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斗迷
格斗迷,热血我青春!专注于生产格斗内容的拳迷平台,报道全球MMA综合格斗和站立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格斗迷

李小龙的秘密:截拳道戒备式是中国武术最好的站桩!

格斗迷  · 公众号  · 格斗  · 2017-04-04 21:33

正文


李小龙一生中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其中有很多照片是摆着其截拳道的基础姿势戒备式而拍摄,李小龙是不是要通过这些照片向观众表达某种思想咯。截拳道戒备式的确有着与众不同而又非常严肃的姿势要求,李小龙逝后几十年,至今截拳道弟子中还无人可以很好地应用这戒备式,也没有人完全理解这戒备式。那么,李小龙当年在传授其戒备式时究竟是不是倾囊相授咯?被誉为“李小龙研究第一人”的周向前老师认为截拳道戒备式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格斗准备姿势,而它是一个拥有多重功能的门户性姿势,它是李小龙功夫体系的关键核心。格斗迷特邀周向前老师撰文权威揭开截拳道戒备式背后的惊天秘密。

| 视频时长:04分54秒 |


  

格斗迷出品


截拳道的戒备式是截拳道的门户,是李小龙反复研究创立的,其独特,有着非常精细而又严肃的要求。李小龙又称此为“摆桩”,它是截拳道的基础动作,也是李小龙寸拳的始发姿势。


李小龙逝后几十年,无数截拳道学员不断模仿和训练这截拳道戒备式,却无一人能在此基础上像李小龙一样打出爆发力强大的寸拳。这一不符合知识传播规律的现象,让人不禁要问,究竟李小龙当年有没有全然公开这戒备式的技术要领?这戒备式背后有没有隐藏着某种未曾公开的高深技术?


我对李小龙和截拳道有着不同角度的研究和发现,认为李小龙并非毫无保留地全部公开其戒备式的技术要领,其戒备式背后保留着深刻的多重技术内涵。所以我想探讨分析一下李小龙创的戒备式,分享一下我的研究和发现。


为了尽可能地接近李小龙的原创,本文所分析的戒备式主要来源于《截拳道之道》、《李小龙技击法》、李小龙的一些讲解、示范照以及其主要弟子的讲解,尽可能的还原李小龙的原创。


李小龙创造和传授的戒备式要点大概如下:全身肌肉适度放松(肌肉有一定的紧张度),强手置前,前脚向前跨出约一步半。前脚脚尖向内扣约30度,前脚轻轻着地。后足呈横“一”字型,后脚跟抬起。前脚尖与后脚足弓并列于同一条直线上。双膝弯屈并内扣,敛臀(臀部和前大腿用力往后旋坐);前腿重心约35%、后腿重心约65%。躯干稍微前倾,躯干与前腿在一直线上,收腹(腹部肌肉紧张),腰往前侧回旋;收下颌,视线 保持水平。将惯用手(强手)的那侧肩膀转而面向前方(身体侧转约45度), 侧身对敌;含胸拔背但不过度绷紧。前肩微抬并卷缩,肘关节弯曲约90度,前锋手放低点,拳头朝向前方,手肘紧贴侧肋。后手拳头贴在脸侧与下颔旁,手肘则紧贴另一侧肋骨。双手需保持微微晃动、沉肘(往内夹)。


在这样的姿势下 ,身体像弓起背的猫一样,蓄势待发,准备随时进攻或防守,并在进攻和防守后立即还原成戒备式。在截拳道之道中,李小龙还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关于姿势的论述,这里就不赘述了。当然李小龙对戒备式的姿势要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是有变化的,而不是始终如一,但相差不大。本文所说的这些姿势基本能代表李小龙原创的戒备式要点。



李小龙在截拳道之道中就说,姿势务必处于进攻和防守的最佳位置,那么他创造的姿势也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但李小龙所说的进攻和防守最佳位置,是必须要运用其特殊技术——“内劲”为基础的。我一直强调李小龙有一个巨大的秘密,那就是隐藏了核心技术,即传统武术中的“内劲”,没有这核心技术就不能理解和运用截拳道体系。而内劲只有在特定姿势用力牵拉关节才可以触发,这特定的姿势就类似于格斗预备姿势,中国武术称此为站桩,站桩是中国武术最重要、最独特的基本功。


李小龙创的这个戒备式确实能很好地做到利用内劲“蓄力和发力”, 而可随时运用内劲进攻,也可防守。他在其技术体系中始终贯穿充分运用“内劲”这一原则。分析一下戒备式的蓄力动作:脚跟抬起、双膝弯曲内扣可以使大腿伸肌群蓄力;后脚跟微提,有利于后腿蓄力和快速启动等;臀部和前大腿用力往后旋坐使前大腿和前臀部肌肉蓄力;前脚尖内扣约30度有利于躯干蓄力;后足几乎呈横“一”字型能很好的锁住臀部,有利于臀部蓄力;前脚脚尖与后脚足弓并列于同一条直线上比两脚距离与肩宽更有利于臀部的蓄力;收腹、躯干前倾、腰往一侧回旋、含胸拔背能使腰背很好蓄力;前肩卷缩应该是指右肩向后收而肩背蓄力。肘关节弯曲90度并沉肘、微微晃动可使上肢肌蓄力。重心偏向后腿,有利于后腿向前腿转移重心而产生重力势能利于力量的传递。


李小龙要求的肌肉适度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那是因为关节用力牵拉肌肉和蓄力都会引起肌肉一定紧张,再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放松。如果拳手练出了中国武术中的“内劲”(肌肉弹力反射)技术,那么截拳道这些姿势要求能保证在激烈地对抗中,使身体快速蓄力而充满着弹性势能,使全身有一种“周身一家”的整体感,而从腿到手构筑成一个很好的力量传导系统,能利用弹力轻松的整合出全身的整体力量进行打击。李小龙当年爆发力强大的前手直拳的秘密就在这里。这是截拳道戒备式不为人知的的一个真正内涵。


李小龙将蓄力的戒备式和直拳悄悄搬上银幕


这戒备式用力引出肌肉弹力反射蓄力时,会让全身充满着能量,而会让人有一种出拳的冲动。所以,站这戒备式是非常舒适的。戒备式蓄积的全身弹力不仅能充分应用于前手直拳,而且前手摆拳和前手勾拳也能运用转髋、转腰的弹力增加打击力。而后手直拳也可局部利用这戒备式的弹力。所以这内劲有着很好的实战意义,值得每一个拳手去学习。


李小龙在训练传统著名的浑源桩


但是,李小龙创立的戒备式远非只是一个实战蓄力预备姿势那么简单,它还是一个很好的站桩姿势,它是最接近实战要求的站桩。截拳道戒备式可看做为一个特定的站桩姿势,戒备式即是站桩,站桩姿势也可以演变成戒备式,两者应该合二为一,或者说两者本身就是一体。截拳道学员在日常训练时,在戒备式的基础上稍做调整就可做站桩训练,即做特定的动作训练内劲(肌肉弹力条件发射)。比如:沉肩坠肘、含胸紧背、摇、旋、后坐前顶以及震颤等站桩特定动作,都可在截拳道戒备式的基础上展开训练,以强化弹力条件反射。而且,一个截拳道学员在日常训练中,应该多训练戒备式快速蓄力,多训练在移动和实战中保持姿势蓄力,方可在实战中对弹力应用自如,随时、随势发力打出“寸拳“。


也许有人不禁要问:截拳道戒备式与拳击等格斗术的预备姿势类似,怎么就会有如此深层次的技术内涵?确实截拳道戒备式与拳击等格斗术的预备姿势相似,大同小异。但根据戒备式其精细的姿势要求和几个显著特点,以及截拳道独特的技术体系和李小龙功夫体系,可以推断出截拳道戒备式与拳击预备姿势等不一样,有着更深刻的技术内涵,这才是李小龙功夫的独到之处。与拳击预备姿势类似的戒备式包含站桩内涵,恰好说明李小龙将中国武术的精华与西方格斗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也说明中国武术的精华与西方格斗术是相通的。



李小龙的一个弟子曾说过:“截拳道只有一种站桩,并且要求学员于进攻和防守后尽快返回原来的站桩姿势。—— 截拳道不若其它武术有多种站桩(即戒备式),她只有一种。”说这话的弟子并不明白其真正内涵,但其却说正确了,也许其只是鹦鹉学舌,按李小龙的原话传达了出来。传统武术站桩的确有很多种姿势,但有一些是多余无多大意义的。站桩应返璞归真,一个简单的姿势稍做调整就可以满足训练全身主要肌肉群的弹力反射,无需花俏。而李小龙创的戒备式有着实战预备姿势和站桩训练的双重内涵。作为实战戒备式用,它能很好地利用内劲快速蓄力和发力,为一个几乎完美的蓄力发力预备姿势。作为站桩训练用,它能做牵拉动作牵拉刺激肌肉训练内劲(弹力条件反射),并接近实战预备姿势要求。对比传统武术的站桩,就可以发现截拳道戒备式是立足实战的站桩,它优于一切传统站桩。


长期以来,武术界有这样一种错误观点,李小龙的功夫之所以超众,是因为他有着无人可以超越的天赋。这观点是愚昧荒唐的。李小龙的功夫无人练成和超越,最关键的原因是,李小龙受门户观念的影响,当年只是把戒备式的外形教给了其弟子,但保留了关键的站桩技术。所以,未得李小龙真传的弟子,站的戒备式外形虽与李小龙一样,但却没有站桩和蓄力的高级技术,这才导致李小龙逝后几十年截拳道门派中无人认识和超越李小龙的功夫。因此,学习截拳道如果不能真正掌握多功能的戒备式,那么入不了截拳道的大门,就不能运用好截拳道体系,就练不出李小龙一样的功夫。


李小龙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其中有很多都是摆着戒备式的姿势而拍摄,李小龙虽未公开其戒备式的深层次技术,但是他想要通过这些照片表达一些内心世界。比如表达他的戒备式有很特别的意义蕴含着某种高深技术、表达他站此姿势拥有很强大的力量而拥有很强的优越感、亦或是表达他对他创的戒备式很自豪等等。遗憾的是这些照片直到今天我们才能慢慢看懂。


总之,截拳道戒备式是以中国武术里一种不曾大众传播的特殊技术作为基础的,是李小龙突破传统思维,将中国武术精华吸收了西方武术精华的创造。只是李小龙限于门户观念,对站桩技术部分作了保留,但这并不能否认其戒备式是李小龙一生中最重要、最杰出的武术创造。这个多功能的戒备式不但能够很好的蓄力发力,还能作为很好的站桩姿势运用。


可以这么理解,截拳道戒备式是集实战和训练为一体的站桩姿势,它已超越了传统站桩,是中国武术中最好的站桩。人们想要追随李小龙宗师的武术足迹,只有在戒备式、站桩、内劲、发力,这些关键技术上下功夫,才能沿着李小龙宗师的足迹攀登至武术的最高顶峰。


  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号gedoumicom  

推荐阅读


▶跆拳道神童长成UFC暴君!



喜欢李小龙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