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东吉利,以及参与这桩生意的投行而言,现在确实是让沃尔沃上市的好时机。它的财务数据表现正佳。
虽然是个私人公司,但是沃尔沃还是会发布自己的财务数据。沃尔沃的营收已经连续5年增长,复合增长率超过10%,利润率也已经超过6.4%。不过2018年第一季度的新趋势是,沃尔沃的收入增长18.9%,但是利润只增长3.6%。
考虑到接下来沃尔沃的主力新产品,利润数字可能会压力更大。与大多数豪华品牌不同,沃尔沃现在主要依靠S90、XC90和XC60支撑销量,它们都是定位较高的高端车型,随着接下来40系列的入门车型上市,成为销售主力,可以预见,接下来沃尔沃的利润率不会太好看。
所以,现在或许是沃尔沃的一个业绩高点,在这个时间点套现可以尽量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像文章开头所说,吉利还给沃尔沃设下了一个不低的估值期待,300亿美元。这个数字的概念是,如果按照沃尔沃2017年公布的利润,它的市盈率将达到25倍,这远超过目前主流汽车公司的水平,比如吉利入股的戴姆勒的市盈率大约只有7倍。
另一个更重要的背景是吉利此前的多项收购。2018年,吉利控股一共花了超过100亿欧元,收购了9.69%的戴姆勒股份,和8.2%的沃尔沃集团(业务以沃尔沃商用车为主)股份。虽然吉利擅长金融操作,这两笔收购据说也尽量降低了成本,但这仍然是不小的资金压力。
如果吉利允许沃尔沃IPO,还有一个隐藏意义,那就是客观上说,沃尔沃对吉利没有那么重要了,或者说,吉利未必需要全资拥有沃尔沃了。在拥有沃尔沃的8年,吉利成功地引入了沃尔沃的技术力量,把它转化成销量的增长和一个新品牌领克,双方合作的框架已经稳固,此时稀释一些股权也就未尝不可。
如果沃尔沃真的IPO,那么吉利等于做了两件事:卖掉一部分沃尔沃,买进一部分奔驰。这两个操作显然不会是吉利的最终目标。
李书福在收购戴姆勒股份后,曾说自己不会谋求进入董事会,也不会干预戴姆勒的经营。在全资收购沃尔沃后,吉利也表示沃尔沃将独立运营。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过如上所述,吉利还是让沃尔沃的能力为自己所用了。对戴姆勒的投资不可能只是为了财务回报。
接下来,李书福会怎么做?这里有一个自然的猜想:他或许正在促成一个涵盖吉利、沃尔沃、奔驰的庞大联盟。
不妨畅想一下这个联盟会带来什么。它能带来吉利亟需的技术,帮助它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沃尔沃和奔驰也可以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上共享技术。沃尔沃刚刚在北京车展上宣布了一个激进的计划,2025年,纯电动车将占据一半的销量。另外,考虑到沃尔沃和奔驰在品牌价值上还有错位,它们内部也不会形成竞争,它们在欧洲和中国市场都会更有优势。沃尔沃正为Uber准备自动驾驶车队,而奔驰和吉利都与滴滴有合作,未来出行服务平台将成为电动车的重要买家,这里的想象空间足够大。
当然,这还只是畅想。戴姆勒算得上全球最强大的汽车公司之一,它与汽车公司的合作都是基于未来汽车技术和商业模式,比如car2go和DriveNow的合并,还有与大众、宝马、博世共同购买HERE地图。至少目前,它可能不太会对沃尔沃太感兴趣。
同时,吉利也不会真的冷落沃尔沃。吉利目前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依靠这一代产品的集中投放,背后是与沃尔沃共建的车型平台,要延续现有的份额,吉利和沃尔沃的技术合作必须更紧密,而不是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