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贺嘉老师
长江商学院CEO班演讲教练,500强高管私教。 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8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昨天  
华夏能源网  ·  谁是2024风电“签单冠军”?金风第一,运达 ... ·  2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德国能源转型:政策调整前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贺嘉老师

不会脱口秀的滴滴总裁,不是好司机

贺嘉老师  · 公众号  ·  · 2019-09-07 20:02

正文


贺嘉老师私人微信号
hejia0756

滴滴开了一个吐槽大会。
请来了相爱相杀的 程序员 ”庞博、思文和王建国,以及专车司机,来吐槽滴滴的问题。

总裁柳青带队产品经理,一起来解答外界的疑惑。
柳青这次亲自上阵,自黑、回应,都是绝不手软的那种。

看到了这期节目的时候,我觉得是挺有意思的。
我自己也是滴滴的重度用户。

平时出差赶飞机的时候,去见朋友的时候,下班回家的时候,都喜欢用滴滴来叫车。
也会遇到让我生气的时候。

比如说,下雨天的晚上,叫个车,告诉我要排队七八十位,即使是快速通道还等了好久;

比如说,明明地图软件上显示十五分钟的路程,滴滴师傅开了有半个小时。
(不过,后来才发现,是我自己弄混目的地了 ……)

怎么评价滴滴这次开的 “七嘴八舌吐滴滴”呢?
作为专业的 CEO演讲教练,我从演讲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滴滴总裁柳青在“吐槽大会”的表现。

01

从分享者的整体状态来看,是非常 真诚 的。

不管是坐在台下听别人吐槽,还是站在台上自己亲自吐槽,都是一个放松打开的状态,没有摆架子的优越感,也没有抵触排斥感。

在网上,柳青自己还开了专门的微博号、抖音号,来和用户们互动,听取用户的吐槽意见。

可以看出来,现在滴滴整体层面还是在努力通过沟通,内部解决存在的问题,沟通侧努力消除外界的误解。

比如说,用户体验不好,司机找不到乘客,乘客打不到车,高峰期排队还要溢价等等。

有些可以通过努力解决,有些目前确实也是解决不了 ……
比如醉酒乘客是否客户以独自乘车?乘客指路走错了,多出的费用应该谁来出?

所以理归理,事归事,不管是对待用户还是观众,真诚都是最重要的。

02

在柳青吐槽的全程,场下有很多处笑声。
从幽默的角度来说,她融入了不少自嘲的梗。

比如说:
“听到一半我就想走了, 如果不是实在打不到车, 我就真走了。

用自嘲来开场,也是她整个发言的一个小亮点。
在演讲中,自嘲是很能够活跃气氛的。

这会让听众觉得,你是一个幽默的人。

林语堂就在《论幽默》中说过: “真正幽默的人,能自嘲。”

你敢于抖露出自己的不那么积极的体验或者经历,也意味着你不那么介意这件事,能够用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现在的问题。

自嘲的背后其实是坦诚和勇气,是开放沟通的心态 ...

03

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柳青也用了比较丰富的 肢体语言
比如说,她说话的时候,左手和右手基本上都会有一些辅助性的动作。

在讲到拼车的这一段中,
“一辆车可以送三波人。”
柳青就用手势强化了 “1”和“3”的数字变化关系。

“效率上去了,价格下来了。”

柳青也用手势给出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曲线变化。
整体的肢体语言都是很自然的。

给观众的感觉就是非常地放松,能够拉近和听众的距离。
通过适当的肢体动作,还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避免听众走神。

04

在口头表达这一块,我觉得她的整个演讲,都是很接地气的。
没有提出比较难理解的专业名词。

还用了一些 比喻 ,来辅助解释大家的问题。

就比如说,在讲到 “为什么打车难”的时候,她是用做饭的比喻来解释需求和供应关系的:

“比如建国有一升的饭量,但是只有二两米。”

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所以打车难。


05
在演讲中,柳青还制造了一些 反差

比如说,在调侃小问题的时候,都是很放松的,自黑起来,毫不手软。

但是,在讲到安全的部分时,柳青就很严肃地说:

“关于安全,我们不开玩笑”。

这种表现也会让人产生信任感,让听众和用户觉得,你们确实真正的在意安全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