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门三里河,《明史》上的记载是:“正统间修城壕,恐雨水多溢,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
三里河的开挖,使汛期暴涨的护城河水得以及时排泄,利于城池的安全。
三里河修通以后,由于正阳、崇文两座城门外的商业和居民区不断扩大、发展,到了正德、嘉靖年间,三里河西侧已成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出现了猪(珠)市口、鲜鱼巷、粮食街、煤市等集市。此后三里河东侧也成了人烟稠密的居民区。
明代中叶以后,三里河水道日益淤塞,为此朝廷曾拨出专款进行治理。仅弘治皇帝朱祐樘就曾三次下旨,拨银几万两,疏浚三里河。但朝廷所拨的疏浚河道银两却被层层盘剥,工部所属的都水司、营缮司、节慎库等治河官员均有贪污,甚至连南城兵马司的官员也得到好处,治河款到了河工手里已所剩无几,施工时自然少不了偷工减料。有几个河道转弯处本应砌砖石加固,以免水流不畅,但因所需银两不足,最后只用土坯进行了修砌,遇河水冲击时便坍塌了,结果更加重了河道的淤积。
到了清代初期,三里河大部分河道被夷为平地,附近居民便沿河道故址建房,逐渐形成多条街巷,其名称多与三里河有关。
清末时,三里河南段尚遗存部分狭窄的河道,“龙须沟”便是三里河的一段河道。光绪年间以前沟水较为清澈,到了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三里河的水便已干涸。
解放前的龙须沟(来源: 经济参考网)
进入民国以后,只留下一条很窄的水道,上面架有简易木桥,两侧逐渐成了垃圾场,最后变成一条只有两三米宽的臭水沟。当时有很多逃荒逃难来的穷人聚居于此,两岸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民国政府为整治龙须沟,改砌暗沟,但只完成了西段,而东段从天桥东经金鱼池、红桥折向东南这条沟仍为明沟,垃圾遍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龙须沟。(来源:光明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北京市政府决定根治龙须沟,将原有沟身填平,改明沟为暗沟,并修建马路,安装路灯,开通公交车,由此使三里河尚遗存的部分河道完全消失。只有北京地图上标注的打磨厂、长巷头条、芦草园、北桥湾、南桥湾、金鱼池、红桥等古老的街巷名称,大致勾勒出古三里河的基本走向,而河道遗存物已很少见了。
2002年,前门地区鲜鱼口—草场三条至十条地区被市政府列为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以前门东路为界,划分为西区和东区。“十三五”期间,在西区形成“老北京、新体验”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在东区形成“老胡同、新生活”国际一流宜居社区。
2014年,前门东区项目再次启动。
2016年8月,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动工。该项目北起西打磨厂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门东路,东至长巷二条、正义路南延。根据设计方案,整条三里河总长约900米,占地约1.3万平方米,最宽的地方达10米,最窄则为4.5米,依据历史上河道的位置和走向还原,绿地空间沿着河道弯曲形态自然展开。
2017年4月底,三里河竣工开放。水穿街巷美景重现前门地区。三里河周边以河道为中心、如孔雀开屏般分布的胡同,在空间上也找到了起点,前门的城市肌理、市井生活风貌在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