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1月17日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将盛大举行。8月26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举办了剧(节)目公布新闻发布会。本届艺术节预计举办各类活动约
250项
、共计
700余场
。其中,在
57台168场
主板演出中,世界顶级名家名团齐聚,将有来自
36个
国家和地区近
5000位
艺术家参与,首次在上海演出的项目比例超过
90%
,主板总演出票量近
20万张
(目前已开票
25台
),“名团含金量”“首演占比量”再创新高;在
20个
展博览项目中,首展比例达
85%
,彰显出艺术节为打造具有原创引领性、品牌标识度和世界影响力的“上海平台”“上海时间”“上海坐标”的积极作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邀请
7组
中外艺术家作为“艺术推荐官”。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濮存昕
,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
王佳俊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石倚洁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著名昆曲小生演员
施夏明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
金江波
,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
胡晨韵
,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
敖定雯
,现场推介了戏剧、舞蹈、音乐、戏曲、展览、艺术天空、扶青的“必看”内容,展现出艺术节对于主题策划的精心设计。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市文旅局副局长
罗毅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委员、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处处长
徐莉娅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艺术节中心总裁
李明
以及参演参展单位负责人和媒体记者出席了发布会。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艺术节中心总裁
李明
表示,今年艺术节深耕国际性、艺术性、人民性、创新性的特点,通过一系列高品质、高流量、高能级演艺活动,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开放的艺术视野、更加多元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成为集聚全球演艺资源的“大码头”、宣推城市形象的“金名片”、吸引海内外游客的“加速器”、助推社会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世界顶尖名团密集登陆艺术节、全球头部艺术机构共聚金秋上海,全球艺场同频上海时间,在这座文化之城构筑出五光十色的世界级舞台,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提供澎湃动能和强力支撑。
开、闭幕式演出分量十足。
10月18日,
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李清照》
将在上海文化广场为艺术节拉开大幕,这部上海“出品”从现代视角独特诠释“千古第一才女”的精神世界与家国情怀。11月17日,
图冈·索契耶夫、张昊辰与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会
将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为艺术节收官。
艺术节构筑全球精粹集聚地。此次境外演出占比约6成,展现超高名家名团“含金量”。继上半年柏林爱乐乐团驻演上海后,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等世界天团将在艺术节期间齐聚上海,打造交响盛况。在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上大放异彩的“柴赛冠军”
亚历山大·康托洛夫
,以及“肖赛冠军”
拉法尔·布雷查兹
这两位正值盛年的顶级钢琴家都将在艺术节达成首次中国行。芭蕾殿堂“双星”——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和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
分别以近300人的豪华阵容呈现
《斯巴达克斯》《舞姬》
等芭蕾经典魅力,展现世界顶级舞团风采。参展项目方面,
潘玉良、贺慕群、刘海粟
等海派代表人物的纪念大展,
伊丽沙夫塔·保罗迪娜、塞萨尔·皮耶特、尹秀珍、沈少民
等国内外中生代艺术家最新个展,以及
ART021艺博会
等多个重磅大展也将悉数亮相。
艺术节与全球舞台同频共振。主题策划围绕莎士比亚诞辰460周年、普契尼逝世100周年、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设计了
多版本《哈姆雷特》
、
全明星版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之夜音乐会
等向艺术巨匠们致敬。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法国小提琴大师
雷诺·卡普松
等名家以及法国夏约宫国家舞蹈剧院制作
《反重力之躯》
,极富想象力的法国头脑呓语剧团
《尝一口拿破仑》
等各具特色的演出将亮相艺术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本届艺术节紧扣时代主题,用更富时代感、国际范的创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让原创“蓄水池”活水澎湃。
文艺创作展现主旋律、正能量。在“爱我中华·系列演出”中,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音乐剧
《逐梦》
讲述中国铁路人从蒸汽时代到高铁时代的创业史;北京歌舞剧院舞剧
《破冰》
以真实案例为蓝本,是国内首部禁毒题材舞剧;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
《石评梅》
以程腔新韵讲述红色爱情;作为陕西人艺“茅盾文学奖”系列第四部现实主义作品,
《生命册》
以五小时话剧展现50年城乡巨变……这些作品从红色文化和人民生活中汲取灵感源泉,展示出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
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全新活力。以“诗宴·人文汇”为主题,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昆剧
《诗宴·唐才子传》
,重庆京剧院、成都京剧研究院印象京剧
《薛涛》
等作品以创新视角再现历史名人风采,传递中华文化浪漫精神。中国煤矿文工团肢体戏剧
《俑立千年》
、本届艺术节委约作品舞剧
《敦煌归来》
等作品呼应“国潮”兴起,让文物在舞台上“活起来”,凝聚起高关注。
艺术节搭建南北文化对话平台。重磅推出“遇见海派风华”“遇见‘京’彩人艺”板块。时隔1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次大规模“驻演”上海,集结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强势阵容,携
《茶馆》《哗变》《日出》《杜甫》《正红旗下》
5部大戏来沪驻演一个月,一展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独有的舞台风格。与此同时,上海“出品”精彩纷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台剧
《长恨歌》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舞台剧
《繁花》
、音乐剧
《爱情神话》
,方言舞台剧
《魔都俏佳人》
等方言舞台一展海派文化独特魅力,与北方戏剧交相辉映,互相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