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菠萝
菠萝前几天参加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5个来自中国的研究成果获得口头报告机会,说明是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研究。
其中,来自广东的吴一龙教授做了主会场报告,引起广泛关注。无数肺癌患者应该会从中受益。
图:吴一龙教授正在做大会报告
(一)
近年来,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药,包括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层出不穷。晚期患者是最大受益群体之一。
但事实上,
早中期患者(II-IIIA期)也很需要帮助。
从下表可以看出,这些患者5年生存率在24%-46%之间,比晚期要好不少,但依然不容乐观。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复发率比较高。
对于II-IIIA期患者,手术是重要治疗手段,约25%的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但对多数人来说,虽然手术看起来很成功,切除很干净,但依然有个别癌细胞残留,埋下了隐患。
为了消灭这些残余势力,就需要“辅助治疗”。
说起辅助治疗,有个很有趣的故事。上次讲座有人问我:“菠萝,我是II期肺癌,手术很顺利,肿瘤完全切除。
癌细胞都检测不到了。但医生居然让我继续化疗,是想赚钱想疯了么?
”
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这里进行的化疗,就是“辅助治疗”的一种。
2006年,840位患者参与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使用化疗作为辅助治疗,能够帮助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整体提高8.6%的7年生存率[2]。
这才是为啥化疗被广泛用于这些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根本原因。
(二)
但化疗作为辅助治疗并不够。
一来,它的有效率不够高,不少患者并不受益。
二来,众所周知,化疗副作用往往比较明显。包括脱发,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等。如果患者身体状态不佳,或许无法使用。
怎么改进呢?
这次中国的重磅研究带来了好消息。它证明
患者如果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易瑞沙)辅助治疗,疗效和副作用都显著优于化疗!
[3-4]
200多位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成功手术后,分为两组进行辅助治疗。一组用EGFR靶向药物易瑞沙,另一组用化疗药物,平均随访观察了3年。
结果很明确:
使用易瑞沙的患者,
复发显著推迟。
图:易瑞沙和化疗DFS曲线对比(来自ASCO)
更重要的是,
严重副作用发生率,
易瑞沙组
也远优于化疗组
(12% vs 48%),很少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好很多。
无病生存期长,
生活质量好
!这次比赛中,2:0,靶向药物获胜
。
据估计,全球能从这项研究中受益的患者约有14万,所以毫无疑问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
因此,ASCO会议才会把它作为今年重点介绍的临床试验结果。
(三)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欧美已经有两个大规模测试EGFR靶向药物用于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但是都失败了[5-6]。
为啥这次中国的试验成功了呢?
一个词,
精准医疗
!
这次试验和以往有两个明显区别。
1:精准选择EGFR突变患者。
由于对精准医疗理解不够,以往很多EGFR靶向药物的试验包含了大量非EGFR突变患者。结果无论作为直接治疗手段,还是辅助治疗,统计上都无效。而这次中国的研究,专门筛选了携带EGFR突变的患者。
2:排除了IB期患者。
以往试验通常包括所有IB-IIIA的早中期患者,但越来越多数据表明,对于IB早期肺癌,化疗辅助治疗效果有限。因而这次只选择了使用辅助治疗受益最大的II-IIIA期患者。
这两点改变,找到了最适合的患者,因此
效果一下子就很明显。这
体现了临床经验的积累,也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力量。
靶向药物用于肿瘤的“精准辅助治疗”,这并不是第一次。
比如,针对KIT基因的靶向药物格列卫,已经用于胃肠道间质瘤(GIST)辅助治疗,而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赫賽汀也上市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7-8]
当选对患者,实现精准治疗的时候,靶向药物通常能产生比化疗更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四)
这次的结果对于推动中国肺癌的基因检测是个重大利好。
第一,目前中国整体检测率跟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次研究能再次唤起大家对肺癌基因检测价值的认识。
第二,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是推荐给晚期(IIIB-IV期)患者。这次的结果表明,
早中期的患者也应考虑进行常规基因检测,以此来指导最佳辅助治疗方法。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中携带EGFR突变的超过40%。尤其如果患者是不吸烟的中国女性,那携带EGFR突变会更高,非常值得检测。
下一步呢?
还有好多重要问题需要回答,比如:
1:EGFR靶向药物能延缓肿瘤进展和复发,但是否能延长总生存期?
目前跟踪时间还太短,还需继续收集数据。
2:靶向药物辅助治疗多长时间最佳?
乳腺癌的内分泌辅助治疗已经证明,疗程长短和预后直接相关。这次肺癌数据是使用易瑞沙两年,如果延长使用时间,结果是否会更好?
3:用靶向药物后辅助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耐药机制是什么?
有多高比例是T790M突变,适合用3代靶向药?
4:携带ALK突变的早中期肺癌患者,
是否也应使用对应靶向药物来取代化疗,进行辅助治疗?
我猜应该是,但需严格临床试验来证明。
中国有丰富的医疗资源。我相信,只要严格按照国际科学标准做科研,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会为世界抗癌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感谢这次中国科学家团队做出的漂亮工作,给患者带来福音!
在把癌症变成慢性病之前,科研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