内容为纲,从版式和展品等方面去解读校史及时代背景的人和事。以褐色墙体和黄色版面为主色调,寓意学校历史悠久。以竖条翻页的形式,表现不同时期,秩序感强,合理的利用了狭长空间。



坚持双百方针 筑基立业


在党的领导和亲切关怀下,1954年9月6日新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一北京舞蹈学校在北京东郊白家庄诞生,从此中国专业舞蹈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时性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在不断向苏联专家学习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办学之路,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孕育了爱国爱校爱舞蹈的优良传统,在新中国舞蹈教育发展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此部分复原建国初期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楼建筑外形,和版式内容巧妙融合。同时利用老建筑中舞蹈教室留存旧窗框、地板、舞蹈扶手等物品做场景还原,窗内嵌入屏幕演播教室内舞蹈视频,使师生在参观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展厅根据内容在各个单元打造吸引观众的视觉空间,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剪影和版式内容巧妙融合,具有趣味性和符号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贯彻二为方向 勇立潮头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78年10月1日,北京舞蹈学校改制为北京舞蹈学院,从此正式开启了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几代北舞人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到1987年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专业教学体系,完成了从中等专业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

桃李杯作为舞蹈届标志性的舞蹈赛事,我们通过复原第一届桃李杯舞台和内容相融合,趣味性和学术性更高。



践行两个结合 赓续未来


在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中国文艺正在迎来新的春天。作为国内唯一、国际知名的顶尖舞蹈高等学府,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践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使命,努力夯实“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内涵根基,锚定“五个中心”发展定位,力争实现“十个全面进步”,培养舞蹈表演、编导,教育、理论等高端人才,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舞蹈艺术在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引领创新作用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的新时代道路。

新时代展厅和历史展具有色彩形式上的变化,时代性更强,突出了学科专业性,形式和多媒体的多样性既突出了专业特色,又使展厅更加丰富多样。整体色调为红色,寓意学校建设进入新的时代。不同专业学科提取重点元素,从互动手段和表现方式上做深入研究。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博物馆


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中国舞蹈发展至今天,数千年来先后经历了先秦时期的女乐舞蹈和雅舞、汉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乐舞蹈、宋代的“队舞”、明清时期的戏曲舞蹈、当代专业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舞蹈演变。舞蹈的形式演变随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经历了几种不同的历史转型,也具有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特征。舞蹈博物馆把展厅的庄重和展品的人物动态相融合,有故事,有背景,活泼丰富不失庄重大气。



序厅


以代表性的舞蹈人物为符号,辅助古代背景立体创作画,形成具有故事性的场景,由此引出展厅主题;同时,让观众一进入展厅就被吸引,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欲。


上古律动 舞之源流


中国舞蹈从萌芽到形成,是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舞蹈被称为“原始舞蹈”。大约在170万年前,原始群人类,逐渐从元谋人、北京“猿人”时期过渡到丁村人的“古人”时期。原始社会以氏族公社为社会组织结构,经过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原始先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身体的律动反映、记录下中华文明的舞蹈起源。


礼乐教化 以和邦国


夏商之后的周代,社会已经从奴隶制进入到封建领主制,神权统治逐渐变为王权统治。乐舞的重要社会功能不再是娱神、通神和求神,而是更直接的为周王的统治服务,强调乐舞的教化作用。重点单体展品以独立精品柜展示,组群类展品以大型通柜展示,展出方式更加合理。


俗舞宫乐 汉舞滥觞


秦汉时期——主要是汉代,为封建社会初期的上升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舞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之前朝形成飞跃之势。主要表现在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水平大幅提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舞蹈和舞人。西域乐舞和边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入,也给汉代的乐舞带来了新的元素。

以汉代宫廷建筑元素,打造重点亮点区域展示汉墓乐舞俑群。乐舞群和宫殿场景辉映成趣使人犹如身在情境之中。



辉煌唐舞 盛世气象


在魏晋南北朝舞蹈大变革期之后,舞蹈已然改变了它在汉代被融于“百戏”的性质,转为以发挥舞蹈的动态优势来展示自己,向着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过渡。



兼收并蓄 古韵新范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舞蹈发展虽由唐代顶峰逐渐跌落,但民族歌舞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与后起博兴的戏曲艺术,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一并构成这一时期艺术的主流。

考虑到文物自身动态感较强,配以简洁大气的展柜形式,更能凸显文物;同时这样的展柜形式也更具包容性,满足文物可调整的实际需求。




- THE END -

对于这个设计,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点赞留言!




近期热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18 小时前
南方周末  ·  放完烟花,记得打扫
18 小时前
新华社  ·  新纪录!90.2亿人次!
19 小时前
天下说法  ·  原创 | 法治离我们多远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