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砺剑
砺剑---有我中国强! 砺剑愿和您一道: 传播事实真相,传递理性思想; 构建爱国主阵地,弘扬中华正能量! 欢迎您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勒! ·  5 天前  
清风拉萨  ·  拉萨市纪委监委召开案件质量推进会 ·  1 周前  
清风拉萨  ·  拉萨市纪委监委召开案件质量推进会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砺剑

只要还有一个人,就同敌人拼到底!

砺剑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4-19 14:56

正文

  • 本刊专稿

  • 作者:沧海笑


“大丈夫光明而来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对死生之义求仁得仁,泰山鸿毛之旨,熟虑之矣。今日纵死,而男之英灵必流芳千古。故此险恶之环境,男从未顾及。如敌劫夺之日,即男成仁之时。人生必有一死,此时此境而死,实人生之快事也。” ——摘自谢晋元将军遗嘱


(建议放入音乐:《歌八百壮士》)

 

“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


上文这首沉雄豪迈、坚定激昂的歌曲叫做《歌八百壮士》,它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歌颂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集体的壮举,他们便是谢晋元将军和他麾下的“八百壮士”。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侵略方向由北向南引导为由西向东以利于长期抗战,集结以德械中央军为主体的八十余万中国军队主力在上海主动反击日军,战役持续三个月之久,史称“八一三淞沪会战”。“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日军屡受重挫,不断增调援兵。激战至10月底,日军突然出兵在金山卫登陆,攻占大场等要地企图切断闸北等地中国军队退路,形势十分危急,中国军队指挥官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阵地。谢晋元奉命留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撤退。


 为什么会选择在四行仓库狙击日军呢?四行仓库原是四间银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所以称为“四行”。它位于上海闸北区南部的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的西北角,其东面和南面为英美公共租界,由于此时二战尚未全面爆发日军只能从西北两面进攻,怕误伤租界而不能动用大炮飞机等重火力武器;同时它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墙厚楼高,非常坚固,易守难攻。


谢晋元率领部队于10月27日凌晨进驻四行仓库,由于四行仓库的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中国军队控制区完全隔绝,事实上已是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


 

部队进入仓库后,谢晋元立即展开部署。士兵利用仓库中粮食包将底层门窗全部堵死,二楼以上窗口全部布置作战工事逐层据守,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楼要塞化。同时谢晋元又在仓库外布置一支部队,沿苏州河边仓库两侧布置沙袋工事,阻击敌人,还组织了敢死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


他激励全体官兵说:“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日军并没有给中国军队多少战备时间,午后1点,上千日军进攻,谢晋元指挥军队沉着应战,激战一天,歼敌八十余人。



随后几天,日军久攻不下,恼羞成怒之下动用重武器连续向四行仓库发动猛烈攻击。战至29日中午,中国守军被迫放弃仓库外工事撤入仓库,而日军紧随其后利用火炮在仓库墙上打开弹洞通过梯子试图攻入仓库二楼,正在二楼指挥作战的谢晋元身先士卒,一手夺过一个日兵的枪,另一只手将其推下,之后向另外几个日军射击,最后推倒了梯子。


30日,日军调集重兵,向仓库发起总攻。危急时刻,敢死队员陈树生在自己身上捆满手榴弹,从楼上窗口跃入敌群,与10余名日军同归于尽。在战斗间隙,谢晋元在阵地上赋诗激励将士:“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同时组织将士们在仓库中写下了近三百份遗书,他自己写道:“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



谢晋元率部坚守坚守四行仓库、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传遍上海,让已经彻底落入日军魔爪几乎绝望的上海人民重拾希望。上海商会通过租界不断将市民捐献的物资运入四行仓库支援守军;每天从早到晚,各界群众不顾北岸日军的炮火,聚集在苏州河南岸通过大字横幅,支持守军,向守军通报敌情。每当看到守军反击、日军毙命,都会欢声雷动;不久,一首描述谢晋元部孤军浴血奋战的歌曲也被迅速谱写出来,这便是后来传遍大江南北的抗日名曲《歌八百壮士》。


谢晋元部的事迹也被中外媒体争相报道,那些日子报纸的主题莫不是:“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中国军队正在坚决抵抗侵略”。这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意志,也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不会亡”的声音。(注:谢晋元所部实际人数四百余人,战争中记者采访时,受访军人为了宣传需要就说有八百人,媒体将他们与秦末“田横五百壮士”相比较,故有了“八百壮士”之说)

 

 

血战四天四夜,谢晋元部抵挡住了日军六次大规模进攻,歼敌200余人,有力掩护中国军队主力转移。顺利完成任务后谢晋元部奉命率部撤退,意图穿过租界追赶部队,却因英美政府对日妥协,而被租界英军缴械困守租界,时称“孤军营”。这一困,就是整整4年。


四年间日军和汪伪政府多次对谢晋元部展开诱降,后来日军甚至声称允许释放这些士兵,但条件是解除武装并以难民的身份离开上海。这均被谢晋元严词拒绝。在这期间,谢晋元带领所部战士每天坚持军事训练、上军事课,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孤军营也成为了沦陷后百万上海市民的精神支柱。


为了打击中国军民抗战信心,日伪在诱降不成功的情况下,决定暗杀谢晋元。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率部早操训练,发现郝鼎诚、张文清、尤耀亮、张国顺四名士兵在厨房中没有参加训练,他进入厨房询问四人缘由。没想到这四个民族败类已被汪伪特务机关收买,将匕首刺入谢晋元下腹。将军流血不止,溘然长逝,时年37岁。


(谢晋元与所部四位连长)


全国民众得知谢晋元遇害的噩耗后,极为悲愤,纷纷用各种方式悼念抗日英雄,上海前往吊唁者就达三十万人之多。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重庆国民政府追赠谢晋元为陆军少将。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政府将上海北火车站到四行仓库的那条路改名为晋元路,将与孤军营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改名为晋元公园,并在园内修建了谢晋元的墓和纪念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占上海租界,俘获谢晋元所部士兵。这些军人或被遣送至杭州等地做苦役,或被关入南京老虎桥监狱拘押,甚至有三十六名士兵被押至新几内亚做苦工,其中许多人都被折磨致死。后来有一些士兵摆脱日军控制来到战时首都重庆,向国民政府请愿希望能够让“八百壮士”重整旗鼓、再上战场,可惜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自近代以来,近千万军人为了国家存亡、民族复兴倒在了战场上。抗战时期,数百万军人用血肉之躯抵抗了工业化条件下的日本军队,让中华民族得以存续;抗美援朝,数十万军人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浴血奋战,让新中国获得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维护了国防安全;


直至今日,在广袤的非洲大陆、遥远的亚丁湾上、东南亚广袤的雨林中、深蓝的大洋之下,依然有数万军人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未来顽强战斗着。执干戈以卫社稷,铸忠诚不辱使命,这就是军人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