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聪明投资者
走近最优秀的投资人,聆听客观表达的理性声音,只做最好的原创财富资讯,洞见独立思想,回归资本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森投研  ·  接下来,怎么看? ·  昨天  
债市唤醒官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  2 天前  
聪明投资者  ·  用DeepSeek为隆基写了首词!李振国:坚 ... ·  昨天  
心禅道  ·  投资#793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93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聪明投资者

商人崔永元:不为利益反转基因,但我喜欢钱

聪明投资者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5-28 10:07

正文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首席人物观 (ID:li-heran)


抑郁症患者崔永元曾经彻夜难眠。

暗夜里,数不清的问题把他死死包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其中一个纠结很久的问题是:以前有那么多拍案而起的人,现在他们都上哪儿去了?

崔永元一度是拍案者。超女、冯小刚电影《手机》都曾让他破口大骂。2013年起,他披上反转基因斗士的斗篷,四处拍案叫板,成为唐吉坷德式的人物。

他的转变令人费解。直到今年,一个叫璞谷塘的电商平台上线,以非转基因为招牌,最近又陷入价格虚高、盗图虚假宣传等风波。在很多人看来,他此前种种出格行为的目的变成了:挣钱。

这次,他成了那个让别人拍案而起的人。


好人小崔


“我的人生格言就是9个字:做好人,做好事,挣大钱”, 2013年,崔永元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说。

好人的身份,他最初是在央视《实话实话》栏目里渐渐找到,又逐渐告别的。

1996年,他成为连隔壁大妈都喜爱的小崔。与人们此前习惯的央视主持人浓眉大眼一本正经的形象不同,镜头前,他收放自如,自嘲,幽默,标志性的歪嘴狡黠笑容,透着股家常感的机灵。

走在路上,卖菜的卖冰棍的都跟他打招呼;打车,出租车师傅如遇贵人拒绝收钱;出差在外,警察开道接送,威风。

那是电视人的高光时期。在家排行老三、容貌学习都不出众的崔永元,以前从来没想象过这样的日子。

他成了春晚的红人,参演宋丹丹的小品、与林心如合唱《溜溜的她》——不过后者搭配实在有些违和,崔永元当时4岁的女儿在电视机前看哭了。

央视评论部的年会上,他更是光芒四射。

“看他在台上手挥目送,开领导的玩笑,戏噱锋头人物,逗逗女同事,但让大家永远在最真挚的东西面前掉下眼泪。 台下众人呼喝,叫彩,吹口哨。大家都爱他。” 柴静曾在博客里这样描述。

他根据电影《列宁在十月》恶搞的视频《分家在十月》,成为代表当时央视评论部开放犀利风格的最佳作品。

这样的主持人小崔圈到了很多粉丝。即使20年后,那依然是他最广为人知的重要标签——最近卷入风波的璞谷塘电商平台,一度在首页上放着他手举话筒的漫画。

事情在2000年前后开始逐渐变化。

人前的光鲜依旧,但真实的崔永元已经跌落黑暗。他脸色越来越糟糕,整宿整宿睡不着,晚上9点躺下,早上7点还没睡着,无数的问题像乱麻一样塞满了他的脑袋。

他抑郁了。

他分不清是自己病了还是时代病了。《实话实话》在明显地走下坡路,变得不痛不痒。越来越多的选题通不过,或者以被阉割的方式出现,面貌全非。

“我要跟好人告别了。我发现我的为人越来越圆滑,已经跟我做人和我父母对我的要求越来越远了”, 崔永元后来形容当时的感受。那个在屏幕里强颜欢笑抖着机灵的小崔,他很不喜欢。

2002年,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话》,住进医院。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到需要24小时陪护,自杀成为盘旋在暗夜里的心魔。

他上网搜了很多种死法,想寻找不太血腥、快速、痛苦尽量少的方式,未果。“抑郁症患者都是完美主义者,最后一下子不能不漂亮”。

他只能继续沉沦。


病人的自我救赎


老电影救了他。

他从现实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睡不着烦躁的时候,他就看老电影,或者看相关的小人书跟剧本。

从六七岁开始,他陆续收藏了300多张海报,3000多本电影连环画、小人书。返潮发霉的味道里,保存着单纯美好时代的回忆。

如同一个泛黄的温柔梦境,梦里没有敏感词,没有想说不能说的话,有的是铁马冰河,柔情似水,是崔永元想求而不得的自由。

就这样,老电影一点点抚慰着这颗狂躁不安的灵魂。 柴静去探望的时候,他就呆在摆满剧照的大屋子里,穿各种各样的旧时代衣服,扮成戏中人的模样。

《电影传奇》由此而来。

这其实也是心理医生的建议:去找一个电视之外的舞台,得是最爱的,爱到为了它不舍得离开这个世界。

纪录片《电影传奇》释放出了崔永元狂热的一面。节目采访了1000多位电影人,涉及电影208部,再现了150部老电影里的600个场景,分五年在央视一套播出。崔永元担任制片人,还会在场景再现中客串角色。

他干得很过瘾。在怀柔的新新小镇,冯仑免费提供了一栋别墅,供他做私人电影传奇博物馆,免费开放,展出放映机、摄像机、海报、胶片、电影票等。

此后,他又做公益,重走长征路,做口述历史,用工作的意义去消解内心痛苦。

病人崔永元似乎好多了。慢慢的,抑郁症变成每年来一次。

但这些尝试也暴露了崔永元的短板:不太适合做生意。

他不擅长跟钱打交道。比如口述历史项目,他搭进了很多自己的钱,团队一度3个月发不出工资, 首席记者张钧透露,崔永元的抑郁症总在春天发作 ——正是一年之计,资金问题形成巨大压力。

作为朋友,周立波夫妇一度不忍看这样的财务混乱。周夫人胡洁对崔永元说:

“你见谁就跟谁要钱。 如果你老是跟人描述说,我们花了2亿,还经常发不出工资,谁敢沾你,吓死了,躲得远远的。 你明年要花多少钱,知道吗?”

“不知道”,崔永元老实回答。他只能搬出虚头巴脑的词:账目清楚,操作规范,公开透明,专门审计。最后,周立波夫妇帮忙理顺了财务规划思路。

跟技术打交道就更不擅长了,基本是鸡同鸭讲。崔永元的数学和物理都是出了名的差,弄得旁听的助理林卉“脑袋都大了”。


愤怒斗士


治疗抑郁症需要吃很多药。


“那些一袋一袋的中药、西药,怎么会没有副作用呢?” 接任主持《实话实说》的和晶曾感慨。

他自己倒戏谑说起:我觉得抑郁症是个好病,让人天天拍案而起。


他成了那个拍桌子的人。

2013年9月,崔永元在微博上跟方舟子发起“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的辩论,自此拉起一场长达2年的骂战。


舌战之中,无人独善其身。两人最终闹上法庭,但谁都不占理,于是被各打五十大板,删除微博、赔礼道歉了事。

生病之前,崔永元在生活里其实是很有趣的人。办公室的人都盼着他去逗乐子,给同事孩子起名“马奋”的段子,让大伙儿乐了一下午。

但生病之后这个状态就没有了。“ 身体加责任感这两件事,让这人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他自己评价。

更多时候,他以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最初是开撕《超女》和冯小刚电影《手机》,逮着宣泄愤怒的路子就毫不留情。“我的家人也觉得我像个疯子,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讲像个疯狗,见什么都要咬一口”。

在转基因的问题上,他的执拗被持续放大:

先是在2013年自费跑到美国拍摄纪录片,走访美国专家和民众,试图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危害。但这部68分钟的片子被认为逻辑和采访均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说服力;

2014年,他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大吵,因后者指责崔的美国纪录片很多观点站不住脚,遭崔永元约公开辩论。


而让人愕然的是,后来崔永元在微博上刷屏晒出数名农大学生微博截图,指责他们是垃圾;


图:崔永元刷屏曝光农大学生微博


随后,在复旦大学“班门弄斧转基因”的演讲中,崔永元与当场提出异议的教授卢大儒争锋相对争论数十分钟,火药味十足;


农业部也被他指责,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一不掌握情况二撒谎三纵容”。

他的微博似乎变成了怼人战场。

有粉丝开始不喜欢他充满戾气的说话方式,杨澜等朋友也劝过他。但都没有用。

“我可以把我前半生的积累,所有的名誉甚至金钱都搭进去。一个爷们儿参加一场战斗,这玩意儿过瘾,特别过瘾”,接受搜狐采访谈及此事时,他斗志昂扬。

这样的斗士崔永元,很多人看不懂。


争议商人


今年年初,崔永元再提九字人生格言:“ 我想尝试一下,做好人,做好事,能不能挣大钱”。

要做食品公司的消息,他是在去年年底在苏州的一场演讲里透露出来的。

根据演讲实录,他称:与转基因斗争的3年里,很多亲朋好友、兄弟姐妹总问怎样知道安全的食品。“问的人多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责任,也可能是一个商机,那我就来做这个事”。

最近,电商网站“璞谷塘商城”低调上线。

登陆网站可发现,其销售种类包括果蔬粮油、酒水海鲜、家禽肉类等,slogan为“做健康安全的食品商城”。与一般的生鲜电商平台不同,璞谷塘是会员制,需要预付金5000元才能获得身份。


根据网友的截图,上线之初,产品介绍页面有过大量的“非转基因”字样。

一旦沾染上商业,此前打着公德招牌的种种举动,就容易被解读成私心,至少是说不清道不白了。

波澜再起。

璞谷塘商城很快被爆出问题:价格过高、盗用发布虚假宣传照片、检测报告标准可疑等。

图:媒体列出的价格比对表


图:璞谷塘商城截图


图:被盗用的网络图片


上线早期,璞谷塘出现过“非转基因小米”的描述,该说法很快被修改,但澎湃新闻爆出《市面上尚无转基因小米,崔永元开网店一度想卖‘非转小米”》,还是起到了给争议加温的效果。

风波之中,崔永元的微博回应一如既往不走寻常路。

对于价格,他态度强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