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
自豆瓣小组“我发现个规律”
由豆瓣用户
@想吃肉骨茶
授权发布
原文标题:做事成功的顶级心法——规律出摊胜过疯狂努力
通过回顾自身经历、和周围做事优秀的朋友们的人生,我渐渐发现的一个奥秘:
很多人总会陷入误区,觉得别人的成功一定是得益于对方的“努力”。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但理解的逻辑是有些出入的。
有个卖包子的老板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一周七天,她每天都来摆摊,她卖的包子就是比只周末来摆摊一两天的人卖得更好,回头客就是更多。
首先,因为她每天都在包包子,她的包子质量更稳定,更好吃;其次,她每天来,遇到大客户(一次买几十个上百个)的概率比偶尔来一次的会更高;最后,她的客户会帮她一传十十传百,因为她一直在,别人推荐或者打广告的转化率也会更高。
这个逻辑放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一样的,每天锻炼20-30分钟,远远胜过十天半个月的拼命练俩小时;学英语,早上起来15分钟速读或速记,持续半年,效果一定好于偶尔狂背一天两天……
我有朋友写小说,就是每天早上写45-60分钟,几年过去了,每年都能写2-4本40w字以上的长篇小说。问她觉得累不累,她说习惯了,每天不写还怪怪的。
系统胜过强度,习惯胜过自律。
一旦养成习惯,就不需要耗费精力去逼着自己“自律”,让大脑不断强调“努力”的过程是非常累的,你养成了习惯,就略过了这个过程,不知不觉就做了。
规律出摊还有个好处——很多人都会追求完美,做都没做就想东想西,导致最后啥也没坚持下来,大脑还会拼命反馈:好累好辛苦……我去年减肥减脂的时候关注了一个健身视频的博主,她说了一句话让我铭记终生——“单靠自律是无法做到减肥成功的,自律只是这件事伴随而来的结果,并非原因。”
人不是神,人有欲望。自律是在和欲望做抗争,被压抑的欲望总会到一个临界值,最终彻底崩坏。我们要做的不是妄图去“抑制”“战胜”欲望,而是接纳它,让自己的欲望从内而外被引导、被控制。
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无论是引导欲望,还是培养系统性的习惯,这都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反反复复的训练、反反复复的量变才会开始渐渐建立一种“下意识”的潜在本能。
人有先天本能,也有后天培养的本能,我们的大脑非常强大,它可以对所有己身行为产生无数的“下意识反馈”——这种反馈是练出来的,不是某天突然就诞生的。如果没有规律出摊,大脑的相应区域就没有机会获得建立行为-逻辑链接的锻炼,也就没有办法去培养所谓的“习惯”。
你要给自己时间,给大脑一点时间,让它在这段时间里去适应、去绑定,规律的出摊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哪怕一开始每天出摊都没做得很好,也不是很要紧,你先做,过一个月再回头看,你会发现这条规律有用。
谢谢楼主,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自己练字的过程,就是每天都练一两个字,不间断。没有什么神奇的方法,最后自己练成了,我们班有很多人一天练40 50个字,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就不练了,有些人兴趣来了,猛练几天几晚,最后挫折感来得太快,把自己搞“伤”了,从而得出结论自己没有写好字的天赋。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我爸就教我每天专门的时间做专门的事,比如睡前半小时背英语,早上起来半小时背语文这样。这种长时间积累起来的知识是非常牢固的,确实比临时抱佛脚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