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特与卡拉扬联袂演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一袭优雅的抹胸鱼尾裙
与小提琴亲密贴合的肩颈和金色的蜷发
是
穆特
女神
的标志形象
纵横琴坛40多年来
她一直是事业
最成功
的女演奏家
“女神”背后少不了
“男神”的助力
下面为大家盘点一下
▼
“小提琴女神”穆特7岁时便获得了国内比赛的金奖,在为小提琴大师谢霖试奏后,深受大师青睐,初步踏入欧洲乐坛。1976年,13岁的穆特在琉森音乐节上的精彩亮相吸引了卡拉扬的注意。几天后,她被邀请为大师试奏,
以精湛的琴艺博得了卡拉扬赞赏
。
卡拉扬称她为“自梅纽因以来最杰出的天才”,并一路提携她的演奏事业。
▲ 穆特与卡拉扬联袂演绎维瓦尔第《四季》
穆特曾回忆道:
第一次面对卡拉扬,我感到他有一种威严的气质
,同时他又是一个慈祥、腼腆、热情的人......大师第二天就邀请我和他一起合作演出,还说希望明年可以长期合作,我激动的感觉整个天都在旋转,他的风格、教育方式、谦逊的态度,对于我来说都影响深远,尤其是不断追求完美,追求理解的精神。
▲ 穆特与卡拉扬排练时的照片
早期的穆特,在演奏风格上深受卡拉扬影响
,有着德奥音乐家特有的严谨、理性和诗意。下面这张唱片中,录有穆特最为擅长的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穆特前后曾录制过三次这部作品,且留下了多版现场演奏视频,每次风格都有极大的差异。与卡拉扬合作的这般,明显气质更内敛沉稳,速度偏慢但分句清晰,有着明显的卡拉扬指导的痕迹。
▲ 穆特演奏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兰伯特·奥尔基斯
是享誉国际的键盘乐演奏家,擅长室内乐和古乐作品,他曾是一代大提琴宗师罗斯特洛波维奇的长期搭档。1988年起,他与穆特合作的一系列音乐会在国际乐坛上颇有影响力。如今他几乎是穆特的“御用钢琴伴奏师”,在穆特的独奏会上几乎都能看到奥尔基斯的身影。
▲ 穆特与奥尔基斯合奏勃拉姆斯《摇篮曲》
奥尔基斯的
演奏风格十分灵活
,游走于古乐、现代音乐、爵士乐和浪漫主义风格之间,这种灵活多变的演奏风格与穆特天马行空的演奏风格相得益彰。他与穆特合录的贝多芬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录音,获得了格莱美“最佳室内乐演奏奖”,此外二人合作的勃拉姆斯、莫扎特等人的奏鸣曲也好评如潮。
▲ 穆特与奥尔基斯友谊深厚
▲ 穆特与第一任丈夫温德里希
1990年,27岁的穆特,与比她年长27岁的
温德里希
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当时温德里希是著名的DG唱片公司的法律顾问,在事业方面给予了穆特极大的帮助,促进了这位“小提琴女神”在唱片界的商业推广。但不幸的是,这段天作之合的
婚姻仅仅维系了5年
,便以温德里希身患癌症逝世而告终。
▲ 穆特与第一任丈夫温德里希
穆特与老搭档奥尔基斯1996年的这场柏林音乐会录音,是她
纪念亡夫的一张著名专辑
,演出包括了勃拉姆斯、莫扎特、德彪西、弗兰克等人的经典作品。其中
德彪西的《小提琴奏鸣曲》
是充满纪念意味的:这部作品是罹患癌症的德彪西,在生命最后的时光留下的一部小提琴杰作,充满了温煦而从容的人生思考。
▲ 穆特演奏德彪西《小提琴奏鸣曲》
2001年,39岁的穆特带着与前夫所生的两个孩子,嫁给了年长自己34岁的音乐大师普列文。
普列文是当代最杰出的“音乐奇才”
,集指挥家、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于一身。他与穆特的这段婚姻在乐坛一度被传为佳话,普列文不仅以指挥家的身份与她合作协奏曲、以钢琴家的身份与她开独奏会,还为穆特“量身定制”谱写了不少精彩的曲目。
▲ 穆特与普列文
潘得列茨基是当今最伟大的作曲大师
兼指挥家,他的《广岛受难者挽歌》被视为现代音乐的顶级名作。他与穆特彼此极为欣赏对方的音乐才华,潘得列茨基曾创作过极为精彩的小提琴作品献给穆特,比如他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穆特也多次在全球范围首演潘得列茨基的新作品,二人在演出方面的合作也十分默契。
潘得列茨基曾说道:我所有的协奏曲都是为我心目中特殊的艺术家创作的。当穆特在我的指挥下于1988年琉森音乐节上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时,我就深陷于为这样一位优异的演奏家写一部作品的愿望中。我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完全是由于
受到穆特卓越的演奏的鼓舞而创作的
.....
▲ 穆特演奏潘德列茨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好消息!
85
岁
寿辰的潘德列茨基
将执棒
华沙交响乐团
携手
小提琴女神穆特
庆祝波兰
重获独立100周年
赴中国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巡演!
波兰,在近代历史中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国家。从被邻国列强三次瓜分,到1918年正式重获独立,再到二战的腥风血雨。波兰这个民族一直有着不屈的精神,白鹰是波兰的象征,有人形容波兰也是「不折之鹰」。而今年,2018,是波兰重获独立100周年的日子。波兰人用不同的形式来庆祝这一振奋的时刻,其中不乏这个来自肖邦故乡的特产——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