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寒假,别让孩子只活在
“网上的朋友圈”
-
因为奋斗,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
韦天推荐导读
:
让孩子从
“网上朋友圈”走进“现实朋友圈”,不能只做“埋头苦学的好孩子”,还要做“善于沟通的好少年”。
沟通技能,语言艺术需要更多靠近孩子。
过寒假,别让孩子只活在
“网上的朋友圈”
在一次调研中,一位教育工作者,碰到一个写不出作文的孩子,老师布置写一篇关于朋友的作文,这个孩子说
“我没有朋友”。原来,这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上各种学习辅导班,小学更是整天学习,根本没有时间与同龄孩子玩,只能与书为伴,与作业为友。只会学习没有朋友的孩子,不仅正常成长受到抑制,还可能导致心理疾病。专家认为:孩子有朋友,比学习好还重要。
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
“没有朋友的学生”,无疑会是孤独的,不会沟通,不善表达,关闭了“心灵的窗户”,学习再好恐怕今后也很难融入社会。因此“没有朋友的学生”现象值得关注。
我家儿子也是这种情况。他是一位
“网上的话唠”“现实的沉静”的孩子。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何不交朋友,为何不多和同学交流!他的回答是:谁说我没有朋友,我网上的朋友多了去了,你看我的朋友圈里都是好朋友。我看了一下儿子的朋友圈,果不其然,都是天南地北的“小网友”。“朋友圈里活跃”而“现实里沉默”是一种现象。别说是孩子们了,就是我们这些大人也有了这样的情况。在网络上是“言无不尽”,在现实里却“沉默寡言”。
没有
“生活里的朋友”只要“虚拟里的好友”带来的问题是不少的。邻居家有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对于家长的依恋还像“没有断奶”,每次妈妈把他送到学校门口还依然是“与家长难舍难分”。而课间的时候则常常独自待着。这就是“没有朋友的孩子”。
现实生活里
“没有朋友”,可想而知的是在学校的生活得有多么枯燥。孤独感的压力之下,让孩子们更多选择了“网络上的朋友”。“网络朋友圈”是越来越大,“现实朋友圈”却越来越小。虽然说,网络上的交流也是一种沟通的艺术,但是也需要知道的是“虚拟世界的交流”毕竟与“现实生活的交流”有着天壤之别。孩子表达情感,岂能只靠在网络上用鼠标点击“笑脸”“扮酷”等等图标!
“没有朋友”的孩子,原因是很复杂的。一个是,学习比较忙碌,没有时间交朋友。一个是,眼下的不少孩子“不会说话”了,“不会沟通”了,“不会交流”了,与“身边的人”无话可说了。一个是,随着网络的发达,孩子们也成了手机控,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
交往能力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小时候的交友能力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时候的朋友是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基石,幼年时期学会建立友情的孩子,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都发展得较好,即友谊的质量很高。
“没有朋友的孩子”,活在了自我的世界里,活在了虚拟的世界里。
让孩子从
“网上朋友圈”走进“现实朋友圈”,不能只做“埋头苦学的好孩子”,还要做“善于沟通的好少年”。沟通技能,语言艺术需要更多靠近孩子。
韦天推荐导读: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每个人应有的状态。
因为奋斗,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时间是奋斗历程的记录者,奋斗是时间价值的赋予者。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奋斗让时间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