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君安评1月CPI数据:通胀上升 有利于周期性行业
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2.5%,PPI同比上涨6.9%。
对此,国泰君安(19.290, 0.08, 0.42%)宏观点评1月物价数据称,通胀上升,有利于周期性行业。当前中国需求不弱,下行压力或最早在二季度显现,但尚待时间去证实。在当下,投资者应关注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和西部崛起给周期行业的投资机会。维持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判断。预计2月PPI和CPI一升一降。
国金证券(13.540, 0.19, 1.42%)评CPI数据:通胀中枢上移趋势无变化 货币政策将更加中性
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2.5%,PPI同比上涨6.9%。对此,国金证券分析师徐阳认为,通胀中枢上移趋势短期内没有变化。整体看,CPI同比维持在相对高位,但预计其将在2月后回落,并延续相对低位运行的态势,因为需求依然平稳,消费品的涨价动能仍然不足。另外,2月份由于“春节错月”和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翘尾影响将明显回落。而PPI同比继续加速向上,并且受资源体系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同比高位将贯穿2017年全年。
PPI与CPI剪刀差继续扩大。一方面积极地支撑企业盈利;另一方面,潜在通胀压力继续制约货币政策空间,货币政策将从中性偏宽松继续转向更加中性。但徐阳认为,全面的收紧尚未到来。
邓海清评1月CPI数据:市场利率可能缓慢上调 健康牛值得期待
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中国1月CPI同比2.5%,预期2.4%,前值2.1%;1月PPI同比6.9%,创逾五年新高,高于预期的6.5%以及前值的5.5%。对此,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博士点评认为,CPI超市场预期,主要因为非食品价格远超市场预期。而PPI回升有助于企业盈利改善,有助于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为补库存周期开启提供条件。对资本市场而言,基于长周期企业盈利改善的股市“健康牛”值得期待。下面是邓海清点评内容:
1、CPI超市场预期,主要因为非食品价格远超市场预期。1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为0.7%,创2001年有数据以来最高值。市场预测非食品价格普遍采用历史同月均值法,即将最近数年相同月份的非食品价格环比平均作为非食品价格预测值,最近三年均值为0.2%,仅非食品价格一项就导致CPI环比和同比超预期0.3%。非食品价格环比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历史均值,主要与原油价格上涨有关;此外1月份服务价格环比创有数据以来最高,是导致1月非食品价格远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2、PPI继续创2011年10月以来最高值,主要与原油价格回升、去年低基数、黑色系价格反弹有关。2月PPI将进一步回升,大概率突破7%,之后将由于高基数原因逐步回落。PPI回升有助于企业盈利改善,有助于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为补库存周期开启提供条件。
3、根据1月份CPI数据,按照历史均值预测,2017年CPI中枢大约为2%,其中1月份为全年最高点,2-3月为全年低点,预计在1.6%左右,之后将上行,5月份之后将大体稳定在2%附近。由于2016年CPI均值为2%,从目前来看2017年CPI大概率与2016年基本持平,因此CPI并不能为预测央行货币政策提供更多的信息。
4、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由于目前看2017年的CPI并不具备显著高于或低于2016年的条件,因此央行货币政策可能更取决于“防风险”和“稳增长”,其中防风险的权重可能更大。我们认为,由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的利率过低,目前处于对低利率的修复过程,以防范金融系统风险,未来货币市场利率可能持续缓慢上调。
5、对于债券市场,我们维持震荡市的判断。一方面货币政策收紧、监管趋严、去杠杆是大势所趋,基本面因素也利空债市,但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收益率水平已经隐含了多次货币市场加息,债券市场收益率与央行逆回购利率差值达到历史较高水平,综合来看债券市场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