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蓝博士
伴你面对人生各种风雨,回归内心宁静和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鸡西新闻网  ·  即将出分!转存这份2025考研复试全攻略 ·  10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即将出分!转存这份2025考研复试全攻略 ·  10 小时前  
赛先生  ·  为什么人类拥有如此漫长的童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蓝博士

真正厉害的女人,过了35岁都会坚持这三个习惯,这才是真聪明

海蓝博士  · 公众号  ·  · 2024-08-08 12: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居民幸福感调查的结果,指出中年人是幸福感较低的年龄段,并详细描述了中年人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包括工作、家庭、健康等方面的困扰。文章还提到了不同人物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中年危机的普遍性。最后,文章提出了面对中年危机的建议,包括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放下期待、创建良性的亲密关系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中年人幸福感较低

根据调查结果,中年人因为肩负多重责任,常常面临焦虑和压力,导致幸福感较低。

关键观点2: 中年人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中年人需要在工作、家庭、健康等方面找到平衡,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关键观点3: 不同人物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中年危机的普遍性

文章中的人物如雪儿、龙哥和老同学等都经历了中年危机,反映了中年危机的普遍性。

关键观点4: 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文章提出了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放下期待、创建良性的亲密关系等建议,以帮助中年人应对中年危机。


正文














研究人员曾进行过一次“居民幸福感调查”, 其结果显示幸福感相对最低的年龄段是31—45岁,而60岁以上人群幸福感最高。

英国华威大学安德鲁教授的研究同时佐证,人总在少年时代快乐无忧,而当处于人生负担最重的30—40岁,我们会因为焦虑不安、争强好胜而错过幸福。

中年人看到这个新闻,只会苦笑一下:中年人的苦,还用得着调研吗?

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教育、父母健康、自己的工作,还有自己的身体 ……

那件事容易了?

没有哪个中年人能说出“容易”二字。

无望感:“我有未来吗?这样的未来哪里值得期待?”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40岁成了许多人的坎儿,包括雪儿。

就职于普通企业,每一波裁员来袭,雪儿都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能否留下。

新人来势汹汹,不仅学习能力超强,还很愿意留下来加班,经常被领导点名夸奖;而雪儿仿佛是被提点的“差生”,被鼓励要有创造力,要不断学习。

焦虑得不得了的时候,雪儿一心扑在工作上,加班加班加班,但不论身体还是家庭条件均出现了问题, 这种看不到未来的、被卡住的感觉让她非常难受。

也想通过考证往上挪挪,但每当她静下心来读书,孩子必定黏糊过来,吃饭睡觉洗澡换衣无一不喊妈妈。

这种时候,她格外生老公的气:结婚十二年,两个人的交流几乎归零。

他就好像在云养娃,隔段时间就指挥一下孩子“听你妈的话”又或者数落她“怎么教的孩子都不听话”。

老公的工作比天大,心情不好时必然甩脸,而自己的职业前途似乎被忽视,自己的烦恼也应该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尽数消失。

除此之外,雪儿还有点难以开口的心病——她和老公已经一年多没有睡在一起了。

起初的那段时间是加班,后来老公像只仓鼠一样把自己的游戏机、各种衣物一点点搬到客卧,给出的理由是呼噜声太大影响雪儿休息,慢慢竟然形成了“分居事实”。

雪儿也曾试着和老公沟通:“我想和你躺在一起,聊聊天、说说烦恼,好好地抱一抱。”他却不以为意。

雪儿甚至问出:“难道你就没有需求吗?是嫌弃我还是有了别的心思?”老公只是淡淡地回应:“没有需求。”

家里家外的干涸生活,让雪儿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是不是不论工作还是家庭,我都不再有价值?没有人愿意真正试着了解我,没有人理解我的痛苦,而这样的生活将组成我未来的全部。”


压力感:“我是家庭的一堵墙,但谁又是我的墙?”

三年不见,卖房给我的龙哥头发竟白了一半,全无曾经的意气风发。

因为家庭条件一般,他早早地进入社会,从发传单起步,奋斗十几年终于成了当地有名的“房虫子”,手握不少大客户。

房市风生水起那几年,他有了五套房子、两个门市,虽然身上背了大量的贷款,但内心的归属感很强。然后迅速结婚,连生两女,又把父母和弟弟从老家接出来。

那时候,他豪情万丈地想,“我终于能靠自己的能力安顿一家人了。”

谁也想不到热火朝天的市场 ,竟然会冷下去,市场迅速萎缩,他不得不一家一家关掉门店,断臂求生。

高额的贷款压得他喘不过气,经济压力漂白了头发。

但从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前龙哥刻意地“富养”闺女,吃穿都很讲究;

老婆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把使唤保姆当“主业”,一开口就是喜欢什么包、想吃哪家餐厅。

龙哥也向妻子发脾气,说她变成了家里的蛀虫,可是话说完他又后悔。

当初妻子可是自己门店里的金牌销售员,结婚后在他的要求下“暂停”了职业生涯。

而为了让年迈的父母心安,他又不得不尽力隐瞒现在的经济现状,打肿脸充胖子地给他们摆生日宴、送老人家去周边城市度假……

“我时常借口出差,在只有硬纸板的空房子里喝酒。

我最怕家里人用热切的目光看着我,更怕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要让我拿主意。

我是家里的一堵墙,自己去面对狂风巨浪,却不敢问自己累不累?想不想?”


无力感:“辛辛苦苦地维稳,却对抗不了无常世事”

我有个老同学,简直可以当作“规矩人生”的范本。

一路读书读到研究生,考取了某一线城市编制,嫁给条件同样不错的丈夫。

虽然年近四十才得了个女儿,但她总是宽慰自己“孩子有福气,等家里一切顺风顺水了才来”。

突然有一天,她的妈妈在家带孩子时晕倒,小孩又打翻了桌上的水壶手臂烫伤。等到父亲回家发现时,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那段时间她哭都哭不出来,九楼是儿科,住着烫伤的三岁女儿;三楼重症ICU,住着一连下过三次病危通知书的母亲。

作为中间的血脉,她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切肤之痛,白天安抚女儿,晚上整宿整宿坐在走廊长椅上,不看手机也毫无困意。

她在朋友圈里心酸地写道:“第一次体会到了中年危机。”

是啊,明明已经为生活做好了万全准备,却被境遇轻松地碾碎。

尽管工作丢不了,但母亲的后续治疗、女儿的植皮修复,桩桩件件都让她即便长叹一口气都感觉憋闷。

她说:“为什么生活不可以是一张试卷?我只要复习好、拿到高分就可以高枕无忧的那种试卷?”


社会学家曾发表观点: 人们可以将中年看作是一个“履行一整套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的时期”。

我们扮演着“员工”、“父母”、“子女”等多种角色,接受着责任的不断累加,克服一个困难后,还有另一个困难在招手。

也正因如此,在寻找快乐的路上,我们会因被碎石绊倒而发怒、因绕了弯路而懊恼、因达不到既定目标而沮丧。

可也不难发现,伴随着发怒、懊恼、沮丧等相对负面的情绪,我们一直在前进。

也就是说,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

  • 亲爱的,实际情况没有你想的那样糟。

    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

许多时候,我们败给的不是现实,而是自己的假想敌。

在“我不受重视了”“他已经厌烦我了”“我养了个废物孩子”“我辜负了父母期待”的负面假设中,我们不由自主地陷入吸引力法则泥沼。

放下那些担忧,我们所害怕的事情多数不会发生,发生了也没有那么可怕。

人到中年,我们的财富不再是存折上的数字,而是面对生活里的风浪仍能保持客观的判断、保持清醒的自知、找得到取舍的方向。

  • 亲爱的,没有人的人生无比完美。

站在“中年”节点上,每每过沟涉坎儿就会想:“我怎么这么倒霉。”

如果身边的同事、朋友愿意向你袒露内心,你会很容易发现大家都有各自的烦恼,因为身处谷底的我们都在不断攀峰,只是所走的道路和山上的风向各不相同。

向前走,是所有人的破局法门。

欣赏这条不一样的路,也就能更轻松地接纳日子之平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