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房地产其实没有品牌”,那是董教授十年前的文章,他坚持他的观点并没改变,但其实那篇文章里面的论据已经在打他自己的脸。
所以,不如大家来讨论下一个更实际的问题:
开发商中,哪家最注重品牌建设?
或者说:
哪家开发商,品牌部的话语权较大?
--------分割线------------
关于“造节”,之前也有开发商尝试过,难得是如何坚持。
保利的抢房节已经做到了第四届,此为浙江区域抢房节案例的全程解析。
为了迎接
6
月的
“
年中大考
”
,配合集团品牌年度主题,保利地产举办以
“Poly Plus”
为核心的全国统一的专属促销
“
抢房节
”
,并要求各区域平台公司根据项目自身产品特质,发挥出品牌价值助力销售的效果。
浙江保利以
“
做杭州心上人
”
为主题,将城市战略融于营销战术,将购房交易变成感情沟通,巧妙实现了年度品牌战略和季度营销活动的完美结合。从走心主题的提出,到一系列情感事件,到项目接棒,浙江保利以
“
造感情
”
、
“
造事件
”
、
“
造节日
”
三招攻心,
完美地实现了品牌落地
—
城市事件
—
情感沟通
—
销售落地的地产营销策略路径
。
策略思考
集团层面,
以“Poly Plus”品牌战略统一全国行动。那么,我们在营销的各环节必须贯穿集团的统一思想,全面升级,处处升级。
区域层面,
浙江保利全面部署三大品牌战略:全面精装修、全面回归市中心、全生命周期住宅。
节点层面,
集团以“抢房节”专属促销节点,从销售层面进行保利地产Plus计划。
在这样的营销背景下,当抢房节遇上520,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突破点,既融合品牌战略又实现产品促销,还要迎合520这个时间节点。这是一个艰巨的品牌落地,更是一次关系“年中大考”成绩的至关重要的一次战役。这一次,保利的做法注定要与众不同。
先看保利入浙十年的品牌战略
五大项目占据杭城五大区域中心,以“五子连心”全面落实“全面回归市中心”。
「保利·中央公馆」
:
传统市心,开启保利全面回归市中心战略部署
;
「滨江保利·翡翠海岸」
:钱江核心,以至臻产品打造杭城科技豪宅之作;
「融信保利·创世纪」
:奥体之心,领衔建筑浪潮,杭州封面之作;
「保利融信·大国璟」
:
萧山正心,以江南“府院”布局城市中心;
「襄七房新地块」
:
滨江之心,57.46亿进入滨江中心,周边高新科技产业聚集
。
再看我们的城市
G20峰会,杭州成为世界的中心;
世界创新中心东移,杭州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之城;
高晓松:杭州,世界级城市中心。
再看我们的客户
身处不安的大时代,面对杭州日新月异的发展,唯有占据城市中心,才能获得一些小安心。
至此,
“做杭州心上人”的主题应运而生
,一个构建在城市上、人心上和品牌上的推广主题,巧妙融合了品牌和销售诉求。这一主题的另一精巧之处在于:以恋人的语言和语境,润物细无声,将价值观和销售消息传达给客户,树品牌和卖房子两不误,营销境界更高一筹,直达客户内心。
以
520
为核心节点,从
“
造感情
”
、
“
造事件
”
、
“
造节日
”
进行了营销创新,把艰巨的品牌落地和产品促销,变成了激荡人心的情感沟通。
【造感情】
将房产交易变成感情沟通
撩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情感
1、三封情书高调示爱:
以朋友圈海报形式发布,引起客户共鸣。同时在杭州著名的咖啡厅(如星巴克)、餐饮场所(如外婆家)放置”保利示爱情书”,线上线下同时抛出“做杭州心上人”的概念。
2、一个H5创意秀感人:
采用拟人手法,将杭州比作等待心上人归来的恋人。通过恋人的语境,传递杭州近来的变化。
3、一次全城告白攻心:
联合支付宝口碑活动投放,以实际的优惠回馈客户,爱得实实在在。
【造事件】
将营销活动强化为城市事件
引发市场爆点,聚焦成信息传播的焦点
1、爱心筑墙 ,创造案场体验:
移动互联网为人们带来更多便捷的同时,也让人们的性情变得更加急躁和懒惰,只注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注意力高度不集中,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就需要制造让他们感动的场景,造景就是体验的最高境界。
浙江保利在中央公馆售楼部现场,设置大型“爱心”墙,从场景上感动客户,创造营销体验的最高境界。浪漫的现场玫瑰花墙,客户们扎堆拍照合影留念,是现场氛围的烘托,更是保利式表白的诠释。
2、全城空飘,引发城市事件:
在中央公馆售楼部现场及杭州人流密集的核心商圈,设置大型“爱心”空飘,借此吸引周围群众的关注。「怪你过分美丽让我心欢喜」「你是我十年的独家记忆」…….保利告白杭城,让人们忍不住驻足。
【造节日】
借鉴互联网“双11”造节思维
将“520”点石成金,变成保利专属的“抢房节”
灵感来源于马云,将“光棍节”点石成金,变成淘宝商城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我们将“520”点石成金,变成保利专属的“抢房节”。
本次保利地产的520节日,以O2O平台支付宝口碑为造节主力,短时间激发杭州人民的参与欲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吸引了杭城约
10万人线上线下的参与和互动,实现对三大项目的强势客户导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