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信出现了bug,很多人说接收不到信息,或者显示不出好友了。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仍然有很多人表示不满。
这可能是因为微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太重要了,所以大家才会要求它一点儿问题也不能出。但实际上,
现在的生活已经充满了各种程序和算法,所以bug也是无处不在。
那么,我们真的需要把所有的bug都消灭掉吗?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这本书的作者,复杂系统研究专家塞缪尔·阿贝斯曼他就说:
bug是消灭不完的。而且有些bug, 你与其费尽心机去消除它,不如反过来利用它,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优化系统的内在运行逻辑。
推荐阅读
▼
作者:[美] 塞缪尔·阿贝斯曼
译者:贾拥民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让我来给你举个例子。
微软曾经设计过一款AI聊天机器人,模拟19岁的人类少女在网上和用户聊天。微软给“她”开设了Twitter账号,还不到一天,这个机器人竟然满口都是各种种族主义言论。
这其实就是机器人的聊天算法里出现了bug,也就是说,由于微软没有对机器人聊天“做出必要的设定”,这个机器人学坏了!
但是,这个bug的出现,却给科学家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关于设计AI机器人的洞见。那就是AI系统的学习其实是自适应的,它自我改进的方式人类还不完全掌握。所以,并不是科学家“希望”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去做什么。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把AI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比如说他们开始研究AI的监督架构;研究如何对机器人训练的数据进行筛选;还有如何提升AI核心代码的安全性等等。
你看,这就是坏事变好事了。
欢迎转发金句卡到朋友圈
我再来给你举个例子。
假如你让我在1~100之间猜一个数字,那么,我会先问你,这个数字是不是超过了50?如果是,我会接着问,这个数是不是大于75?以此类推,最终,我总能通过这个一分为二的方法,猜到你心中的那个数字。这种方法就叫作“二分检索法”。
在计算机世界里,“二分检索法”的运用随处可见。可是,在面对海量数据的时候,它也有时候会失效,尤其是当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之后,它甚至会变成一个系统bug。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运算来讲,“二分检索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当它出现bug的时候,恰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在海量数据下,我们还能有什么更优化的新算法?
上面我讲了这么多,你一定会同意:
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bug都当成对立面去消除,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引起更多的“不和谐”。
相反,
只有坦然接受世界充满了bug这个现实,人们才能利用这些bug,让人与机器之间的协作更和谐。只有先接受这个世界的常态,我们才能找到更优化的与它相处的方法。
推荐阅读
▼
作者:[美] 塞缪尔·阿贝斯曼
译者:贾拥民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分享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本期音频的金句卡片,欢迎你保存和转发,当然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观点。
韩焱精选,明天见!
湛庐创始人韩焱老师将用专业出版人的视角,每天为你推荐一本好书。专栏将用一条音频,一段文字,解开你的阅读困扰。和你一起亲自阅读,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