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境科学研究
主要刊登反映国内外环境科学发展新动向和环境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学术论文。全国百强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NSSD期刊,Scopus、EBSCOhost、AJ等收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线上 Linux CPU 100% 故障排查总结 ·  12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MySQL 日志管理:数据库运维的 “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小米全球总部 “15元员工餐” ... ·  3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更适合中国程序员体质的春联,对对扎心,总有一 ... ·  3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耗时6个月,高中生 “自制”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境科学研究

区域生态系统功能 | 北京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稀缺性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环境科学研究  · 公众号  ·  · 2025-02-05 09:43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北京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稀缺性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裴厦,于倩茹,刘春兰,郑方钰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摘要

北京市作为国际大都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呈现显著的稀缺特征。研究北京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稀缺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合理制定城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定价策略以及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该研究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稀缺性分析理论框架,并运用生态模型测算、空间自相关性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北京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相对稀缺程度的时间演变、空间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①基于相对稀缺理论和空间聚集理论,以供需关系为基础可以构建城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分析理论框架。

②2010—2020年,北京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稀缺程度呈现出“提升期”(2010—2015年)和“回落期”(2015—2020年)两个阶段。

③北京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稀缺指数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聚类效应显著;2010—2020年,高-高聚类区(占全市面积的40%以上)先增加后减小,低-低聚类区(占全市面积的15%以上)逐渐减小。

④北京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稀缺程度的影响因子(q值)按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人口密度(0.62)、年降水量(0.41)、NDVI(0.40)、生态用地比例(0.36)和坡度(0.20)。人口密度和生态用地比例的交互影响作用(q=0.77)最大,其次为NDVI与生态用地比例的交互影响(q=0.76)。

研究显示,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稀缺程度呈逐渐优化的趋势,且演化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建议合理控制人口分布、建设用地以及生态用地比例和质量等关键因素,进一步优化调节服务供给和需求空间结构;同时,未来可以根据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稀缺指数构建差异化的调节服务定价方法,优化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