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涨疯了,中国平安也买疯了。
我们看中国平安最近两个月的交易:
中国平安最近一年在港股市场增持了多家银行股,具体包括:
工商银行H股:2024年12月31日,平安人寿通过平安资管增持工商银行H股至15%的持股比例,触发举牌。2025年2月3日,中国平安再次增持工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攀升至
17.03%。
建设银行H股:2024年12月18日,中国平安增持建设银行H股至5%的持股比例,触发举牌。
邮储银行H股:2025年1月8日,平安人寿通过平安资管增持邮储银行H股至5%的持股比例,触发举牌。2025年2月6日,中国平安再次增持邮储银行H股至6.07%的持股比例。2月7日,再度增持2481.8万股,持仓比例为6.09%
招商银行H股:2025年1月10日,中国平安及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至5.01%的持股比例,触发举牌。
农业银行H股:2025年2月6日,中国平安增持农业银行H股至6.07%的持股比例。
去年12月18日至今年2月7日,平安集团通过旗下平安人寿、平安财险等平台持续增持工行、农行、建行、邮储、招行H股,合计耗资近百亿港元,最新持仓市值超1800亿港元。
随着中国平安一路增持,银行股也在不断走高,涨幅惊人。
如果从2022年低点算起来,银行股绝对是大牛股。
工商银行,股价从3.26涨到6.97元,股价涨114%,历史新高。
建设银行,股价从4.19涨到8.77元,股价涨109%,历史新高。
中国银行,股价从2.14涨到5.42元,股价涨153%,历史新高。
最猛的还是香港的汇丰银行,如果从2020年9月份的21.45港币计算,现在股价85.20元,涨了将近4倍,中国平安已经赚麻了。
根据2025年1月18日的消息,汇丰2024年每股分红4.4港元,中国平安当年的分红收益约为72.82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5年2月,中国平安持有汇丰控股16.55亿股,根据历史数据反推,中国平安的持有成本大概是39港币,这笔投资累计盈利761.3亿港币。
当然,如果按历史成本计算的话,汇丰对于中国平安来说,股息率是17%,你是平安你会卖吗?
考虑到平安持有天量的长期国债,以及持有的长江电力、汇丰控股及一大堆银行股,我觉得2024年净利润做到1600亿到2000亿之间问题不大,最差也得有1400亿吧。
(备注:中国平安部分投资图,来源于我们中国平安微信群群友提供)
但是它到现在竟然连业绩预告都不发,是不是很气人?
1、我昨天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
题目叫做《2024年,中国科技爆发元年》,我强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看看我的逻辑。
恒生科技指数涨近4%!突破去年10月8日5451.53的阶段高点,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年内已涨超21%。
我小账户盈利14.12%,算上今天的涨幅,盈利超过19%了,也就是短短半个月,今天把小账户清仓了,目前仓位80%。
半个月赚了小70万,实在是心虚,稍微卖一点。现在仓位也不低,涨了我不亏,跌了我再加
腾出来的钱准备买白酒,这白酒也起飞了,我咋办啊。
现在港股的逻辑就是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流动性改善,戴维斯双击,还没有考虑到企业基本面的改善,那就是三击了,慢慢涨,我慢慢卖,敢跌我就买回来。
2、美国1月份预算赤字为1286.4亿美元,上年同期预算赤字219亿美元。
其中由于美联储近年来的加息政策,美国债务利息成本大幅上升。1月份利息支出达到3220亿美元,占总支出的16%,成为赤字扩大的重要因。2025财年前四个月的累计利息成本已达39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美国现在的难处是想用关税限制中国发展,但是如果不用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通胀压不下去,通胀压不下去,美联储就不降息,美联储不降息,那就完蛋了:
国债的利息压力巨大,财政入不敷出,国内经济在高利率环境下运行,经济衰退概率极大,强势美元导致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制造业回流成白日梦。
事情怎么发展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美元这么高的利率是一定持续不下去的,必然找个理由去降息。
3、2月13日,蔡崇信确认阿里与苹果合作,
2月13日,奥特曼:每天都担心被超越,将与DeepSeek领导层会面。
2月13日,哪吒2票房已经突破98亿,全球影视榜排名第18名,是唯一一部非好莱坞大片,是唯一一部东方世界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