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产业
清华控股源自清华,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型企业孵化、投资、运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旗下产业涵盖多元化综合性科技实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创新服务、科技金融、创意产业、现代教育产业集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地理狗看世界  ·  蛇,地府来客 ·  昨天  
星球研究所  ·  星球研究所2025新春招聘 ·  昨天  
北京晚报  ·  愿平安!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30余人失联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愿平安!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30余人失联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雪后丹霞:半山素裹半山霓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产业

CCTV丨启迪桑德:解决中国“垃圾围村”之困境,路在何方?

清华产业  · 公众号  ·  · 2018-05-22 15:40

正文

在中国的大多数农村,生活垃圾数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爆增,“垃圾围村”现象屡见不鲜,已严重威胁到广大百姓的身心健康。解决“垃圾包围农村”成为中国政府部门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央视记者回访陕西省乾县木卜村,发现该村短暂时间却有了惊人之变,并走访清华控股成员企业启迪控股旗下启迪桑德乾县项目,一同探究中国“垃圾围村“的解决之道。

央视走访启迪桑德新闻报道(视频时长03:22,请在WIFI下观看)

农村“垃圾围村”形势严峻

地方政府面临棘手难题


一个月前,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农村工业发展导致大量污染农田的问题。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各地人民政府以及各级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记者认为,农村“垃圾围村“的现象是多层社会原因所导致的。一方面由于政府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缺乏垃圾清理机制;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分管部门太多,监管责任划分不明晰。除此之外,群众意识淡薄,监督难度加大也为解决垃圾围困乡村问题增加了难度。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污染防治,是农村治理的题中之义,生态宜居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决定着美丽乡村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乡村振兴之路亟须解决垃圾“挡道”难题,“垃圾围村”也成为各地政府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

搭载互联网环卫技术

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央视记者又一次来到乾县木卜村了解情况,往日垃圾焚烧浓烟滚滚的场景早已不见,在靠近木卜村村口约几百米的垃圾倾倒点现在已经完全清理干净,还新栽种了小树苗。陕西省乾县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主任付清表示,作为陕西省的农业大县,乾县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县政府尽管拿出了一年地方财政20%多的资金,垃圾清运还是暴露出了很大的问题,政府的监管也往往捉襟见肘,市场化环卫有助于帮助政府解决相关的难题。央视记者与当地政府领导一同参观了启迪桑德乾县项目。

1

互联网环卫技术实现科学管理

启迪桑德乾县项目总经理朱攀飞向央视记者重点介绍了自主研发的环卫云平台系统,在我国,启迪桑德是环卫行业首家实现云平台管理的领航企业。目前公司开发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云平台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垃圾清运车的运行轨迹和保洁员的清理工作,不仅可以看到城市环卫车的行车路线、环卫工人的工作规划、特殊情况下的报警解决情况,甚至可以与正在进行作业工作的环卫工作者进行实时连接,且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据统计,目前各地政府在收运环节的投入占整个垃圾处理开支的60%~70%,而互联网环卫改善了垃圾收运的方式方法,从前端减少了垃圾清运的难度和管理成本。


启迪桑德乾县项目总经理朱攀飞介绍自主研发的环卫云平台系统


2

从前端收运到垃圾分类,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农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测算,2017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亿吨,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kg/d,其中至少有0.7亿吨以上未作任何处理。可见,农村“垃圾围村”的现象愈演愈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前端收运的不及时和没有相应的末端精确处理,一贯“填埋式”处理不仅污染水源,更为长效治理农村环境埋下了隐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