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亲仁书屋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一个人最大的无能:抱怨家人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能相信这是十多年前的预言吗? ·  昨天  
青年文摘  ·  为什么我们就是无法说服老人扔东西 ·  3 天前  
夜听  ·  睡前一段话丨不忘初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亲仁书屋

【实用】古人靠这5条识人辨人

亲仁书屋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05 07:06

正文

点上方蓝色字长期关注


识人用人、选贤任能,是一道千古难题。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不过,识准和用好一贤并非那么容易,孔子曾发出过“人心像天体一样难识”的感慨。




识人是一门学问,历史和现实中,因聪明识人而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孙膑因为没有读懂庞涓,而遭受断膝、迫害之害;韩非没有读懂李斯,最后竟惨死监狱等等。


在经历了太多的教训之后,古人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用。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虽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知人、识人方面,现代社会倡导的德能勤绩廉与古人的标准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下文为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的“识人五法”。



1、居视其所亲


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交,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2、 富视其所与


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可交,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交。



3、达视其所举


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交。



4、窘其所不为


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交,反之,则不可交。



5、贫视其所不取


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交,反之,则不可亲。


(来源:诗词天地)


亲仁书屋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圣贤教育。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长按二维码 添加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