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私募基金经理,雪球ID:我是表好胚!
喜欢的话转发是最大支持!
本周有部分绩优个股开始突破VCP,但是指数依然在震荡修复技术面,并且最后几天成交量大幅萎缩,证明市场在选择方向。
基本面上先看贸易战,贸易战所有人都知道是长期问题,18年的中国早已经不是08年那个中国,中美关系不仅仅是中国加工生产美国消费那么直接单纯,如果仅是那样,美国只要换代工商就可以,大不了就是一次性提升成本,但是实际上中国还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费国!很多人认为中美会逐步脱钩,但是实际上中美永远无法脱钩,除非决定战争。我们可以回想一下08年为什么经济挂了,因为当时代表全世界最大的需求端美国需求下滑,11年为什么又出问题,因为全世界第二大需求端欧盟需求下滑,也就是说如果现在美国执意跟中国脱钩,那问题肯定比11年严重,甚至比08年还严重,因为脱钩的伤害绝非单方面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禁止苹果的产品,固然中国会很痛苦,但是美国一样不好过。有人说老大为了阻止老二崛起会做出一切可以做的事情,那么请问,如果老二要崛起,老大要付出的代价是砍掉自己四肢才能阻止,你会砍得下手吗?而且老大付出这个代价的结果未必是老大继续保持地位,有可能是老三崛起!中美扯皮,中国让利给美国对美国是好事,但是执意闹下去其实就是便宜了第三方,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大豆,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关税的结果是美国大豆跌价,中国大豆进口价格上涨,但是其他什么都没变,为什么呢,因为一定有第三方的国家去买美国大豆然后转口贸易到中国,因为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消费国,而美国是中国大豆的最大供应商,谁都不能没有谁,无论怎么互相制裁最后也就只能便宜第三方赚转口贸易的钱,但是不可能断绝往来,因为彼此都没有第三者可以替代!同理很多行业都是这样,所以担心美国要一棍子打死中国的,你倒不如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想想哪儿可以躲避核弹更实在!
然后我们看国内的宏观环境,现在的情况类似12年,很多人说比12年更差,因为杠杆更高了,要我说这得两说,一方面比12年更差的是杠杆更高了,而且某些方面的变化方向更不乐观了,导致长期增长潜力更加悲观,改革留给我们的时间更少了,但是另外一方面库存情况比12年好多了,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其实下行速度也会比12年更短,如果说11年开始的下行是一路向下,快速,漫长而持续,现在倒不如认为已经在底部,会长期在底部,反而下行的斜率没那么大了。
其实这也不是中国的问题,这是全世界的问题。大家都以为中国才有杠杆率这问题,但是我们看全世界的经济,2000年美国泡沫破了之后也是靠加杠杆才打出一轮新的增长,之后次贷这个杠杆破裂,09年以后涨起来的是纳斯达克,说白了经济增长就2个方式,要么加杠杆,要么技术革命,而现在短期看不到新的技术革命的情况下,就看谁还能加杠杆,只要不能加杠杆,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还是日本,还是中国,传统行业都得往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纳斯达克见顶以后不管美股怎么折腾,出各种利好最终还是跌!要涨起来?要么纳斯达克跌到足够便宜(FANGMA虽然大多数都低于预期,但是好歹还是增长的),要么重新开始对传统行业加杠杆。中国也是一样,今天的问题并非是今天才发生的,12年大家就意识到了,其实10-15都是结构性的行情,只不过14年下半年中国的无风险利率从10%以上一路下降到现在4%左右,导致了一波系统性行情。很多人会说现在比12年更差,因为12年杠杆还低,还有移动互联网红利,其实中国现在杠杆也还没到极限,你如何确定未来一定不会再加一轮杠杆呢?而且11年前可没有移动互联网红利,但是依然诞生了很多大牛股,只不过那些行业更小,比如监控行业的海康大华,工装行业的金螳螂,生长激素的长春高新等。只不过现在的朝阳行业又变了而已,依然不是像移动互联网那样的大行业,可能是一些很小很细分的行业。
总结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且在不断恶化,并且主要是内因,但是这是一个长期变化,不能因为14年放了一次水就以为中国之前很健康,现在才恶化,所以我们当下的情况等于又回到了当年那样没有系统性机会,但是有结构性机会的时代,只不过比当年更差了,结构性机会可能更少了而已。
从上面这个总结其实很容易看出,在政府再次大幅放水之前,全世界可能都没有系统性机会,但是A股在大幅下跌之后确实跌出了一些结构性机会,回想下10-12年大家赚的不就是基本面稳定,大家情绪波动的钱以及估值切换的钱么?
现在从估值上看景气行业的成长股基本上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间中枢,所以结论是这里是值得乐观一些的,虽然短期指数在等待方向选择,但是无论指数向上和向下,我都不认为指数会有很大空间,无论短期指数向上还是向下,我都觉得景气行业的个股基本上已经在估值底部。
PS:受到IOS版微信关闭赞赏功能影响,苹果用户可以扫描下图任一二维码随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