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原书第3版)
著者:吉莉恩·罗斯
译者:肖伟胜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吉莉恩·罗斯编著、肖伟胜编译的《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原书第3版)/拜德雅视觉文化丛书》是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本经典的导论性著作,至今已更新至第3版。本书的每一章都全面而清晰地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分析视觉性材料的研究方法,讲述了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使用丰富的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视觉影像背后的意义。
本书是近二十年来,视觉研究方法领域的权威著作。就它企图对研究视觉材料的各式各样的方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讨论和评价而言,本书依然独一无二。
本书第3版,增加了对受众研究、民族志、照片文档、照片引谈、摄影小品,以及视觉伦理研究等视觉方法的讨论,展示了视觉研究及其方法的不断发展的本质。
书中穿插的大量关于数字媒体的内容,亦是新版的一大亮点。
本书坚定地专注于研究方法而不是媒体。书中的主体章节,每一章都会讨论一种可用于诠释视觉材料的方法,而每一章要用何种视觉材料来探究这种方法,则取决于它是否最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步骤、长处和不足。本书要做的就是深度探讨每一种方法。
第1章是对用来理解视觉文化各种不同理论方法的概览,同时也探究了一些关于无处不在的数字影像所造成的差异问题。
在第2章中,作者精心制作了一个指导读者使用她提出的“批判性视觉方法论”的实用性框架。
第3章详细解释了本书的结构,这将有助于读者从随后讨论方法的章节中有所斩获。
从第4章到第10章均专注于处理既有影像的方法,如内容分析、符号学、精神分析和话语分析等。
第11章比前一版更为细致地专注于另外一些研究视觉影像的方法,这些方法旨在处理为解答研究的问题而制作的视觉影像。
视觉伦理学是第3版中全新的一章。研究活动中的伦理学关乎研究者的行为。它关注他们研究中自身的诚实和坚定性,以及他们正在与什么材料,或跟谁一起展开研究如此这般的关系问题。
吉莉恩·罗斯(Gillian Rose),英国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文化地理学教授,当前研究领域集中在当代视觉文化和视觉方法论等。普通的、日常的观看方式以及在家庭和公共空间观看的效果,是其兴趣所在。她主持了一项以家庭照为研究对象的长期课题,该课题旨在检视在全球视觉经济中,作为视觉对象的家庭照,在一系列不同实践活动间的传播。课题的研究成果《家庭摄影活动:家庭、公众和情感的政治》(Doing Family Photography: The Domestic, The Public and The Politics of Sentiment)已于2010年由Ashgate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考察规划都市空间的经验是她最近主持的另一个研究课题,该课题由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资助(www.urban-experience.net)。不过耗时最长的课题还是本书。
肖伟胜,男,1970年生,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西方美学与视觉文化研究。主持“‘文化转向’与视觉文化研究”、“‘语言学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撰有《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视觉文化与当代文化批评》、《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等学术专著。曾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全文复印或转载。
插图目录
总序
译者前言
致谢
绪言:新版介绍
1 视觉材料研究:一个概述
1.1 初探“视觉事物”
1.2 了解视觉材料的社会效果
1.3 视觉方法论的三条准则
2 迈向一种批判的视觉方法论
2.1 生产、影像自身和受众的三个地点
2.2 地点一:生产
2.3 地点二:影像
2.4 地点三:收视
3 如何使用这本书
3.1 地点和模态基础上选择性地阅读此书
3.2 找到影像的基础上选择性地阅读此书
3.3 为何要阅读其他书籍
3.4 每一章的结构
3.5 简要概括如何寻找影像
3.6 引用和复制影像的简要概括
4 好眼力:构成性诠释法观看影像
4.1 构成性诠释法引论
4.2 作构成性诠释:影像的技术和生产
4.3 作构成性诠释:影像自身的构成性
4.4 构成性诠释:一种评价
5 内容分析:数数你(自认)所看到的
5.1 内容分析引论
5.2 内容分析的四个步骤
53 内容分析:一种评价
6 符号学:揭露暗藏在美丽事物平静表面下的成见
6.1 符号学引论
6.2 拣选影像以作符号学研究
6_3主流符号学中符号和其产生意义的过程
6.4 制造社会意义:社会符号学
6.5 符号学:一种评价
7 精神分析:视觉文化、视觉快感和视觉断裂
7.1 精神分析和视觉性引论
7.2 对精神分析和视觉性的详细介绍:主体性、性意识和无意识
7.3 性别差异如何视觉展现(1):与劳拉.穆尔维一起看电影
7.4 性别差异如何视觉展现(2):从恋物到伪装
7.5 从窥视癖的凝视到拉康的凝视:其他观看方式
7.6 从使人屈从的规训到幻想的可能性
7.7 酷儿的视线
7.8 反身自省
7.9 精神分析和视觉性:一种评价
8 话语分析I:文本、互文性和语境
8.1 话语和视觉文化引论
8.2 话语分析Ⅰ和话语分析Ⅱ引论
8.3 为话语分析Ⅰ寻找文献
8.4 话语分析Ⅰ:话语的生产和修辞组织
8.5 话语分析Ⅰ和反身自省
8.6 话语分析Ⅰ:一种评价
9 话语分析Ⅱ:体制和观看的方式
9.1 话语和视觉文化再论
9.2 寻找话语分析Ⅱ的文献来源
93 美术馆和博物馆的装置
9.4 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技术
9.5 参观者
9.6 话语分析Ⅱ:一种评价
10 受众研究及其超越:电视观众、影迷与用户的民族志
10.1 受众研究引论
10.2 受众、影迷和用户
10.3 受众研究:以受众和粉丝为对象
10.4 视觉对象的民族志
10.5 收视的民族志研究:一种评价
11 制作照片成为研究课题一部分:照片文档、照片引谈法和摄影小品
11.1 引论:制作照片成为研究课题一部分
11.2 照片文档
11.3 照片引谈法
11.4 摄影小品
11.5 制作照片成为研究课题一部分:一种评价
12 道德规范与视觉研究方法论
12.1 研究伦理和视觉材料引论
12.2 同意、匿名和版权
12.3 同意
12.4 匿名
12.5 版权
12.6 结论:道德规范,视觉研究和当代视觉文化
13 视觉方法论综述
13.1 引论
13.2 地点、模态和方法
13.3 综合方法
解读视觉材料的实用读本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