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伙伴网旗下公众号。专业提供食品质量管理、食品体系认证讯息,提供交流、学习、分享的食品质量社区。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www.foodmate.net/zhilian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资讯一周热闻(2025.03.16—03.22)

食品质量管理  · 公众号  ·  · 2025-03-24 16: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回眸过去的一周,哪些食品行业动态值得重点关注?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一周热闻(2025.03.16—03.22)带您了解食品行业热点。


一、国内热闻


1.通知·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作如下修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公布 自2025年4月15日起施行

为了督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责任,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行为,保证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的通知

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健康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食物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群众营养与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当前还存在优质食物供给和消费不足、居民合理膳食习惯尚未养成、营养过剩与不足并存等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为统筹食物与营养协调发展,支撑健康中国建设,制定《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农业农村部)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 解读

为进一步理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强化全链条监管合力,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新华社)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新华网)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 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

引导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提升依法依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依照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等要求,现就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提出《关于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 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开征求月桂酸铵等3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意见

根据《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的要求,月桂酸铵等3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评审,现公开征求意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关于公开征求氨肽酶等8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

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氨肽酶和木聚糖酶、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3-岩藻糖基乳糖和乳糖-N-四糖、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等3种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增补质量规格要求的食品营养强化剂2'-岩藻糖基乳糖的申请,其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现公开征求意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2.食品安全·曝光台


合规角度看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增重的虾仁”事件

2025年“3·15”晚会揭露了冷冻虾仁行业违规添加保水剂的乱象。多家企业为增加虾仁重量和改善口感,大量使用保水剂(如复合磷酸盐),保水率高达20%,远超国家规定的标准。检测结果显示,部分企业虾仁中的磷酸盐含量超标145%。此外,部分产品的广告中宣称“零添加”“零保水剂”,但外包装上却未标注保水剂信息,仅标明虾仁和水,涉嫌虚假宣传和欺骗消费者。对此,企业负责人辩称,虾仁作为生鲜和食用农产品,标签无需过于详细。调查还发现,部分企业通过包冰机对虾仁进行二次增重,进一步牟取利润。保水剂的使用已成为这些企业增加产品重量、提升口感的“法宝”。针对晚会报道的相关企业的违法行为,食品伙伴网从食品合规角度进行了分析,以供大家参考。(食品伙伴网)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2025.03.10-03.16)

2025年03月10日-03月16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事件;“海底捞小便门”事件续;杨铭宇黄焖鸡被曝后厨食品安全乱象;游客疑吃发霉椰子后身体不适 当地回应;商务部等部门约谈沃尔玛;“外卖员从来不碰的外卖有哪些”上热搜;知名超市千层蛋糕被指冻品当鲜品卖;知名超市回应多批次牛奶疑似变质;知名超市被曝出售过期近1年的鸡柳;多品牌回应干噎酸奶被指虚标热量;黄桃罐头加工厂车间污水横流 山东平邑回应;知名茶饮品牌被曝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伙伴网)

3·15晚会丨“保水虾仁”,浮出水面!1斤虾仁7两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虾仁销售的广告里,不断出现“零添加”“零保水剂”的字样。商家们解释,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制剂,一般呈白色粒状或粉末状结晶,亲水性强,能在加工时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业内称这样处理水产品的方式为“保水”或“泡药”。(央视财经微信号)

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事件最新进展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保水虾仁”事件,揭露了冷冻虾仁行业违规添加保水剂的乱象,引发广泛关注。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曝光问题连夜彻查、现场封存、督促召回。(食品伙伴网)

知名餐饮品牌被曝食品安全问题,官方致歉:涉事门店永久关停,开除涉事员工

3月18日,华莱士被曝食品安全问题,随后,华莱士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称,这些事件暴露出公司在运营管理中的严重疏漏,辜负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并声明,将涉事门店进行永久关停,不再对外营业,相关涉事员工予以开除;即日起,公司对全国门店开展为期30天的卫生安全自检与突击抽查,每天进行公示,确保运营标准严格执行。主动配合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份以来,媒体记者随机在河南郑州、安徽合肥的华莱士两家门店进行卧底暗访,发现存在频繁修改“效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制作餐食,办理假健康证等情况。(食品伙伴网)

品牌面粉中发现疑似老鼠的异物?公司发布严正声明

近日,有天津网友在网络平台反映,其购买的秋田满满品牌面粉中发现疑似老鼠的异物,已报警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3月18日晚,秋田满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近期网络传闻的严正声明”回应:公司高度重视,积极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后,安排专人赶赴消费者所在地了解情况,同时成立专项小组全面排查生产线。经现场勘查、反复核实,已排除网络传言所涉异物由生产线带入的可能性。此外,据媒体报道,品牌所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已介入调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已跟进此事。(食品伙伴网)

你被鲜“诈”了吗?

2024年6月19日,王女士在荣县某火锅店用餐,根据商家提供的菜单点了一扎鲜榨果汁(多肉葡萄),饮用后发现口感不太对,怀疑并非鲜榨,遂向荣县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投诉,希望商家退赔餐费。接到投诉后,荣县消委会立即联合荣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前往被投诉的商家开展调查。工作人员对自制饮品制售区进行检查,未发现新鲜葡萄,但发现了品名为多肉葡萄汁的预包装食品,另外还发现有百香果、玉米、黄桃等预包装食品,产品类别均为罐头制品。通过提取点菜单,发现其点菜单“鲜榨饮品”一栏包含有玉米汁、西瓜汁、多肉葡萄等9种品类的饮品。工作人员通过比对菜单和实物,以及询问店员,确认现场只有西瓜汁是鲜榨饮品,多肉葡萄等8种饮品均以预包装食品为原料调制而成。最终,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商家赔偿消费者500元,并向消费者道歉。同时,荣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违法线索进行立案调查。(自贡市场监管微信号)

【案例】商家宣传销售的大米对产地、品牌表达不准确遭处罚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上海一商家在网站宣传销售的大米产地、品牌等内容表示不准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有关规定遭到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食品伙伴网)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3·15晚会曝光问题初步核查处置情况

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连夜部署各地开展执法行动,依法从严从快处置曝光问题。江苏、广东市场监管部门连夜对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涉事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核查固定涉嫌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证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3.国内食品资讯热闻


莫让食品添加剂再成背锅侠

今年3·15晚会报道有食品公司的冷冻虾仁使用保水剂增重20%,磷酸盐类保水剂超标高达145%。又一次将食品添加剂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到底是否安全?又或是被歪曲或误解成了背锅侠呢?我们一起来剖析这次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伙伴网)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为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进一步规范食品标识标注,强化食品标识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即将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涉水产品知多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涉水产品作为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各类材料和设备,其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那么,什么是涉水产品?涉水产品包括哪些?生产涉水产品需要什么资质?涉水产品的标签有什么要求?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查询方式有哪些?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伙伴网梳理了涉水产品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食品伙伴网)

2025年加大全国食品安全抽检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制定了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紧盯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两超一非”、果蔬保鲜剂滥用等突出问题,聚焦校园食堂、网络销售、连锁快餐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和直播带货、餐饮外卖等新业态,加大抽检力度,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法从严处置,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带货虾仁被质疑 与辉同行发布声明:下架全部虾仁相关的商品,“退一赔三”

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剂增重虾仁”的问题后,有网友反映“与辉同行”直播间曾带货的一款“大岸浪花大号虾仁”生产商为此次被点名的生产企业之一——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对此,3月16日,“与辉同行”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3月15晚在第一时间下架了全部虾仁相关的商品,并展开了对此类商品的再次审核。秉承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其决定不论后期调查结果如何,都将对在与辉同行购买过“大岸浪花品牌”冷冻虾仁的消费者,先行按照“退一赔三”的金额进行售后服务。相关打款工作已经开始,预计在1-3个工作日内全部完成。(食品伙伴网)

2025年全国两会热点回顾-食品安全、粮食安全与乳业发展新蓝图

春风送暖,陌上花开。2025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3月4日在北京召开,于3月11日、3月10日闭幕。会上各位委员、代表各抒己见,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食品伙伴网整理了两会期间食品安全、粮食安全、乳业发展方面的热点提案,供您参考。(食品伙伴网)

3·15晚会“保水虾仁”事件引发对速冻食品风险控制的关注

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保水虾仁”事件,揭示了速冻食品添加剂超标、虚假标注、增重牟利等乱象,引发了公众对速冻食品食品安全监管、企业伦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刻反思。而其食品安全风险主要源于生产、储存、运输及消费环节中的温度波动、微生物污染或加工不当。怎样去规避风险的关键措施,分为生产端和消费端两部分。(食品伙伴网)

由“体重管理年”看代餐食品合规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工作要求,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举行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在此行动的背景下,代餐食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那么什么是代餐食品,代餐食品的市场监管如何,代餐食品常见违规风险有哪些,食品伙伴网对此进行梳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食品伙伴网)

以3·15晚会“保水虾仁”事件浅谈复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冷冻虾仁使用保水剂的食品安全事件。下面食品伙伴网质量服务事业部就和大家一起,浅谈下复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合规相关内容。(食品伙伴网)

“保水虾仁”,行业潜规则“荣登”3.15

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保水虾仁”事件,揭示了水产制品行业中磷酸盐超标、虚假标注、增重牟利等乱象,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企业伦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刻反思。(食品伙伴网)

315曝光“保水虾仁”!保水剂“磷酸盐”到底是什么?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保水虾仁”违规加工的黑幕,引发广泛关注。调查显示,部分企业在生产冷冻虾仁时,违规添加磷酸盐类保水剂,最高添加量达每公斤12.5克,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标准145%。更令人愤慨的是,一些企业刻意隐瞒添加行为,未在食品标签中如实标注添加剂成分。这种违规操作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深切担忧:磷酸盐究竟是什么?过量摄入磷酸盐会对健康造成哪些危害?(食品伙伴网)

千禾味业回应酱油产品检出镉及“千禾0”与零添加相关情况

3月21日凌晨,千禾味业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媒体报道酱油产品检出”镉“以及与零添加相关情况与消费者的沟通说明》。千禾味业表示,经自查,公司“千禾0”系列产品符合公司生产工艺要求,在生产中不存在违反零添加生产要求的情况,在生产过程中除生产所需的食品原料外未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时,在公司非“千禾0”的其它产品检查中,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食品伙伴网)

婴配乳粉新宠成分HMO,你了解吗

相信在为宝宝精挑细选奶粉时,不少人对“HMO”都不陌生,很多国外品牌的HMO婴配乳粉已经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国内市场,比如雅培、达能、雀巢等企业都有相关产品布局。2023年HMO在国内正式允许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使用后,诸多婴配企业纷纷开始了HMO新配方的研发、应用以及注册申报工作。HMO原料在国内婴配食品中批准使用之所以能引发行业的配方变更潮,是因为在消费者认知中,添加HMO的婴配乳粉往往意味着营养更全面,即便价格稍高也都觉得物有所值。不过,这HMO到底是何方神圣?花更多的钱购买含有HMO的奶粉,真的能收获与之匹配的价值吗?今天,食品伙伴网与大家一同深入探究婴幼儿配方乳粉里的“新宠”成分HMO。(食品伙伴网)

二、国际热闻


1.国际预警


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2025年第11周)

据欧盟官方网站消息,在2025年第11周通报中,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中国食品及相关产品有8例。食品伙伴网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不使用欧盟未授权物质,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检查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食品伙伴网)

我国出口螃蟹被检出全氟辛酸超标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5年3月17日,欧盟通报我国出口螃蟹不合格。据通报,不合格产品销至了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食品伙伴网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注意产品中环境污染物的存在,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食品伙伴网)

我国出口梨在丹麦被召回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5年3月13日,欧盟通报我国出口梨不合格。食品伙伴网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出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食品伙伴网)

我国出口花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5年3月13日,欧盟通报我国出口花生不合格。食品伙伴网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食品伙伴网)

欧盟通报我国台湾地区出口红茶不合格

据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5年3月14日,波兰通过RASFF通报我国台湾地区出口红茶不合格。食品伙伴网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检查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食品伙伴网)

拒绝接受检查 我国3家企业被列入FDA红名单

近日,美国FDA网站更新了进口预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对我国3家企业的多种产品实施自动扣留,食品伙伴网提醒相关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的要求进行产品出口,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产品被扣留风险。(食品伙伴网)


2.国际食品


欧盟评估转基因黑曲霉菌株XYL生产的内切-1,4-β-木聚糖酶的安全性

2025年3月19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就一种食品酶内切-1,4-β-木聚糖酶(endo-1,4-β-xylanase)的安全性评价发布意见。据了解,这种食品酶是由转基因黑曲霉菌株XYL生产的,旨在用于4种食品制造过程。(食品伙伴网)

中国宣布对加拿大海产品征收25%关税

周六(3月8日),中国宣布对加拿大农产品和食品征收关税,以回应加拿大于去年10月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征收的关税。该关税将于3月20日生效。中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将对加拿大水产品和猪肉征收25%的关税。(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

上千家美国肉类加工厂输华资质失效,冲击美国对华出口

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显示, 1000多家美国肉类加工厂的出口注册资质已于3月16日(上周日)失效,这些公司的资质均在2020年根据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获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泰国水果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多项措施促进2025年出口

根据泰国商业部消息,2024年中国占泰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34.88%,水果出口尤其依赖中国市场。(国际果蔬报道)

2024年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超830万吨

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中心向卫星通讯社表示,据初步统计,2024年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超830万吨,出口总值约74亿美元。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国自俄进口约880万吨农产品,进口总值76亿美元。(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澳洲龙虾强势回归中国市场,对华出口复苏势头迅猛

自2024年12月中国解除对澳大利亚海产品的贸易限制以来,南澳洲的南方岩龙虾(Southern Rock Lobster)出口迅速恢复。据澳大利亚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月,南澳洲对中国出口龙虾近400吨,出口额高达3350万澳元(约合2110万美元)。这一成绩标志着南澳洲龙虾行业在短短一个月内已恢复至2019年全年出口峰值60%的水平,显示出中国市场对澳洲龙虾的强劲需求。(冻品攻略微信号)

巴西“假咖啡”引发争议: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

虽然“假咖啡”或“cafake”在巴西可能是新产品,但在欧洲早已普及,成为一种经济实惠的替代饮品。在德国,这种产品被称为kaffeeersatz,由混合烘焙材料制成,模仿咖啡豆的香气。18世纪,由于咖啡豆稀缺,欧洲大陆开始流行使用菊苣和大麦等本地植物制成的假咖啡。(南美侨报网)

三、食品科技

2025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拟立项项目公示 食品领域有183项

近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拟立项项目,食品领域有183项。(食品伙伴网)

2024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公示 食品领域有44项

近日,甘肃省科技厅公示了2024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食品领域有44项,均为省科技进步奖。(食品伙伴网)

贵州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基金拟立项项目公示 食品领域有3项

近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基金拟立项项目,食品领域有3项,公示期为2025年3月14日至3月20日。(食品伙伴网)

食品领域2024年度山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名单公布

近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通知,公布2024年度山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名单,其中,食品领域有4个。(食品伙伴网)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文雯


提醒: 文章用于学习和交流,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此公众号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特此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