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荣行机械
及时发布公告点评,新闻点评以及最新研究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早阅】始终将你的估算值乘以π ·  23 小时前  
前端早读课  ·  【第3455期】快手主站前端工程化探索:Gu ... ·  昨天  
歸藏的AI工具箱  ·  终于有给设计师用的 Cursor 了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终于有给设计师用的 Cursor 了 ·  2 天前  
前端早读课  ·  【第3454期】如何用语音学习编程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荣行机械

【招商机械·2020年三季报分析】经济双循环景气向上 坚定加仓机械龙头

荣行机械  · 公众号  ·  · 2020-11-03 08:54

正文

本篇报告为定期财务数据分析报告,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分析,客观反映行业和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资产周转状况,虽然不具前瞻性,但却是我们分析和预测的基础。科创板开设以来机械行业有较多新增上市公司,为最大范围覆盖机械行业,我们共选择了326家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分18个子行业为样本,虽然仍属于不完全统计,但基本代表上市公司所处细分行业特征。

点评

20 3Q 机械行业上市公司经济效益


1 )收入 10734.6 亿元同比上升 9.98% 20Q1-Q3 营收增速分别为 -7.58% 16.80% 20.63% 13/18 的细分行业已实现收入正增长, 考虑权重和增速,主要贡献的子行业为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行业收入 3081.25 亿元,同比增长 28.23% 。收入增速前四子行业为光伏设备( +74% )、 3C 设备( +29.3% )、锂电设备( +26.74% )、叉车 / 物流自动化( 20% )。


2 )净利润 797.8 亿元,同比增长 19.57% 细分领域共有 9 个行业净利润率提升 20Q1 Q2 Q3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8.73% 30.73% 45.29% 明显加速。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为机床工具与自动化( 189 亿, +1759% )、机械基础件与零部件( 429 亿, +61% )、船舶港口机械( 1556 亿, +55% )、 3C 设备( 65 亿, +54% )和光伏设备( 76 亿, +52% )。


2020Q3 单季行业收入 3966 亿元同比增加 21% ;净利润 291 亿元同比增长 45% ,行业业绩持续改善,单季度收入增速环比 Q2 继续加快,净利润改善幅度优于收入增长。 单季收入及净利润中仅智能装备未能实现增长,其他行业均有不同增长的正增长, 14/18 个行业均充分体现净利弹性。净利润增长最快的板块分别为船舶、港口机械( 15 亿、 +730% )、机床工具与自动化( 4.5 亿, +160% )、机械基础件与零部件( 17 亿, +119% )、光伏设备( 5.2 亿、 +118% )、 3C 设备( 4.65 亿、 +59% )、工程机械( 91 亿、 +55% )。

20 3Q 毛利率下降,但净利率提升。 Q3 行业 整体毛利率 21.9% 减少 0.36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减少 0.28 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为 7.3% 提升 0.49 个百分点。 Q3 单季毛利率 22.1% 同比下降 0.6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 0 .06 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 7.3% 同比上升 1.6 个百分点。


在机械行业 20H1 财报分析中我们已经提出,机械行业二季度开始的需求反弹,本质原因在于全面复工复产后制造业步入景气度向上通道,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经济内循环的促进,国内基建投资和消费需求大力拉动,从数据上来看则是 3 月以来制造业 PMI 持续保持了 7 个月的扩张;同时三季度海外疫情防控有明显好转贸易开始恢复, 7 月开始全球制造 PMI 超过荣枯线并环比加速,其中亚洲和欧洲表现最好。


投资策略:经济双循环刺激,建议加大机械配置。据我们草根调研,机械各细分子领域的企业目前均处于排产紧张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的生产节奏,大部分企业已排产至年底,部分供需矛盾较大的企业已排产到 21 1 季度,从微观情况来看,本次疫情突显了中国制造业高效的恢复生产组织能力,随着扩大内需及出口恢复,逆周期政策和资金陆续到位,拉动投资和制造业资本开支回升,未来制造业 PMI 指数有望保持扩张区间,机械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机械行业未来一年业绩都将持续向上, 2021 年度推荐八大金股,中集集团、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杰克股份、杭氧股份、迈为股份、中密控股、先导智能、杭叉集团。


风险提示:经济过热原材料价格上涨、贸易摩擦恶化、疫情反复不确定、竞争加剧。



样本选择说明:科创板开设以来机械行业有较多新增上市公司,为最大范围覆盖机械行业,我们共选择了 326 家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分 18 个子行业为样本,虽然仍属于不完全统计,但基本代表上市公司所处细分行业特征。



一、经济内循环+海外需求开始复苏 三季度机械行业盈收加速度


1、前三季度收入实现近 10% 正增长


招商机械覆盖 18 个细分行业 326 家上市公司, 2020 年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 10734.6 亿元,销售收入同比上升 9.98% 回顾 20Q1 20Q2 20 3Q 单季收入同比变化分别为: -7.58% 16.80% 20.63%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均下,但复工复产以来中国制造业克服困难全面推进快速组织灵活生产,收入逐季度恢复,收入增速环比加快。


前三季度的总收入增幅分行业来看, 13/18 的细分行业已实现收入正增长 分别是重型机械、机床工具与自动化、船舶港口机械、工程机械、机械基础件零部件、专用设备、电梯、检测服务、光伏设备、锂电设备、叉车 / 物流自动化设备、智能表具、 3C 设备;仅剩轻工机械、制冷通风设备、轨交设备、能源装备、智能装备 5 个细分领域总收入仍下滑。


前三季度收入实现正增长的行业中,对行业影响较大的前五大的细分板块为:


1、 考虑增速和权重,对行业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工程机械板块( 3081.25 亿元, +28.23% )。


正如 我们一直强调的,工程机械的需求增长中长期支撑为环境保护力度加  强、产品迭代设备更新需求增长及自动化升级人工替代效应,叠加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今年自然水灾频繁引起的水利工程项目增加,今年1-9 月挖机累计销量 23.65 万台,同比增长 31.98% 超出市场预期,销量已经超过 2019 年全年。而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公司业绩持续创历史新高一再上调盈利预测,说明这仍是一个成长行业 ,这一轮行业复苏以来( 2016 年下半年开始),工程机械行业和宏观指标的相关性已经弱化了,主要是行业内生增长因素 + 龙头公司竞争力提升 虽然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以及部分产品比如小挖等竞争加剧,但是三一、中联、恒立几家龙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率环比、同比均增长,体现了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规模效应、智能制造和风控能力,优势继续向头部公司集中,三季度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从主要龙头公司来看,


1 )三一重工 20 3Q 收入 734.24 亿元,同比增长 25.10% ;归母净利润 124.50 亿元,同比增长 35.93% 。虽然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 30.3% ,同比下降 2.24 个百分点,但是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体现出规模效应及龙头公司的地位和风范。由 于疫情影响对经销商和客户进行了让利,因此毛利率有所下降,但公司在疫情爆发后对核心零部件加快进口替代降低成本,体现出了龙头公司在供应链和销售网络的龙头地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0 亿,同比增长 33% 。货币资金 122.2 亿,交易性金融资产 156.6 亿,两项合计同比增长 44%


2 )中联重科 20 3Q 营收 452.44 亿元,同比增长 42.48% ,归母净利润 56.86 亿元,同比增长 63.41% 。综合毛利率为 28.51% ,同比降低 1.31 个百分点;净利率达 12.68% ,同比提升 1.78 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率 1.65 提升 0.35 ,存货周转率 1.3 提升 0.31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 40.17 亿。


3 )徐工机械 20 3Q 营收 512.87 亿元,同比增长 18.61% ,归母净利润 24.34 亿元,同比下降 19.40% 。毛利率 18.4% 净利率 4.77%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 7 亿,存货 124 亿同比增长 37% ,合同负债 24.23 亿增长 24.9%


4 )恒立液压 20 3Q 营收 53.23 亿元,同比增长 38.86% ,归母净利润 14.72 亿元,同比增长 60.50% 。前三季度毛利率 42.25% ,同比提升 5.7 个百分点,环比提升 0.4 个百分点,尽管挖机主机企业竞争激烈油缸价格有所下降,但得益于规模效应及公司降成本措施,毛利率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泵阀等新产品大幅增长也有助于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净利率 27.72% ,同比提升 3.76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0.88 个百分点,净利率提升幅度不及毛利率一方面由于销售、管理费用率有所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受汇兑影响,前三季度汇兑损失 5308 万,去年同期汇兑收益 7029 万。


5 )浙江鼎力前三季度收入 24.73 亿元,同比增长 71.16% ,归母净利润 6.20 亿,同比增长 39.82% 。前三季度毛利率 37.10% ,同比下降 3.75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大客户占比提升以及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单三季度汇兑损失较大;折旧摊销:新厂房 8 月底投入使用,折旧摊销会有一些费用影响对净利略有拖累。


2、 光伏设备行业( 76.20 亿元, +73.90% )收入增幅排名第一。 该行业增幅较快的前三名是:上机数控( +317.44% )、捷佳伟创( +70.94% )、奥特维( +64.99% )。


1 )上机数控营业收入为 19.47 亿元,同比增长 317.44% ,归母净利润 3.43 亿元,同比增长 125.56% 。单晶硅业务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公司在包头投资 5GW 单晶硅,项目稳步推进。


2 )捷佳伟创 20 3Q 实现营业收入 30.84 亿元,归母净利润 4.51 亿元,同比增长 32.18% 。除去疫情影响,公司近一年订单验收呈加速趋势。毛利率在偏低位置,期间费用处于平均水平,研发费用保持较快增长。,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达到 32.56 亿元,同比增长 0.30% ,合同负债 32.95 亿元,同比增长 78.88% ,在手订单充足。


3 )奥特维 20 3Q 实现营业收入 6.53 亿元,同比增长 64.99% ,归母净利润 0.69 亿元,同比增长 665.65% 。存货 12 亿元、预收款 7 亿。营收大幅增长下,刚性成本相对摊薄,业绩增长略超预期。四费率合计 21.5% ,较去年同期下降 4.9 个百分点。主要改善在于研发费用 -2.1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 -2 个百分点、销售费用 -0.8 个百分点,订单、营收大幅增长下,人均产出增加、相对刚性费用下降较快,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3、 收入增幅第二的是 3C 设备行业, 20 3Q 实现营业收入 64.56 亿元,同比增长 29.29% 该板块增长较快的前三名是:智云股份( +221.80% )、劲拓股份( +74.59% )、天准科技( +46.57% )。


1 )智云股份 20 3Q 营业收入 7.31 亿元,增长 221.80% ,归母净利润 0.42 亿元,增长 146.23% 。主要系收购深圳市九天中创自动化设备 81% 股权,于 2020 6 29 日并表,九天中创为专业从事 LCM Liquid Crystal Module ,液晶显示模组,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 PCB 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及 OLED 模组全套自动化组装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承诺 20-22 累计利润不低于 3200 /8200 /1.4 亿。


2 )劲拓股份 20 3Q 营业收入 6.62 亿元,增长 74.59% ,归母净利润 1.11 亿元,同比增长 503.32% 。国内经济率先恢复,同时贸易摩擦、疫情隔离使得全球产业链本地化,海外供应商生产恢复缓慢提供了进口替代契机,劲拓所有产品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光电模组专用设备,中报就实现 1.44 亿增长 6.8 倍。


3 )天准科技 20 3Q 营业收入 4.32 亿元,增长 46.57% ,归母净利润 0.18 亿元,增长 15.34% 。随着 3C 自动化设备进入集中确认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中报存货 5.17 亿元同比增加 81.4% ,其中发出商品为 2.13 亿元三季度逐渐确认,截止 3 季度存货 5.8 亿同比增长 92% ,合同负债 1.7 亿同比增长 71% ,公司主要为非标自动化设备生产以订单为导向,在手订单饱满。


4、 收入增幅第三的是锂电设备, 20 3Q 实现营业收入 81.84 亿元,同比增长 26.74% 反映下游电池企业客户设备采购相继落地,设备端进入景气度上行通道。


1 )先导智能 20 3Q 收入 41.5 亿元,同比增长 29% ;归母净利润 6.4 亿元,同比增长 0.7% 。锂电板块毛利率平稳,低毛利的光伏板块营收迅速增长导致的结构性毛利率下降,但公司加强费用管控,盈利能力修复,净利率同比提升 0.1 个百分点至 18% 。合同负债(预收账款)达 15 亿元,较去年底增加 7.1 亿元,较中报增加 4.1 亿元。


2 )赢合科技 20 3Q 收入 17.5 亿元,同比增长 26.7% ;实现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同比增长 17.39% 。综合毛利率 35.8% ,同比下降 4.8% ,前三季度与宁德时代、比亚迪、 LG 化学、盟固利、 ATL 、冠宇、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国内外一流企业签订锂电设备订单,新签锂电订单合计超过 30 亿元。


5、 收入增幅第四的是叉车 / 物流自动化设备, 20 3Q 实现营业收入 229 亿元,同比增长 19.87%


1 )诺力股份前 3Q 收入 29 亿同比增长 40% ,归母净利 1.98 亿同比增长 5.52% ,主要是 SAVOYE 并表收入贡献较多。


2 )杭叉集团前三季度收入 82.1 亿,同比增长 21.61% ,归母净利润 6.27 亿,同比增长 31% 。今年 1-9 月行业销售叉车 10.9 万台,同比增长 24% ,行业龙头合力、杭叉加大销售力度,通过对部分产品促销快速提升市占率,行业增量中的 8.5 万台为合力和杭叉贡献,占增量的 78% 1-9 月合力和杭叉的销量增速分别是 39% 38% ,远高于行业,两家的集中度较过去提高近 10 个百分点。杭叉净利率 7.63% 同比提升 0.55 个百分点,中策投资收益助力净利润加速增长。


3 )安徽合力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90.7 亿,同比增长 21.20% ,归母净利润 5.89 亿,同比增长 21.55% 。行业景气度从 3 月开始迅速回暖,销量增速逐季提升,行业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 23% ,预计合力销量增长接近 40% ,市占率较过去有明显提高。行业已有中小企业退出市场,格局较过去在显著改善。


其他实现增长的细分行业还有机械基础件零部件( 428.77 亿元、 14.98% )、重型机械( 707.26 亿元、 13.30% )、船舶港口机械( 1555.92 亿元、 12.57% )、机床工具与自动化( 188.61 亿元、 9.95% )、检测服务( 58.12 亿元、 8.61% )、智能表具( 24.45 亿元、 6.28% )、专用设备( 404 亿, +6.19% )、电梯( 294.34 亿元、 5.74% )。


其余行业收入均有所下滑:( 1 )能源装备同比下滑 2.52% ,主要由于低油价影响,三桶油资本开支大幅缩减所致;( 2 )轨交设备同比下滑 4.97% ,主要系疫情影响大幅影响铁路及城轨交通出行量,同时上半年施工进度拖后,设备需求推迟;( 3 )制冷、通风设备下滑 5.04% ,( 4 )轻工机械下滑 5.71% ,主要由于近年来受总体经济形势影响,轻工行业投资放缓,同时轻工业是重要出口行业,也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恢复程度较其他细分领域慢。( 5 )智能装备下滑 9%


2 、前三季度行业净利润增长接近 20%


2020 3Q 机械行业实现净利润 797.8 亿元,同比增长 19.57% ,增速明显领先于收入 9.98% 体现机械行业的规模效应,细分领域共有 9 个行业净利润率提升, 20Q1 Q2 Q3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8.73% 30.73% 45.29% 明显加速。 工程机械、机械基础件、专用设备、电梯、智能装备、机床工具与自动化等细分行业净利润增长,其余子行业下跌。净利润增幅前五名为:机床工具与自动化、机械基础件与零部件、智能装备、工程机械和专用设备。


净利润增长最快的几个行业为: 机床工具与自动化( 188.61 亿, +175.07% )、机械基础件与零部件( 428.77 亿, +61.03% )、船舶港口机械( 1555.92 亿, +55.19% )、 3C 设备( 64.56 亿, +53.85% )和光伏设备( 76.20 亿, +52.09% )。


1 )对行业利润贡献最大的为工程机械板块 ,实现 291.8 亿净利润同比增长 39.5% ,增速明显超过了营收增速 28.23% ,主要是规模效应体现,工程机械行业的周期属性在弱化,价值属性突显,销售正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仍将持续。虽然年初疫情影响行业销售明显下降,行业竞争有所加剧毛利率略微下降,但是受益于期间费用率下降,净利润仍是超预期,各项财务指标仍是持续改善,运营活动现金流均超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占收入比重下降。


2 )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一的是机床工具与自动化 ,净利润 10.26 亿同比增长 1.75 倍,机床行业利润较薄,因而净利润增速常波动较大,影响行业大幅增长是沈阳机床, 19Q3 亏损 25.8 亿, 20Q3 亏损额缩小为 5.48 万,同比增加绝对额 20 亿影响,剔除沈阳机床刚净利润同比下降。


3 )净利增长排名第二的机械基础件, 主要包括日月股份、昌红科技、星徽精密等。日月股份得益于海外市场和海上风电的“两海战略”,实现对全球主要风机制造厂商批量配套,风电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 20 3Q 营业收入 37.34 亿元,增长 52.93% ,营业成本增加 42.64% ,产品毛利率持续改善,净利润 7.02 亿元,增加 103.62% 。昌红科技受益于疫情需求,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口罩(疫情期间新增产品)、核酸检测试剂盒等产品营收增幅较大,预计增加营收额超过 2 亿元。 20 3Q 实现营收 8.06 亿元,同比增长 55.16%


4 )船舶港口机械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三,净利润 48.51 亿同比增长 55.2% 其中中国船舶、润邦股份对净利润增长贡献最大。中国船舶 20 3Q 收入 374.66 亿元,同比增长 129.20% ,归母净利润 1.63 亿元增长 69.17% 。润邦股份 20 3Q 收入 27.65 亿元增长 126.05% ,归母净利润 1.45 亿元,增长 150.14%


5 3C 净利润增速排名第四, 净利贡献较大的有劲拓股份、智云股份、科瑞技术、雷赛智能等。劲拓股份 20 3Q 营业收入 6.62 亿元,增长 74.59% ,归母净利润 1.11 亿元,同比增长 503.32% ,主要系光电模组进口替代大幅增长,盈利能力也不错。智云股份 20 3Q 营业收入 7.31 亿元,增长 221.80% ,归母净利润 0.42 亿元,增长 146.23% 。科瑞技术 20 3Q 营收 15.22 亿元,同比增长 6.06% ,归母净利润 2.43 亿元增长 15.05%


净利润降幅较大的行业为:制冷与通风设备( 9.93 亿, -40.86% )、能源装备( 34.87 亿, -23.69% )、轨交设备( 139.91 亿, -14.03% )和重型机械( 21.59 亿, -11.34% ), 净利负增长的主要为资产较重的行业,刚性成本较多,上半年因疫情影响产能负荷很低导致毛利率净利率都明显下滑,虽然单三季度经营有明显改善,但前三季度净利润转正仍有一定压力。


1) 制冷与通风设备行业降幅居首位, 利润降幅较大的有盾安环境、康盛股份、雪人股份。盾安环境亏损 2.41 亿,同比下降 151.98% ,主要受到空调行业整体需求下滑的不利影响。康盛股份亏损 0.31 亿元,同比下降 80.56% 。雪人股份 20 3Q 亏损 0.46 ,同比下降 193%

2) 能源装备板块降幅第二,其中海默科技、台海核电、山东墨龙等对行业净利润降幅影响较大。 海默科技 20 3Q 亏损 6.03 亿元,同比下降 1163.45% 。台海核电亏损 3.20 亿元,同比下降 90.78% 。山东墨龙亏损 2.60 亿元,同比下降 546.56%

3) 轨交设备板块降幅排名第三, 其中神州高铁、众合科技、思维列控等对行业净利润降幅影响较大。神州高铁 20 3Q 收入 9.53 亿下降 38.91% ,亏损 2.35 亿下降 248.73% ;众合科技收入 18.38 亿元增长 9.38% ,亏损 0.34 亿下降 141.63%

4) 重型机械行业净利润降幅居第四, 该行业天沃科技和太原重工降幅较大。天沃科技亏损 7.49 亿,而去年同期盈利 1.82 亿,天沃的工程施工板块在一季度处于停滞状态,复工复产后仍有部分施工现场不能达到全面复产状态,因此直至三季度完工确认的收入大幅减少,工程施工及生产制造的回款亦受到影响。太原重工由于行业不景气同样由盈转亏, 20 3Q 亏损 3.07 亿。



3 、投资策略


在机械行业 20H1 财报分析中我们已经提出,机械行业二季度开始的需求反弹,本质原因在于全面复工复产后制造业步入景气度向上通道,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经济内循环的促进,国内基建投资和消费需求大力拉动,从数据上来看则是制造业 PMI 持续保持了 7 个月的扩张, 9 月份中国制造业 PMI 51.5% 17/21 个行业 PMI 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面较上月有所扩大,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 54.0% 52.8% 环比增加 0.5 0.8 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 PMI 54.5% 53% ,小型企业 PMI 及进出口指数首次超过 50% ;同时三季度海外疫情防控有明显好转贸易开始恢复, 9 月份全球制造业 PMI 52.9% 环比上升 0.4 个百分点,连续 3 个月保持在 50% 以上,其中亚洲和欧洲表现最好。


据我们草根调研,机械各细分子领域的企业目前均处于排产紧张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的生产节奏,大部分企业已排产至年底,部分供需矛盾较大的企业已排产到 21 1 季度,从微观情况来看,本次疫情突显了中国制造业高效的恢复生产组织能力,随着扩大内需及出口恢复,逆周期政策和资金陆续到位,拉动投资和制造业资本开支回升,未来制造业 PMI 指数有望保持扩张区间,机械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经济双循环将支撑机械行业需求进入继续上升的通道。受益基建、经济内循环、政策托底,挖机、重卡、注塑机、叉车、物流仓储设备增长都超预期,截至 9 30 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 3.4 万亿元(不包括再融资),规模同比增加 1.24 万亿元增长 58% ;已发行专项债券资金已支出 2.8 万亿元,占发行规模的 83% 。随着专项债资金陆续到位、经济内循环持续、海外部分制造订单回流至国内,基建投资还会继续带动工程机械销量高增长,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也将保持高景气,机械行业未来一年业绩都将持续向上, 21 年度推荐八大金股,中集集团、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杰克股份、杭氧股 份、迈为股份、中密控股、先导智能、杭叉集团,其他细分领域强烈推荐请参阅对应深度报告。



二、单3季度收入加速 规模效应放大净 利弹性


2020Q3 机械行业整体实现收入 3966.71 亿元,同比增加 20.63% ;净利润 290.87 亿元,同比增长 45.29% ,行业业绩持续改善,单季度收入增速环比 Q2 继续加快,净利润改善幅度优于收入增长。单季收入及净利润中仅智能装备未能实现增长,其他行业均有不同增长的正增长, 14/18 个行业均充分体现净利弹性。


净利润增长最快的板块分别为 船舶、港口机械( 15.24 亿、 +730% )、机床工具与自动化( 4.53 亿, +160% )、机械基础件与零部件( 16.69 亿, +119.37% )、光伏设备( 5.18 亿、 +118.05% )、 3C 设备( 4.65 亿、 +59.26% )、工程机械( 90.96 亿、 +55.37% )。


1 )表现亮眼的工程机械行业数据继续超预期 。疫情导致旺季推迟,同时经济内循环基建拉动, Q3 单季工程机械收入 1062.36 亿同比大幅增长 43.7% ,净利润为 90.96 亿同比增长 55.37% 。首推的 挖掘机龙头三一重工 Q3 单季度收入 238.83 亿,同比增长 56.05% ,单季实现净利润 39.59 亿,同比增长 60.26% 起重机龙头徐工机械 Q3 单季度营业收入 162.19 亿,同比增长 34.23% ,归母净利 3.72 亿同比下降 49.44% 中联重科 Q3 季度营收 164.17 亿元同比增长 72.94%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6.68 亿元同比增长 84.61% 恒立液压 Q3 单季收入 18.67 亿,增长 79.38% ,归母净利 4.86 亿同比增长 97.27% 浙江鼎力 Q3 单季收入 9.73 亿同比增长 63.03% ,归母净利 2.12 亿增长 15.49%


2 )船舶港口机械三季度受益于海外疫情防控好转,需求复苏,同时制造业回流贸易运量增长, Q3 单季收入 567 亿同比增长 22.9% ,净利润 15.24 亿同比增长 7.3 倍。 其中对净利润增幅贡献较大主要是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集集团 20 3Q 单季度营业收入为 241.60 亿元,同比增长 27.54% ,归母净利润 8.8 亿元,同比增长 21 倍;单 3 季度收入 241.6 亿同比增长 27.5% ,净利润 12.18 亿同比增长 9.2 倍, Q3 单季干货集装箱销量 23.66 TEU 同比增长 64% ,同时箱价受益于行业格局变化,维持较高水平。振华重工单季度营收 53.42 亿元,同比下降 0.19% ,归母净利润 1.75 亿元,同比增长 743.33%


3 )机床工具与自动化净利润率较低波动较明显, Q3 收入 73 亿同比增长 30% ,净利润 4.53 亿同比增长 1.6 倍,主要由于受 *ST 沈机 19 年大幅亏损低基数影响,利润较薄,所以利润波 动较大。


4 )机械基础件与零部件中风电相关的上市公司盈收增速亮眼, Q3 收入 165 亿同比增 33.26% ,净利润 16.7 亿同比增长 1.2 倍。主要影响为日月股份和双一科技,日月股份 Q3 单季收入 14.99 亿元,增长 65.52% ,归母净利润 2.94 亿元增长 126.28% ,得益于风电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双一科技 Q3 单季度营收 5.41 亿增长 71.51% ,归母净利润 1.61 亿元,同比增长 212.92%


5 )光伏设备 Q3 收入 31.12 亿同比增长 1.1 倍,净利润为 5.18 亿同比增长 1.18 倍。 主要系上机数控、捷佳伟创贡献,上机数控 Q3 收入 8.6 亿同比增长 4 倍,净利润 1.92 亿同比增长 2.41 倍;捷佳伟创 Q3 收入 11.9 亿同比增长 103% ,净利润为 1.97 亿同比增长 80%


6 3C 设备中低端产能均在中国,疫情创造部分中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契机, Q3 收入 27.1 亿同比增长 54.5% ,净利润为 4.65 亿同比增长 59% 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由华兴源创、劲拓股份贡献,华兴源创 Q3 收入 5.84 亿同比增长 97% ,净利润 1.12 亿同比增长 1.3 倍;劲拓股份 Q3 收入 2.13 亿同比增长 34% ,净利润 4304 万同比增长 2.44 倍。


除上述业绩同比改善较大的子板块之外,其他子行业的净利润同比变化情况为:电梯( 10.20 亿、 +55.89% )、锂电设备( 5.72 亿、 +38.26% )、轻工机械( 11.46 亿、 +36.86% )、叉车 / 物流自动化设备( 6.51 亿、 +34.26% )、检测服务( 5.24 亿、 +33.56% )、重型机械( 8.03 亿、 +32.69% )、制冷通风设备( 4.59 亿 +29.35% )、智能装备( 9.84 亿、 +25.09% )、智能表具( 4.58 亿、 +22.89% )、轨交设备( 60.30 亿、 +5.76% )、专用设备( 16.5 亿、 +1.79% )。而以上几个行业对应收入增长情况分别为电梯( 111.96 亿、 +11.01% )、锂电设备( 38.39 亿、 +60.76% )、轻工机械( 115.46 亿、 +6.34% )、叉车 / 物流自动化设备( 85.35 亿、 +38.44% )、专用设备( 158.6 亿、 +20% )、检测服务( 24.82 亿、 +22.11% )、重型机械( 270.66 亿、 +21.39% )、制冷、通风设备( 81.45 亿、 +12.32% )、智能装备( 105.21 亿、 -4.98% )、智能表具( 18.79 亿、 +12.53% )、轨交设备( 791.37 亿、 +1.26% )。






三、机械细分行业盈利水平变化 分析


1、三季度机械行业毛利率下降、净利率上升


2020 3Q 行业整体毛利率 21.9% ,较上年同期同比减少 0.36 个百分点,细分板块分化较明显。 1 )综合毛利有所改善 的包括智能装备( 4.3 个百分点)、机床工具与自动化( +2.4 个百分点)、基础零部件( +1.9 个百分点)、能源装备( 1.8% )、制冷与通风设备( +1.3 个百分点),其中机床工具与自动化、能源装备、制冷与通风设备均为重资产投入行业,在产能范围内的销量规模增长,均能使得制造费用折旧费用持续的摊薄效应,而基础零部件及智能装备更多的毛利率变化受益于上游原价格价格稳定或下降带来的毛利率修复 2 )综合毛利率明显下降 的包括锂电设备( -3.53 个百分点)、光伏设备( -3.44 个百分点)、 3C 设备( -2.67 个百分点)、检测服务( -2.54 个百分点)、重型机械( -1.53 个百分点)、叉车 / 物流自动化设备( -1.39 个百分点)。这些行业上半年行业需求较差时竞争较大,同时销售产品结构发生变化较大导致毛利率有所下滑; 3 )毛利率变化相对平稳的包括船舶港口机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