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图|柳青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授权发布
「放下你的玻璃心,换一个钢的回来。只有强大的心力,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才能帮你不断的度过难关。」
提起柳青,人们会联想到许多称呼:柳传志之女,滴滴出行总裁,曾经最年轻的高盛亚洲区总经理,三个孩子的妈妈……却唯独没有与联想集团有关的任何标签。
曾有人打趣地说「只要柳青愿意,拥有鹅蛋脸、大眼睛、高颜值的她完全可以像陈欧那样,拍广告为自己公司代言。」而柳青,偏偏选择了勤奋与才华。
▲3月27日,湖畔大学第四届开学典礼在杭州举行,柳青等48位学员入选
1978 年,柳青出生于北京,在她 6 岁时,柳传志已经创办了联想。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童年陪伴她更多的是爷爷奶奶以及年长 8 岁的哥哥。
柳青至今还记得爷爷去世当天的场景:
病危中的爷爷把奶奶叫到病床边,已经不能说话的他给了奶奶一个饱含深情的亲吻作为永别,这让在场的她热泪盈眶。
1998 年,还在北大读二年级的柳青拿到了康柏公司的奖学金,并于暑假去到该企业市场部实习,而这家公司正是联想强劲的竞争对手。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她从来没想过去联想实习,因为柳青早已习惯了父亲的要求:
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职,哪怕是实习也不行。
▲《父女情》| 严厉的爸爸其实很爱我
2001 年,经过重重面试之后,柳青拿到了去高盛暑假实习的机会。为了备战终面,她几乎熬了个通宵,天文地理都准备了。结果到了最大的老板面前,他注意到柳青简历最后一栏的兴趣爱好写着唱歌,便现场让她唱一个,柳青选择了《我心永恒》。
正式入职后,柳青恰好赶上互联网泡沫破灭元年、就业市场一片惨淡。往年二三十名初级分析员的工作量,那一年由她们 6 个干。
基本上每周工作 100 个小时以上,最高纪录达到 140 个小时。重压之下,她的体重迅速飙升,脸上长满了痘痘。
24 岁的柳青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她总会迷迷糊糊地钻进出租车,跟司机说「我要去长江中心」,对方回答「你就在长江中心」。
回到家一照镜子,柳青惊叹自己像 42 岁!
长时间的加班,让柳青感到十分痛苦,她常常深夜在洗手间抱头痛哭。更伤心的是辛苦几天做出来的模型被领导狠批。
当她找到父亲诉苦的时候,柳传志却认真地告诫她
「突然被球砸着了当然会感觉很疼,你是足球运动员主动顶球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疼,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父亲的一番话让柳青咬牙坚持了下去。腼腆、不自信的她开始从会议室的角落里走出来,每年与团队一起出差看 500 多个项目,和马云、俞敏洪、马蔚华等形形色色的企业家打上交道。
▲《黑天鹅》| 唯有坚持
2008 年,柳青晋升为高盛亚太区执行董事,刚刚结完婚的她在那一年过得并不快乐。柳青希望有一个圆满的家庭,但始终没有勇气放弃这份事业。
于是,她走遍了香港所有的书店,进而在哲学中
探寻:延续
生命与实现自我,到底哪一个对自己更重要。
通透之后,柳青转到了一个强度较弱的岗位。为了减轻对家庭的负罪感,她一口气生了三个小孩。
与父亲柳传志一样,柳青既有着不屈不挠的实业家精神,也善于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周旋。她用自己的柔软姿态,成为最年轻的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
2014 年 6 月的一个晚上,北京上地的一家小餐馆里,柳青和程维一起用餐。这是她第三次代表高盛,想要投资滴滴,却依然被拒绝了。席间,柳青佯带愠怒的一句玩笑话「不让我投,我就给你打工吧!」却意外被程维接招了。
紧接着, 36 岁的柳青抛弃千万年薪,带着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中的「One for All,All for one」的想法,加入充满未知的滴滴出行,并最终担任总裁。
▲《革命之路》| 充满未知的探索
起初,柳青一点也找不到创业的感觉,潜意识里面害怕失败的心态,让她一开始用力过猛。
她彻夜不眠,回复所有的微信、电邮,尽量去满足他人的要求,却让自己精疲力竭苦不堪言。
过去,柳青做的是传统企业,自嘲对养牛比 O2O 更懂。现在,她排队上洗手间时,突然间冒出许多年轻女孩跑过来跟自己握手,说女神姐姐,我能跟你合张影吗?
听到后,柳青十分纠结,
因为当一个人被定位为「女神」的时候,但你又要去做杂事和业务,这是十分矛盾的。
她恐惧别人给自己施压。
彼时的柳青正努力适应加入滴滴后的自由落体,消除自己的投行气质和可能带来的戒惧感。出差时,她从头等舱降到经济舱,住宿从奢华的四季酒店降到汉庭连锁酒店,职业套装换成休闲服装,就连奢侈品牌的皮包也被她小心藏起来。
「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那么就无比坚定地前行!」
▲《解忧杂货店》| 慢慢消除戒惧感
凭借高盛的经历,很快,柳青先后主导了滴滴 7 亿、 45 亿等巨额融资。在和竞争对手的激烈碰撞中,毫不示弱,烧钱补贴堪比海湾战争。合并快的后,滴滴一撸到底收购 Uber 中国。
令人意外
的是她在「战斗」的过程中,不幸「负伤了」。
2015 年 9 月 30 日,柳青公布了自己患乳腺癌的消息。彼时,她登上了《福布斯(亚洲版)》 9 月刊封面,照片上的她坐在车上,拿着手机,配字是「NOT SO FAST,Uber」。
得知生病后,柳青的心情十分沮丧,像刚刚找到跑道的飞机,觉得自己在起飞,欢欣鼓舞的时候,突然间被惊雷劈了下来。她唯一的想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待着,谁也不理。
后来,柳青又意识到,如果突然失踪一两个月,爱她的人,她爱的人都会很着急,最终还是决定把真实的情况报告给大家。
生病后,柳青开始思考到底要不要休息。「因为家人觉得没理由啊,干嘛把命拼掉。」但她最后的选择是,
「如果人生没有了所追求的梦想和事业,那么意义在哪里?」
治疗前,滴滴月中召开例行的「在路上」会议,柳青也在。
▲《七十七天》| 追寻生命的意义
去到旧金山后,柳青住在一家公立医院,医生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太太。她质问柳青是做什么的?
「出行服务。」柳青微笑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