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消金
一个专注于网贷投资、互联网金融研究的价值平台。置顶我们,做更聪明的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消金

除了P2P,这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你还应该关注些什么?

瞭望消金  · 公众号  · p2p  · 2017-01-17 22:53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导读:


2016年,互联网金融业内问题爆发,资本退烧,监管转向…但是在震荡之后,刮骨去毒,新芽勃发,依然一路向前。

本文授权转载自36氪(微信公众号:wow36kr),作者林鲁比。36氪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投媒体,提供最新锐最具深度的商业报道。我们强调趋势与价值,我们的slogan是: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去年转行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大事几乎一个不落,此生无憾。”


一位P2P网贷平台从业者这么跟我感慨。


2016年,互联网金融业内问题爆发,资本退烧,监管转向…但是在震荡之后,刮骨去毒,新芽勃发,依然一路向前。


“促进健康发展”到“规范发展”

政策风向的90°转变


2013年,因为网贷的兴起,互联网金融开始起飞。


据盈灿咨询统计,从2013年到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行业融资金额从18亿上涨了53倍,达到953亿,融资案数量从76起上升到455起,增长接近5倍。其中,网贷行业因为融资案例最多、企业数量最多、覆盖人群最广,几乎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年末相比2013年,全国活跃P2P平台数量增长超过7倍,交易额上涨超过16倍,年成交量达到9823亿元。


网贷行业的火热惹人眼红,不小心就鱼龙混杂,越来越多问题平台跑路、被查,对网贷行业无疑当头棒喝。据统计,2016年前11个月,网贷行业累计出现问题平台1397家,其中停业880家,占问题平台总数63%。

如果说,2015年下半年,时不时爆出的跑路丑闻还不能改变全民对网贷行业的一腔热情,“e租宝”事件的爆发可以算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紧随其后的,是从大众投资者、创业者、普通从业者以及投资人的大退潮(36氪曾发布过相关特写)。


网贷行业的问题加速了监管对互金领域的监管转向。

2016年以来,国务院和一行三会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加强,一年间累计出台全国性政策法规文件达11项。其中,《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答记者问”文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细则的在下半年的相继落地,对三年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了第一次全方位的“大修剪”。


重拳之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据零壹财经的数据显示,2016年新增网贷平台达到了历史低谷,而且目前的企业存量也必将因为合规要求而减少。

政策的收紧对于网贷行业头部企业来说反而是好事。


法规驱逐了市场中的劣币,减少不良竞争,为网贷平台健康发展扫清障碍。人人贷联合创始人杨一夫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因为早期就做好资金管理以及风控工作,监管出台之后存款与借贷额度的限制对实际业务的影响有限。监管对于原本就注重风控的企业来说,并不是问题。原本P2P网贷行业已经处于快速淘汰的状态,未来还会越来越快。


宜信CEO唐宁也认为,所谓最严监管年,对于优秀企业而言反而是机遇,他类比了2001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同样也面临质疑与资本寒冬问题,但真正有实力坚持下来的企业将会获得回报。


投融资方面,2016年互金融资也出现了明显的头部现象,:据苏宁金融研究院统计,2016年前11个月,互金领域累计发生股权融资176起,同比减少11起,但是融资金额达到1083亿元,同比增长149.78%。


互联网金融除了网贷,还有支付、众筹等等细分领域。为了更细致地观察金融类创新项目获投情况,根据公开数据,我们统计了国内TOP30 VC/PE(清科排行榜),以及在金融行业最活跃的10家基金(清科排行榜)去年一年在金融领域的投资项目类型。不出意外,借贷理财类产品仍是占比最高的类型,此外保险、企业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是热度较高的细分领域,另外,在与关注金融行业的投资经历交流过程中,消费金融也是被频繁提到、未来值得关注的赛道。


跑路,停业,整顿,负面挡不住网贷理财的火热


尽管互联网金融经历了狂欢后的退烧,纵观2016年,流向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资金仍然处于领跑地位,成为最吸金的创投行业。


从行业领先者的角度看,2016年12月,36氪发布了《2016年氪估值排行榜TOP200》,在榜单TOP100的企业中,金融类企业占了18席,TOP20企业中,金融类企业占了6席,互联网金融成就了一拨独角兽企业,其中就有以P2P起家的陆金所,互联网金融行业并没有因为整治受到本质性影响。

从IT桔子的统计数据来看,资本对这个行业仍然有信心。在获投的企业中,借贷和理财类平台仍然占了大头,事实上,因为混业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网贷平台跟理财平台的界限非常模糊,许多打着理财标签的平台,本质上都是网贷平台。

网贷理财平台的兴起,原因可归为三方面:


1.     从资产端来说,大量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得不到满足,BAI投资经理赵鹏岚曾分析,2012年以来P2P兴起的本质,是小贷公司受限于资本金,通过互联网放大杆杠,另外还有5亿缺乏信用数据的无卡人群潜在的消费贷资产,也让各网贷平台看到商机,大量平台涌入之后,各个新兴网贷平台为了获得流量,又通过高利率吸引投资者,促使更多民众将钱投入借贷理财类平台;


2.     从资金端,即投资人角度来说,我国居民的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人人贷与FT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5年间,我国中产阶级的财富增长330%,总额达到7.3亿美金,理财必要性成为共识,但是固定收益资产利率下行,大众需要新的投资渠道;


3.     从政策环境来看,2013-2016年三年间,互金行业一直享受着政府春风拂面的利好政策,宽松的监管分为让网贷理财平台得以充分发展,2016年以前,业内一直认为网贷可以成为持有金融类大牌照的行业;


网贷供需两头的市场仍然存在且旺盛,这也可以解释,2016年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融资金额,网贷理财类企业仍然占行业的大多数。此外,基于资金端,即投资人的需求和市场,除网贷之外的其他财富管理企业也贡献了不少融资热度。这一年,有瞄准高净值人群,提供定制化理财顾问和理财产品的企业如泰盈财富云、壹财富、金斧子浮现,当然更多的是瞄准大众投资者的企业,提供低门槛、投资灵活、多样化产品的综合货架式理财平台,如数来宝金融和大力向C端发展的京东金融。


牌照交易一时热

但回归支付之后,或只剩下巨头玩家


除了借贷理财类平台,第三方支付行业在2016年也受到监管的强力影响。


今年10月份落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针对第三方支付的整治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制定备付金集中存管方案,要求支付机构将客户备付金统一缴存人民银行或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②建立第三方支付清算平台,即“网联”(网络版银联),预计将于今年3月上线;③收紧牌照发放,整治无证经营支付业务。


备付金存管和网联,是监管在推动让支付回归支付本身,原本通过备付金勾兑的灰色空间不复存在,单纯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已经失去政策套利空间。今年8月,央行正式宣布原则上不再批设新的支付机构,267张牌照的存量有限,旧的牌照或因企业经营问题而不被续批,企业交易刚需驱动下,第三方支付的牌照的价格被炒到天价。


牌照收紧,让现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得以“续命”。支付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手续费率,利润非常薄,连连支付副总经理曾毅透露,截止到2015年底,盈利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不超过10家,有200多家都在生死线上。


美团、唯品会、小米、恒大、美的等都在去年都斥巨资买下支付牌照。购买支付牌照,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交易产生的手续费,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则是有利于形成生态闭环,保护客户信息,并且获取数据。


扫码支付在被叫停之后,今年又重新开闸,支付宝与微信两大巨头开始大力度推广线下扫码支付,培养用户支付习惯,也让其他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政策收紧、巨头的降维打击、牌照热潮等只是在第三方支付内部“惊起一滩鸥鹭”,第三方支付市场总体在2016年前三季度仍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苏宁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第三方支付前三季度交易合计金额为68.27亿元。同期银行金融机构的电子支付业务约为991.32亿笔,合计金额1884.61亿元,交易次数上,第三方支付已经超过银行业。

对于支付业务而言,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业务依旧存在,但是市场竞争越来越少,牌照收归大公司所有,成为金融服务中的非营利性支撑性业务,中小第三方支付公司则难以为继。


互联网保险,“连接式”金融创新又一新兴市场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保费收入约为2,234亿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约为1,466亿元,财险保费收入约为768亿元,但是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仅为渗透率为9.2%,低渗透率正隐藏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保险公司,正在向这个市场进行双向的渗透。

在保险的产业链上,产品供应商一侧,传统保险公司占有天然优势,在互联网保险巨大的潜力市场面前,传统保险公司也积极地互联网化——据清华保险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已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保险公司达到96家,表明超过65%的传统保险公司已“触网”。


此外,也有少数互联网公司获得牌照,成为持牌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包括众安保险(这是一家非常有趣且带有科技感的公司,36氪曾对这家公司进行深度报道)、泰康在线、易安保险、国泰产险以及安心保险。


在分销渠道方面,互联网公司则更有优势,背靠三马的资源,众安保险有着得天独厚的流量优势,这是传统保险公司无法比拟的竞争力。众安保险、携程保险等都已经成长为估值超过30亿的企业。


中国保险行业的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4年间增长了40倍,不过目前互联网保险大多是标准化、极低客单价、高度场景化的产品(比如客单价极低的电商运费险),即使拥有庞大的订单,互联网保险贡献的保费也占比很低。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曾估计,2016年全国保费收入将突破3万亿元。而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保费仅为1431亿元,占比不到5%。


低渗透率、单一保险产品,既是互联网保险的不足,也是互联网保险创业企业的机遇。


平安科技保险云平台部总裁顾青山曾分析,目前互联网保险接触客户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保险电商类以及理财平台的保险专区;第二,场景融合模式,即与网购、旅行、家装、家庭服务等结合,最为典型的就是OTA平台的各种出行保险,以及成就了众安保险的电商运费险。


顾青山认为,未来互联网保险应该是在深入客户,做到千人千面,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保险。


大数据支持下对用户画像细描进行细描,自动化服务和自动化理赔,是让互联网保险突破小额标准化产品瓶颈的关键。


今年获投的互联网保险企业中,就有基于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保险销售体系优化的公司。例如,试图将保险多层代理销售体系扁平化的四叶草车险、通过AI技术提供智能投保功能的阿保保险,这些都是在渗透率方向上努力的创业企业;


保险产品创新方面,众安保险还是一枝独秀,此外我们也看到,如顺应海淘趋势,提供海淘保险的豆沙包,以及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商业健康险团险的悟空保、保险极客等。


最后还有一类新兴的保险相关的企业,网络互助保障平台。在“共享经济”启发下,“共担风险”的尝试也通过互联网展开,一方面因为存在资金池隐患、风控能力不明确、盈利模式不清晰饱受非议,另一方面又因为着实击中普通民众重疾风险难以保障的痛点被追捧,这一年36氪报道过的互助保障平台就有水滴互助、17互助、众托帮等。


网络互助保障平台商业模式不清晰,众托帮CEO乔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7年各个平台的商业化方向会逐渐分流,各自的商业模式和生存能力也会在17年显现初步结果。


对于此类平台,更大的风险在于其法律法规问题,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都可能将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完全抹杀。


企业理财、企业金融技术服务

中小B端形成的长尾市场开始被重视


企业服务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庞大的中小微B端是企业群中的长尾,越来越多创业者瞄准这个庞大的客群,也是2016年投资热度最高的类型。


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三种:


第一,是金融理财服务,部分企业可能会存在闲置资金,大部分资金都是放在企业银行账户中,得不到高效利用,奇点金融、中子星优财-企明星、企额宝等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发展起来。中子星创始人兼CEO张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小微企业的理财市场还需要消费者教育,但是一旦获客,就会有相当高的复购率,说明这些企业确实存在理财需求,而且随着创业潮的发展,中小微企业还将是一个增量市场。


第二种,是企业金融技术服务,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在支付环节插入消费分期服务,用户体验非常自然,而且能够为消费者购买力加杆杠,对于线下商家而言,通过技术服务打通线上的消费贷款和线下购物,也是对这些企业而言相当利好的服务,针对这些需求,就产生了类似即科金融、同牛科技、小安时代等提供链接资金端和消费场景的金融技术企业,更有希望打造整体债权产品实时联动定价系统的麦子金服,试图为企业打造金融服务生态。


宜信CEO唐宁在宜人贷一周年的战略发布会上提出,他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未来五到十年,一定不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做金融;而是无论线上线下的商家,跟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企业越来越紧密合作。


要连接商家与金融机构,必然需要金融技术服务搭建适应这种趋势的金融系统,这也是FinTech可预见的应用场景之一。


两年沉淀,初见成果,农村金融的那些事儿


农村这个广袤的蓝海市场在两年前已经进入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视角。


苗头从两年前开始萌发,一方面是丰富的待配置资源,农村具有丰富的土地生产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但是由于劳动力流失,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还有政策春风拂面,2014年我国开始了农村土地流转试点,政策大方向上对农业金融发展倾斜,中央一号文件第24条指出,要推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下乡拓荒成为机遇。经过两年沉淀,农村金融也开始展现出阶段性成果。


农村金融的需求和创业方向,可分为生产消费和理财的两大部分。


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失、土地流转加速,经政策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工业化是必然、应然的发展方向。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早期生产投入,农民有借款的需求,流转过程中则有提高周转率的需求,最后销售环节,则有提高销售效率的需求。这些都是农村金融可以渗透的环节。在生产消费领域,有为农民提供消费分期的什马金融,还有提供生产资料分期服务的翼龙贷、农分期,还有看中土地流转潜力的土流网等。


除了生产消费,还有潜在的理财需求。农民是长期以来被传统金融体系遗忘的群体。农民除了无法获得贷款等金融服务,理财可选择的途径也非常有限,资金只能选择放在银行、农信社,甚至变成赌金和高利贷资金。农村理财的需求需要被挖掘,随着收入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理财需求也会慢慢浮现。农分期曾对农村大户进行调研,发现农村的信息化程度发展速度要比外界想想的更快,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大户的智能手机渗透率达到80%。农村信息鸿沟的缩小,为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渗透提供基础条件。


除了新兴的创业公司,互金巨头也加入到农村金融开荒中。


2016年年末,蚂蚁金服宣布开启“谷雨计划”,即在未来三年,将联合100家龙头企业,为大型种养殖户提供金融服务;与合作伙伴一起,为1000个县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包括支付、信贷、保险等;面向国内“三农”用户,拉动合作伙伴及社会力量提供累计10000亿信贷。


悄然泛红的消费金融市场,还有机遇


在跟投资机构交流时,很多投资经理会提到消费金融领域,这是2016年投资者经常关注的领域,也是2017年会继续关注的领域。


接近5亿的无信用卡人群时消费金融发展初始的成长空间。这部分群体具有基数大、消费信贷需求未被充分满足、可承受实际利率高等特点。


趣分期(现趣店集团)、分期乐(现乐信集团)都是从学生群体开始,获得第一批用户。


蓝领群体也是消费金融企业最初瞄准的群体,由此诞生了即有分期、钱到到、拍分期等企业。


2016年4月,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对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准入逐渐放开,消费金融企业的批设将逐渐常态化,市场逐步开放。


伴随着政策利好,我国居民的短期消费贷款余额近几年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高速增长。截止到2016年10月底,我国当前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约为5万亿元人民币,消费信贷占总贷款比例也在逐年提升。

消费金融在2016年的发展可以总结出三个趋势:首先是消费金融服务与场景的密切结合,而且对场景的渗透逐步深入,第二,是伴随着消费升级,在中大额消费贷领域出现了庞大的市场,这两个趋势结合的结果,就是在医美、教育、旅游、租房、装修、婚庆等客单价相对较高的垂直细分领域,都发展出相应的消费金融提供商。


在家装领域,有易日升金融、土巴兔的装修贷、我爱我家的爱家金融等;


在医美领域,则有新氧分期、米么金服的么么贷、美黛拉的乐百分等产品;


在婚庆领域,则有竞嫁网的结婚贷、分蛋金服、新婚宝等


在旅游领域,则有凯撒旅游的旅游白条、携程、去哪儿拿去花、途牛的首付出发等…


第三个趋势,则是消费金融服务的普遍化以及市场竞争者的多样化,事实上,在创业公司以为发现一片新蓝海时,早有旧玩家(银行系+产业系消金公司)等候,目前获批的消金公司,有银行系的北银消费、中银消费等,另外还有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巨头占尽渠道优势,新玩家入局,将面临短宾相接的流量争夺战。


熊猫资本投资经理李豪达认为,在一片喧嚣中要成为优秀的消费金融企业,必须在四个维度上表现突出:①切入了足够大的细分领域,因为长远来看,大部分消金市场都是薄利市场,难以出现百亿级大企业;②能够建立自身壁垒,抵御消金巨头和互联网巨头的入侵;③能够掌握独特的场景或风控元素,做出最精细的风险定价能力;④能否抵御系统性的还款能力风险。


谁都知道FinTech是大势所趋

只是真正能够颠覆行业的奇点不知何时会来


如果说,前文所谈的保险、消费金融和农村金融等都是可操作的创业赛道,FinTech的应用则显得尚且迷茫。金沙江创投合伙人Jefferson将以“连接”为核心的金融创新称之为金融科技1.0时代,这是一个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连接资金、资产、人群,实现金融领域资源的对接,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服务人群的时代。


在线支付、P2P网贷、金融超市、理财平台、股权众筹等类型,都是金融科技1.0时代的创新形式。


和互联网金融相比,FinTech拥有更大范围技术应用概念,更多的前沿科技,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其他技术,如智能数据分析(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都将是FinTech的应用基础。


Jefferson认为,进入金融科技2.0时代,创新关键词将变为“定价”:在1.0时代开垦的土地上精耕细作,通过先进技术,运用高效的大数据挖掘,对资产进行科学定价,真正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征信与风险管理、智能投顾、金融大数据服务等均在此范畴。


例如在大数据分析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包括个人征信、授信与风控技术,具体而言可以体现为保险定价、征信与反欺诈服务商等,技术应用落地比较成熟的有类似同盾科技的企业;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有智能投顾,这是2016年较为流行的概念,包括招商银行在内,智能投顾产品层出不穷,目前市场上有三类玩家:弥财、蓝海智投等创业公司、宜信、积木盒子等互联网金融公司,最后就是招商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来看,智能投顾仍属于概念性产品,达不到广泛应用的要求;


区块链也是应用于金融领域比较热门的前沿科技,由于区块链技术对现有金融体系底层技术的颠覆性变革倾向,不仅是学界与商界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视,主权国家也纷纷加入到应用研发当中,2015年由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十分看好区块链技术免除第三方安全传递信息的潜力,而这个联盟当中包含了60多个国家的央行成员。2016年年末,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Demo有望在今年春天落地。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探究,目前集中于数字货币、支付与转账以及数据追踪与防伪,未来还有可能股票投资、众筹智能合约等领域加以应用。


 大部分人都判断,FinTech必将变革金融行业,只是奇点尚未到来,创业者、投资机构和国家主体,都协力在推进FinTech的发展。


奇点总会来,只是还需要时间,让技术再飞一会儿。


一点展望


金融本质,是资金与资产的匹配,金融之于社会的使命,是资源高效匹配之后,放大生产所能产生的价值。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变革金融本身,成为“互联网+金融”(又或者有些人更愿意称之为“科技金融”),随着金融作为一种社会基础设施在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创新。

关于版权:P2P观察分享P2P相关的要闻、干货。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或附上报酬。联系方式:13480802588。

P2P观察

聚焦网贷、互金领域

ID:p2pguancha

点击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P2P观察网贷交流群
点击并识别左侧二维码
添加小助手为好友

备注“网贷交流群”
申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