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从四季报披露的数据中分析,
偏股型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明显提升
,
相比较2020三季报总体规模增加7877.78亿
。其中
制造业增加最大为6270.31亿
,批发和零售业规模减少最大,相比2020三季报减少98.8亿。
中信一级行业分布
从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2020年三季报相对二季报公募基金权益总规模有所上升,其中
规模增长最多的行业为:食品饮料、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有色金属
。公募基金重仓的行业分别为:
食品饮料、医药、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家电
,其中前四个行业的公募基金持仓规模均在1000亿以上,
食品饮料行业仍为偏股主动型基金配置最多的行业
。公募基金持仓最小的行业为
纺织服装、煤炭、综合金融、综合
。
另外,对比沪深300的行业分布,其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医药超配为5.26%、5.24%、4.99%,银行、非银金融低配-8.56%、-10.25%。
持仓个股分析
从持仓个股增持的规模来看,
贵州茅台增持规模最大为432.26亿,五粮液为330.91亿、宁德时代为254.17亿、美的集团为245.65亿、中国平安为211.02亿。
从持仓个股的增加比例来看,有46只个股增加比例在5%以上,
思瑞浦、科达利、新宙邦、华友钴业增加比例最大为24.37 %、13.42 %、11.76 %、11.51%。
从持仓个股减持的规模来看,
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闻泰科技减持规模最多为-98.16亿、 -90.26亿、-37.45亿。从持仓个股的减持比例来看,有36只个股减少比例在5%以上,邮储银行、金山办公、道通科技减少比例最大为-32.86 %、-17.72 %、-12.75 %。
南下资金持仓分析
2020年四季度十大重仓股中所有偏股主动型基金共持有港股规模达2113.18亿,相比三季度1192.16增加921.01亿
,其中持有
腾讯控股占比达29.08%,持有美团-W占比达17.13%
。按照QDII基金公布的重仓股名单,
其持仓最多个股仍为腾讯控股、美团-W
,持有规模分别为18.92亿、9.54亿。
2020年3月以来A股正处于“结构牛市”中,公募基金在其中扮演很重要角色,在机构抱团的引领下,
白酒、光伏、新能源、军工等市场热门版块轮番带领大盘冲破一个个压力位,沪深300、上证50等指数更是创造2015年以来的新高
。市场“赚钱效应”在2020年下半年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各大公募基金业持续发布“爆款”基金,下面是2020年公募基金新发偏股型基金的统计,我们主要筛选基金分类中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型、平衡混合型
四类来进行统计。
2020年发行的偏股主动型基金一共有608只,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共发行420只基金,总规模达到13675亿元,其次普通股票型基金发行89只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发行59只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发行40只基金,总规模分别为2254亿元、611亿元及672亿元。不难看出2020年发行速度发行规模最大的都是偏股混合型基金,且平均发行规模为32亿元位居榜首,而平均股票型基金以25亿元的平均发行规模位列第二。
上图可以看出,2020年7月新发偏股主动型基金数量最多高达76只,同时规模最大,达到2880.63亿;其次是2021年至今的1月份,新发偏股主动型基金数为34只,但总规模高达2423.05亿。
上图表示2020年每个月新发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型、平衡混合型的情况,可以看出
2021年至今的1月份新发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达到1911.22亿,超过2020年7月1837.35亿。
筛选全市场所有的偏股主动型基金,其中灵活配置型型基金数量最多为1435只,其次偏股混合型共有1260只。
从四季报披露的数据中分析,
偏股型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明显提升
,
相比较2020三季报总体规模增加7877.78亿
。其中制造业增加最大为6270.31亿,批发和零售业规模减少最大,相比2020三季报减少98.8亿。
上面两个图表为持仓在证监会行业上占比对比,其中
制造业的占比由三季度70.04%上升到72.17%,提升2.13%;金融业由三季度5.49%上升到6.18%,提升0.69%。
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由2020年三季度的6.77%下降到5.43%,下降-1.34%。
上表可以看出整体上看2020年四季报相对三季报,
公募基金权益总规模有所上升
,其中
规模增长最多的行业为:食品饮料、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有色金属
,规模下降最多的行业为
电力及公用事业、商贸零售、通信、传媒。
公募基金重仓的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医药、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家电
,其中前四个行业的公募基金持仓规模均在1000亿以上,
食品饮料行业仍为偏股主动型基金配置最多的行业
。
公募基金持仓最小的行业为纺织服装、煤炭、综合金融、综合。
上图为十大持仓个股的中信一级行业上的占比对比,
食品饮料行业所占权重最大达19.19%,其次是医药行业14.41%。
从中信一级行业占比变化来看,其中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的占比增加最多为2.31%、1.15%、0.73%,医药、传媒、电子的占比下降最大,分别为-0.93%、-1.07%、-1.1%。
另外,对比沪深300的行业分布,其中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医药超配为5.26%、5.24%、4.99%
,
银行、非银金融低配-8.56%、-10.25%。
按照公募基金公布的十大重仓股票池中,筛选持有规模增加最大的50只个股。
规模增持最多的前50个公司中,食品饮料行业有7个增持总规模1309.97亿,医药有7个增持总规模613.21亿,电子行业有7个,增持总规模459.17亿。其中,
贵州茅台增持规模最大为432.26亿,五粮液为330.91亿、宁德时代为254.17亿、美的集团为245.65亿、中国平安为211.02亿。
计算公募基金公布的十大重仓股票持有的个股总股数占个股自由流通股本的比例,筛选持有比例增加最大的50只个股。
因为基金年报和中报会披露其所有的持仓个股,为了便于比较我们仅筛选其十大重仓个股来进行对比计算。
上图统计公募基金持仓股数占上市公司自由流通股本的比例增加最多的前50个公司,其中
电子、基础化工、机械个股数量最多分别为12、7、5,平均增加比例为7.79%、6.79%、6.05%
。另外,其中有46个个股增加比例在5%以上,
思瑞浦、科达利、新宙邦、华友钴业增加比例最大为24.37 %、13.42 %、11.76 %、11.51%。
按照公募基金公布的十大重仓股票池中,筛选持有规模减少最大的50只个股。
规模减持最多的前50个公司中,
医药行业有11个,减持总规模-131.39亿,电子行业有9个,减持总规模-301.56,传媒、计算机行业均有4个,减持总规模分别为-102.43、-52.08亿。
其中,
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闻泰科技减持规模最多为-98.16亿、 -90.26亿、-37.45亿。
上图统计公募基金持仓股本占上市公司自由流通股本的比例减少最多的前50个公司,
其中减持比例最多的行业为计算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机械,平均减少比例为-9.07%、-6.35%、-5.91%
。其中有36个个股减少比例在5%以上,
邮储银行、金山办公、道通科技减少比例最大为-32.86 %、-17.72 %、-12.75 %。
2021年以来资金南下伴随资金南下趋势愈加明显,
2021年1月4日以来日均南下资金净买入额超过100亿
。因此我们专门对公募基金中基金持仓港股的情况进行统计,从而看可以追随“聪明钱”来布局港股市场。
根据2020年四季度持仓测算,偏股主动型基金(包括10月份以来的新发基金)中共有
316只基金在四季度重仓股中增配港股市场
(三季报重仓股中没有港股),我们筛选其中规模在20亿以上的名单共62只基金,具体如下:
对所有316只新增港股配置的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的港股进行分析,筛选其中增配的
TOP50
个股名单,具体如下:
可以看出其中配置最多的为
腾讯控股、美团-W、华润啤酒
,持有的规模分别为164.5亿、65.27亿、28.92亿。
上一部分我们对增配港股的基金的持仓进行分析,该部分我们对所有的偏股主动型基金的港股持仓进行分析。
按照公募基金公布的十大重仓股票池中,筛选持有规模最大的50只港股。
2020年四季度十大重仓股中所有偏股主动型基金
共持有港股规模达2113.18亿,相比三季度1192.16增加921.01亿
,目前共持有197只港股,其中TOP50的持仓规模达2054.30亿,占比达到97.21%。其中腾讯控股占比达29.08%,美团-W占比达17.13%。
按照QDII基金公布的十大重仓股票池中,筛选其中持有规模最大的50只港股。
2020年四季度十大重仓股中QDII基金持有最多的港股同样为腾讯控股、美团-W持有规模分别为18.92亿、9.5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