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妮妮的日知录
个人品牌践行专家妮妮, 关于个人品牌的观察与理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发布  ·  超349亿!攀枝花至盐源高速新进展→ ·  8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台媒曝大S子女监护权将移交汪小菲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突发!美国又发生飞机相撞事故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妮妮的日知录

听书|《决断力》

妮妮的日知录  · 公众号  ·  · 2019-09-13 07:47

正文


日更第2年的第256天。

每天一本书已经43天了。

如果时间长就看书,如果没时间当时也没有兴趣就听书。

最初是花5分钟左右选书,当然,即使是选书有时候也干脆听都听不懂,或是感觉跟自己没关系的书,听的时候很抗拒。

可转念一想:可能我不知道的,或是不感兴趣的地方,也很有意思。我只要在里面找到3句对我有用的话就好。

当念头转了,就不再抗拒了。

有些书,要反复听几遍。

当然,听书时,要专心。

如果边走路边听或是在做其他事情时听,当时觉得很受启发的,一会就忘记了。

更多的时候,会在晚上,一支手拿笔,一支手拿着手机,听到有启发的地方停下来看两眼,然后写下来。

眼,耳,心,手都到了,才会有效果吧。

昨天听的是《决断力》,很赞的一本书。

因为工作与生活中常常需要做决断。

有的时候,做了选择可是会出错。

前几天老喻那有句话:好奇感知,灰度认知,黑白决断,疯子行动。

我在决断这块常犹豫不决。

在听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这句话解决我哪个问题呢?

决策的4个步骤:列出选项,分析选项,做出选择,管理预期

步骤一.列出选项,选项增加,有利于减少偏执。

比如出方案时,只写1个方案,如果有人反对,就会非常抗拒。

可是如果有2-3个方案时,当别人提意见时,接受度就会高出许多。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写第2个方案时,你自己就已经默认了第1个方案有不足呀。

正好前天,我有个方案被否了。

当时我也觉得不可接受。

在听到这段之后我在想:如果我再出第2个方案会怎样?

会不会没有这么激动?

如何增加选项?

有三个方法:别的选择,寻找亮点,更多的可能性

其中寻找亮点的步骤是先在内部寻找亮点,然后再去看同行,最后是看不同领域的经验。

寻找亮点的3个方法让我很受启发。

相当于是把对标进行步骤化。

以前我总结对标有4步:问题,搜索,拆解,行动

但,这个搜索是怎么搜呢?可能没有积累的人连方向都找不到。

如果按照:内部,同行,不同领域这样的三个层次进行扩散,将会得到更加实用的对标方案。

步骤二:列出选项:设立反对派,从远处旁观,基础比率

设立反对派:兼听则明。

与其项目拿到市场上听反对意见,不如在讨论之前就知道可能会有怎样的反对声音。

所以,公司内部要有敢于提反对意见的人。

从远处旁观,可以用实101010法则, 10分钟之后怎么想,10个月后又怎么想?10年之后,你会怎么看?

还可以用角色扮演, 如果是你的朋友遇到这个问题,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这两个方法都很好。

101010法则,可以将我们视线拉长,更关注长时间的效果,而不再聚焦当下的感受。

做对长期有益的事情。

角色扮演,也很赞,我们很会提建议。

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能因为当下的感受,会有很多抗拒。

但,如果是朋友身上的事情,你提意见时就会从情绪中抽离,给出更加可行的建议。

基础比率, 以前别人做这样的事,做到的平均水平是什么样?

如果在分析平均水平时,可以把自己的亮点再加进去,你做出的决策,准确度就会更高。

步骤三.做出选择, 选择最好是跟你的价值观相匹配,设定你的优先级。

正好这几天在学习愿景。

愿景就是你的北极星。

当你面对具体事情不知道怎么做时,就抬头看看你的北极星,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又想做怎样的事呢?

跳出事情,从你最终想得到的结果出来,就更容易做出选择。

步骤四.管理预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