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量化历史研究
本公众号旨在打造量化历史研究交流平台,推广量化历史研究学术研究方法和前沿成果。现在主要发布《量化历史研究》辑刊、量化历史讲习班、量化历史国际学术年会以及量化历史研究相关学术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SN跨境营销  ·  Pop Mart在泰国开设了新的芭堤雅店 ·  2 天前  
SN跨境营销  ·  Pop Mart在泰国开设了新的芭堤雅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量化历史研究

【量化历史研究】窃取繁荣──斯塔西、工业间谍与东德的经济增长

量化历史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8-29 16:21

正文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175 篇推送

斯塔西情报监听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技可以独立研发,也可以派间谍窃取,两种方法都可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那么,间谍究竟可以发挥多大作用呢?谍报工作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机密,这意味着研究当代的情况几乎不可能。所幸,民主德国(以下简称“东德”)解体后,其谍报机构斯塔西(Stasi)的档案留存下来一部分。Glitz和Meyersson的最新工作论文利用这批档案,回答了前述问题。


冷战结束前,东德与联邦德国(以下简称“西德”)邻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制度。双方之间,间谍战如火如荼。自1968-1989年,按斯塔西现存档案记载,潜伏在西德的间谍共送回189725份科技方面的情报,平均每年8624份。有记载的间谍共有2968位,平均每人送回52.3份,但中位数只有4份。最优秀的一位,代号是FROEBEL,以一己之力,7年间送回了5344份科技情报。

图1 1968-1990年东德间谍送回科技情报的数量

确实有案例说明间谍送回的情报助力了东德的企业。东西两德都有卡尔蔡司公司,尤擅制造光学机械。冷战期间,无论是西德的卡尔蔡司Oberkochen,还是西德的卡尔蔡司Jena,都保持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有学者以此论证东德环境下科研事业也可取得显著成就。但是,Macrakis和Hoffmann的研究指出:卡尔蔡司Jena的“研发”,主要是依靠间谍提供的情报。


整体的情况怎么样呢?在情报送回东德以后,斯塔西工作人员首先会给情报分类归档,并加上关键词。每份情报平均有5.6个关键词,而最多的居然有145个。随后,根据分类结果,情报会分发给国有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有需要的对象。同时,斯塔西还会给每份情报标注上“低价值”“高价值”等标签。间谍可能因此受到嘉奖。

作者的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关键词将情报分类,将每份情报归到对应的产业;其次,计算每个行业收到的情报数量,再除以行业的产出,得到情报数量产出比;再次,估计东西德在每个产业上技术的差距;最后,计算情报数量产出比对技术差距的影响。在后续的稳健性检验中,作者排除了其它许多可能的解释,同时考察了情报价值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情报数量很大——接近20万份,作者采取的分类思路如下:首先,统计词频,算出2000个最高频的关键词。这2000个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占总体的63.8%。接下来,作者手动将这2000个关键词分类到16个行业,包括食物、烟草、化学、采矿和金属制造等。含对应关键词的情报自然被分到对应产业。最后,仅有18.6%的情报未能按这种方法分类。

图2 科技情报在各行业的分布

东德并非通过市场经济配置资源,估算东德经济的总产出是颇为艰巨的任务。幸运的是,经济史学家Heske毕十余年之功,计算了东德的总产出、总投资等数据。作者同时结合了东德统计局数据和西德数据,计算了东西德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这反映了两德技术方面的差距。最后,作者还从统计局收集了东德的专利申请数据,并采用了Feenstra等估计的贸易数据。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情报数量产出比显著地缩小了两德之间的技术差距。平均来说,每百万欧元产值对应的情报数量每上升1.4,三年内东德与西德的技术差距就缩小6.9%。东德的人均产出也有显著地上升。东德内部的研发怎么样呢?作者发现:间谍发来情报数量的上升对东德的专利申请有微弱的负面影响,但系数不显著。因此,谍报人员确实为东德窃来了繁荣。

图3 情报流入与技术差距


作者对这一结果做了许多稳健性检验,比方说去掉情报最多的信息技术产业、按多种方式加权、控制贸易量、控制行业时间趋势等,原结果均保持稳健。非常有意思的一点:作者用机器学习方法,重新按关键字对所有情报分类再回归,结果仍然保持一致。作者随后还尝试了工具变量估计,同时用其它欧洲发达国家的数据做了稳健性检验,这些都没有改变前面的发现。

在进一步的探究中,作者还得到了以下发现:首先,斯塔西对情报价值的划分并不是非常准确。标明“极有价值”的情报确实非常有价值,对缩小技术差距、提振人均产出都很多有帮助。但标明“低价值”的情报同样有用。反而是标明“平均价值”或“有价值”的情报作用不大;其次,技术差距越大的产业,情报对缩小技术差距的作用越明显,体现出明显的赶超效应。

图4 左侧是科技情报对不同技术差异行业的影响,右侧是对不同进口比例行业的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