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致力于促进和服务于中国地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中国和欧洲霸榜,美国最高排第13” ·  昨天  
IPRdaily  ·  浅谈商业秘密之技术秘密 ·  昨天  
参考消息  ·  39年,中国收获亚冬会100金!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祝贺李方慧!首金来了!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习近平主席宣布哈尔滨亚冬会开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大数据视角下的蒙古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的问题、进展与建议

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 公众号  ·  · 2024-10-22 18:30

正文


引言

蒙古高原位于西伯利亚针叶林到亚洲中部荒漠草原的过渡带上,具有显著的生态屏障服务功能,对于东北亚的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本区域长期未受重视,且高时空分辨的科学数据积累严重匮乏。由此,带来了不同学者围绕蒙古高原区域土地退化与恢复的认识各异。随着蒙古高原总体牲畜数量不断增加、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局部资源富集区域的草地载畜压力持续增大,草原生态系统与畜牧业发展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借助于大数据时代的红利,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蒙古高原生态屏障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为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卷乐 研究员于《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2024年第5期发表了《 Issues, Progres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Barrier on the Mongolian Platea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g Data 》一文。该文深入探讨了蒙古高原地区生态屏障建设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加强生态屏障大数据建设和智能计算平台研究的迫切性。挖掘分析了蒙古高原高时空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获取基础和关键资源环境地表参数的方法存在技术瓶颈,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数据融合与协同效应的分析不够充分,以及资源环境领域的智能计算亟需更深层次的研发应用等问题。通过蒙古高原典型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类案例,展示了该地区利用遥感、调查和统计等大数据手段及取得的进展情况。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和“生态安全”战略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突破区域长期数据瓶颈、提供算法模型集成工具、构建自主可控的计算环境、支持跨境区域协同合作,并提供蒙古高原-梯度样带-牧户等多尺度场景的用户交互服务,最终形成算法、数据、工具和平台集成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显著提升蒙古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的智能计算、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应用服务能力,促进该地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并加速资源环境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科研范式的变革。




作者简介



王卷乐  教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科学理事会-世界数据系统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生态研究专委会主任,《 Data Science Journal》《Geoscience Data Journal 》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地球大数据与一带一路资源环境生态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多项。



全文请在中国知网或学报官网下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