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整,认房不认贷等政策释放的改善需求,
或许正在重创一度繁荣的国产厨电行业。
2016年前后,国产厨电迎来发展的春天。在政策推动下,全国精装房比例大幅提高。为了抢占精装房市场,各大国产厨电品牌对地产商大打价格战,争相入户。其中,方太和老板两大品牌跑了出来,占据精装房市场近80%的市场份额,有力遏制了进口品牌的在华扩张。
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楼市调整,房子不好卖,地产商在选择厨电时,开始优先考虑使用品牌感更为高档的进口厨电来装潢门面,刺激消费。于是,国产厨电销售人员急了。
“我们以前争价格、反而让所谓的进口品牌显得更高端了,有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感觉。”一位国产厨电销售者不服气地说。
#01
探访一线,进口厨电更受精装房青睐
王可和老公一直有换套房子的想法,生活在房价虽然跌了不少、但总体被认为最抗压的北京,两人认为现在正是入手改善型的低谷期。
位于京城朝青板块(朝阳路-青年路)的两个新开在售楼盘——保利集团的“和光煦境”与三元集团的“玺悦朝阳”,是王可最中意的两个楼盘。这里有北京CBD白领置业理想区域之称,一是地段好,二是有央企和国企的品牌保证,爆雷风险被认为较低。
王可去售楼处时,两个楼盘(期房)其实都已经基本售罄,但还是顺便参了观。
和光煦境的地段和布局都让王可非常满意,但参观114平偏小户型的样板间时,她发现厨电、卫浴的品牌名都被白色的标签贴给遮盖上了。
图
| 厨电品牌名被标签遮盖
王可喜欢做饭,对厨电要求不算差,而且她认为现在厨电越来越家居时尚化,所以很重视性能设计、颜色搭配等。
针对品牌名被遮,销售人员解释,这是因为楼盘仍在建设中,目前尚未确定交房时会使用哪家厨电品牌,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品牌范围。
王可注意到,在样板间门口的精装交付标准表上,抽油烟机和燃气灶的品牌栏写着“西门子、方太”。
见王可似乎对114平的户型无感,销售将她带到170平户型的样板间,装修的豪华程度堪称富贵。这里,家电的品牌不再被标签贴上,厨电品牌的配置明显也更进阶了。
销售用更高亢的语调介绍, “厨房家电用的是博世(德国),卫浴用的唯宝(德国)和高仪(德国)。”
高端是高端,不过,王可却发现灶具使用的是日式三眼灶,这是最近较为流行的燃气灶款式,由于非常节省台面空间,在小户型中十分受欢迎。但灶眼间距较短,有声音指并不适合中国家庭惯用的大炒锅,何况这是170平的大户型,将来要住的肯定不止3个人。王可感觉这种品牌和实际产品的搭配安排,有点瑕疵。
图
| 日式三眼灶
大户型高达8.8万元/平方的售价,最终让王可有所犹豫,扭头走向隔壁售楼处。
在得知王可是从隔壁和光煦境过来的,玺悦朝阳的销售人员态度明显更热情,从沙盘的小区环境一直到样板间的屋内装修,事无巨细地介绍了个遍。
销售直言,为了跟隔壁的保利对打,玺悦朝阳在装修上“诚意会更多”。还不等王可问起,就说“和光煦境大户型才有的进口品牌,我们这里的小户型就有”、“我们的装修标准比他们高”。
王可看到,玺悦朝阳的厨电、卫浴使用的都是高端进口品牌。卫浴用的高仪和唯宝,厨电用的全套西门子(德国),甚至还配了冰箱。
但当王可问到装修标准的金额时,销售人员却打了个马虎眼说:“现在不流行谈具体金额了。”而在以前,楼市销售一般会告知买房者,装修标准多少钱。
等王可再问厨电产品的具体档次时,销售的言语也模糊,“到时候有什么用什么,但质量不会太差的”。
与之相比,在这一点上隔壁的和光煦境销售人员则显得更为“实诚”点,
“这个(厨电产品)批次,开发商肯定要考虑到利润。”
#02
楼市调整,伤了国产厨电的烟火气
现在精装修楼盘似乎更爱用进口厨电这一点,国产厨电的一线销售人员感受最深。
陈阳是某头部国产厨电品牌的工程口销售负责人。不同于零售端,工程渠道端的厨电销售仰赖于楼市的活力。用大白话来讲,工程口厨电卖得好不好,跟楼市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八年前,陈阳刚负责华北某省的工程渠道口销售时,在全装修房与碳中和的政策推动下,精装房市场十分火热。
当时,全国很多地方精装修房的比例一度达到100%,几乎所有的精装房都会配备厨电,因而陈阳工程口的生意,需求量特别大。
为了抢市场,陈阳介绍,不只是他公司的品牌,整个市场的国产厨电品牌战略都趋同:
就是用价格抢占市场,自己做得越大,对方的生存空间就越被挤压。
有行业研究显示,2016年,得益于楼市、厨电智能化等趋势红利,我国厨电正值发展黄金期。当时,整体厨电市场发展增速,已经远远高于国内家电市场,因而有“明星产业”之称。
市场迅速扩大,为了夺取己方市场份额,方太、老板、华帝、美的等厨电品牌不惜成本,开打价格战,竞争的激烈程度好比如今的新能源车市场。
陈阳介绍,自己所在的头部厨电品牌为了抢占市场,将自己的产品折扣率提高到3折、4折。
比如,一款定价3999元的燃气灶,该品牌给开发商的价格能低到1000元出头,定价稍高的抽油烟机,5000元的市场价也能被砍到2000元以内。“没有比我们更低的价格了。”陈阳说。
最后, 一番价格战下来,方太(于1996年诞生于宁波)和老板(于1979年诞生于杭州)这两家头部品牌,几乎占据了国内70-80%的市场份额。虽然因为打价格战,工程口的厨电销售挣不到什么大钱,但国产厨电达到了抢夺市场的战略目标,
它们在开发商心中也留下了“便宜、好用”的印象。
然而,世事难料,昨天还是中国人生财之道的房地产,如今预期变得不再透明。房子越来越难卖,陈阳工程口的厨电销售也大受影响。
这背后的原因,首先是精装房的开发变少了。为了活命,一些开发商开始转头做起了开发成本更低的毛坯房。
据奥维云网数据,
2017-2019年,全国新开精装套数渗透率为100%。
到了2019-2022年,新开精装项目套数从326.18万套降到145.83万套。而2020年,新开毛坯楼盘项目套数,又达到859.26万套,
精装套数渗透率一下子跌到27.5%。
精装房交易量的下滑,连带着工程口厨电的销量开始下跌,看着自己手上华北大区的销售业绩表,陈阳的脸色逐渐难看。
某种程度上,如今的精装房开始变成类似于一个存量市场,要想卖出自家厨电,厨电品牌方就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但精装房的开发商不这么想了,
因为买房的人也变成了存量一方
。
认房不认贷、下调二套房贷利率下限、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城市限购政策放松等,释放了一大批改善需求。为了抓住这群购房者,开发商更要在精装上下功夫。
普通等级的精装已进入不了购房者的眼,“改善”意味着房子等级的跃迁,“要买就要买好的”,这是大多数改善族买房的出发点。
为了刺激消费者的钱包,开发商开始把更多进口厨电品牌引进来,以迎合消费者的购置需求。相反,以前给开发商极大折扣的国产厨电,“沦落”成档次听上去不那么高的品牌。
据行业数据,2022年,2000-4999元/m²区间的装标楼盘依然是主力,份额达68.4%,但从规模同比来看,7000-7999元/m²楼盘装标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53.6%
在节节攀升的装修标准下,开发商为精准抓取到购房者的心理,开始用头部品牌取代二线品牌,进口品牌替换国产品牌,让装修标准至少从肉眼角度,越发显得高大上。
体现到具体品牌博弈上,博世和西门子开始在中、高装标项目中,对国产厨电发起进攻;而国产实力品牌方太、老板,只能向下吞噬美的、华帝等品牌的市场。
陈阳所负责市场有一个数据显示,以前国产几大头部品牌占据了80%的精装修房市场份额,但现在进口品牌反而升至近50%。
“我们行内人士,最知道国产厨电的优势,但经过前几年的价格战,我们有种鹬蚌相争,让进口品牌渔翁得利的感觉。”
陈阳说。
#03
国产厨电的出路
在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下,工程口的国产厨电销售是否就真没了出路?似乎也不尽然。作为销售一线的负责人,陈阳认为,市场的症结在于“观念”。
他表示,不像彩电、冰箱、空调等其他更新频率较高的白色家电,一般消费者家中的厨电平均7、8、10年才更新一次,所以
消费者对厨电的认知更新,是相对缓慢的
。
其它白色家电早就被国潮国货的心智占领,但在厨电这一口,很多消费者容易认为“只买贵的就好,而不是买合适”,这种情况下进口品牌更容易显现“尊贵”,但实际的情况是,国产厨电早就突飞猛进,“合适才是最好。”陈阳说。
在了解什么才是合适之前,可以先来回顾一下中国厨电市场的发展史。
中国厨电的本土主流玩家多诞生于上世纪8、90年代,飞速发展于21世纪中国楼市黄金期,至今经历了成套化、中高端化、智能化等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外资品牌也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中高端市场,随着前些年的消费升级,占领了相当一部分用户的心智。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额规模7081亿元,其中厨卫大家电(烟灶消洗嵌集热净)零售额规模1586亿元。
在这个盘子中,具体到国产和外资品牌的势力占比,则要分门别类来看。
一般而言,厨电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包括
烹饪类目
(抽油烟机、燃气灶、微波炉、蒸烤机、集成灶等)、
净洗类目
(洗碗机、净水机、燃气热水器等)、
储存类目
(冰箱、消毒柜等)。
精装房开发商一般采购比较多的类目,主要包括烹饪类目、以及现在日益流行的净洗类目等。在这些类目中,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各有各的优势或者擅长领域。
国产品牌的优势,被认为主要集中在抽油烟机、燃气灶等领域,这是很多本土品牌的起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