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早教微观
微者,精妙也;观者,谛视也。以早教微观,可以知上策,明幼规,察园涵,破迷题,了师心,安父母,健童生,谐成长,共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SC开源社区  ·  大模型训练中的开源数据和算法:机遇及挑战 ·  昨天  
码农翻身  ·  Bill Gates 和 Linus ... ·  昨天  
OSC开源社区  ·  2024年AI编程工具的进化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if微信+DeepSeek=王炸,百度+D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早教微观

家长对老师最大的支持就是做到这几件事,请广而告之......

早教微观  · 公众号  ·  · 2019-04-05 20:01

正文



我的孩子是自己带的,工作原因,孩子一到年龄,我就把他送进了幼儿园。


本以为孩子那么小,送到幼儿园,肯定会状况不断。谁知,除了刚开始的那几天有哭闹之外,还算轻松。


而今,孩子上大班了,三年来,我也慢慢的从中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孩子上幼儿园,除了做妈的要“舍得”之外,配合老师,会让我们省心不少......


而,家长对老师最好的配合就是,做好这几件事......




1


不要忘记家园共育的责任


在幼儿园工作了十几年的张老师说:“我们经常说家园共育,可是有很多时候,家长们忙着忙着就忘了......”


的确,生活的压力让每一个父母都成了工作的“奴隶”,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不惜东奔西跑,累了一天回到家,哪有心情与孩子一起成长?


但是,成功的教育,从来都是家庭、学校二位一体的,没有无家长的教育,做好家园共育,是对老师的帮助,更是对孩子的责任。




2


配合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小区门口碰见笑嘻嘻的成成妈,说是要去参加孩子幼儿园的秋季运动会。


“像这样的活动我每次都参加,能和儿子一起比赛,我可高兴呢”


成成妈的热情劲儿,是我望尘莫及的。其实,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成长的是家长,受益的是孩子。




3


家长和老师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当我们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的时候,其实传递给孩子的,是老师不值得信任这样一种负面信息。


所以,当问题出现时,我们要做的,不是责怪老师,追究责任,而是安抚孩子,再和老师做好沟通,了解原委。




4


不要经常打扰老师


也许在我们家长眼里,发给老师的只是一条信息,或是只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但是一个班级里,那么多孩子,老师要应付的,就是几十个电话,几十条信息......


我们可以按照老师约定的时间,把问题跟老师反映一下,也可以在接送孩子的时候与老师进行沟通......




5


对老师要一视同仁


通常情况下,一个班里不仅仅只有一个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是平等的,都在耐心付出,付出无贵贱,同样受尊重。


如果家长先在心里把老师划为三六九等,给孩子撒了一把“不平等”的种子,要孩子如何“亲其师信其道”?


如同,最结实的框架结构是三角框架一样,家园之间最稳健的关系,也应该是三角关系——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健康成长。

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