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家的小三上位,如过街老鼠,一旦换在豪门游艇,演绎却变成了励志故事。
1998年12月10日,默多克终于亲眼见到了江泽民。
这次会晤成了头条新闻。新华社的通稿说,老江对默多克“在客观报道中国,并在过去两年与中国媒体的合作表示赞赏”。这在以往,从未有过。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1931年3月11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毕业于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他先继承父业,青年时代就拥有澳洲的多个电视台与安塞航空公司50%的股权,并经营唱片公司与图书公司。随后,他
的战场从悉尼移师伦敦,再由纽约直到好莱坞,甚至俄罗斯和越南,
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四大洲,是涉足广播、影视、报业的传媒帝国。
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大腕——20世纪福克斯公司。
他总是利用科技上的进步来努力改变着这个世界,并将自己推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而这次来北京,默多克终于获得机会见到了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并亲口向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双方可谓眉来眼去。中间的撮合者之一正是刘长乐。
在此之前,默多克曾数次来到中国,想要打开这块拥有十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然而无果。因为共产党坚信,必须信息垄断才能保住权力,自己的起家靠的就是枪杆子与笔杆子。但矛盾在于,参与全球竞争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
共和国的奠基者毛泽东,就是文宣老手。回看30年间,历任中宣部长包括陆定一、习仲勋、陶铸、张平化、胡耀邦、王任重、邓力群、朱厚泽、王忍之、丁关根、刘云山,等等。
这是一个保守与开明交替发展的过程,但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保守占据主流,它们被称为“文宣沙皇”。
我们讲叙的这一段时间的故事,庞大的文宣机器正由丁关根掌执。
他的政策理念正如他的名字——盯、关、跟。
改革开放初年,共和国不仅缺乏生活物质,即使是权贵阶层,对信息也表达出无比的渴望。与之相反,西方几乎到了信息过剩的程度。
刘长乐与赤二代
在企业家之后,新闻人必须不断探索自己的笼子到底有多大,无论他是默多克还是刘长乐,拥有正义感的普通记者抑或是一个政治投机者。任何试图在这个领域实施突破的改革者,不仅会招致体制权威的批评,也会带来市场权威的质疑,他似乎浑身是刺,充满了摩擦与风险。
1985年春天,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访问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亲切交谈时,提起朋友默多克和他的事业。默多克随后有了一次中国之旅,他受到“热情接待”,并被看作是新资本主义的杰出代表。离开之前,默多克看到一个十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他想将自己的帝国扩张到万里长城之内。
他最初的想法是在北京建立一座国际饭店和一个传媒中心,但长城的阻力让他很快放弃这个念头,转而选择另一个更为间接的途径——向巨大而尚未开发的中国娱乐市场进军。中国高层为此派了代表,赴香港挑选意识形态较淡的福克斯电影,其中包括后来流行的《音乐之声》《巴顿将军》。
香港的经济正在爬坡,1986年底,默多克以2.6亿澳元购得《南华早报》。在他看来,香港正在通过广东无限延伸,这张英文报纸的分类广吿是一个取之不竭的金矿。
1993年,默多克又收购星空卫视,为此向华人首富李嘉诚和他28岁的儿子李泽楷支付了十亿美元,尽管初始建设费才一亿美元。此时刘长乐正在筹建自己的电视台,其中最大的瓶颈是卫星资源。
默多克原本的打算,是借此落地中国,但他错了,文宣长城的防御能力宇宙第一。
于是刘长乐与默多克走到一起,双方有交换的条件,默多克可以提供卫星资源,刘长乐承诺用自己的关系帮他摆脱在华的困境。他们面临的考验在于,如何在成熟的美国市场与特殊的中国模式之间,找到一条可以多赢的道路。他们在破解体制命题上各自努力,目标一致,路径各异。
1993年初,通过刘长乐等人帮忙,默多克再次访问了中国。如同邓丽君的音乐,经历多年灰色流通之后,福克斯的电影终于打通了进入中国的合法通道。
两个相差20岁的男人,越来越发现彼此的相似之处,敢于冒险,喜欢吃辣的,愿意为了长远目标放弃短期利益。甚至,两个人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具有强烈的控制欲——谁都不愿当二把手。
中国的商业行为和思考方式的核心,有着历史和文化烙印,这几乎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基因。
默多克第一次在谈判席上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刘长乐在控制问题上绝对不会让半步,因为他有中共高官撑腰。
最后,他说服默多克把星空电影台和星空华语频道无偿注入合资公司,45%股权属于刘长乐,45%属于默多克,剩下10%属于央视旗下的一家香港公司。上市后,央视旗下公司的股份转让给了中国银行的子公司,三方共同提供15%的流通股。
在面见江泽民之前,1997年10月,刘长乐安排默多克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美国记者James McGregor著写的《十亿消费者》中这样描述——
那是1997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默多克在大会堂的北门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等待别人允许他走完这接受中国共产党光辉照耀的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这次他专程拜见中宣部长丁关根。在过去几年中,默多克杀入中国传媒市场的努力,总是因为这个人而屡屡化为泡影。
在宏大的人民大会堂,经过复杂的安检,默多克还必须走过一段长长的、铺着红地毯的迷宫,才能到达这座庞大的建筑物另一端的会场。这比他任何一次会见都复杂,哪怕是华盛顿的白宫,或者伦敦的白金汉宫。一路上,他还在排练着自己的讲话:虽然有过彼此的误会,但是我们不应该停留在过去;我们想在中国赚钱,而不是制造麻烦。
默多克不是第一个在人民大会堂进行长征的外国人。这是一种惯常的政治炫耀,它给共产党高层领导人带上了无所不能的光环,同时也提醒来访者中国千年王朝传统。但想到自己的名字已从一份黑名单上剔除,默多克走出大会堂的路,显得是那么的短。
在获得丁关根的接见之前,默多克一直在努力公关。他尝试了各种露骨的方式,比如向邓小平的残疾人儿子邓朴方领导的基金捐钱,从长女邓林手中高价购买画作,跟幼女
邓榕
签订天价出版合同。甚至,因为邓小平喜欢打桥牌,他酝酿能不能开设一个桥牌频道?
除此,他还将星空卫视的新闻节目砍掉,以表明自己感兴趣的是为中国提供娱乐服务,而非新闻。
邓文迪与新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