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年轻人的最新副业:日薪1000元的装修工 ·  2 天前  
周国平  ·  两性之间,发生关系容易,发生爱情很难 ·  3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钱,是世界上最有灵性的东西(深刻) ·  6 天前  
周国平  ·  越是人品好的人越容易吃亏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冯雪梅:你花500万留学,只是为了月薪5000?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21 18:28

正文


文 | 冯雪梅


上小学五年级的小侄女奔波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连节假日都不得安生。我好不容易回去一次,想带她出去玩,都得提前安排好时间,在她的课外班计划里见缝插针。小姑娘一遇到奥数课就嘟嘴,时常在家里大叫“打倒奥数!”


作为一个必修过“高等数学”的文科生,我不敢轻易去解她的奥数题。当然,以受过高等教育训练的成人的理解力,你知道了解题套路之后,一切可能会变得比较简单。可对一个摸不着路数的人,那些所谓的奥数题简直莫名其妙,分明是在难为小朋友。


受难为的还有家长。每一个上奥数班的同学,几乎都有家长作陪。他们比孩子更认真更用心,也更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讲解。家长们自己学懂了,回去再辅导孩子。很多理工科出身的家长都感慨:不知道解题方式,真很难下手!


侄女从小学习音乐舞蹈,风雨无阻,坚持到小学四年级,不得不放弃,把时间腾给了奥数、奥英、奥语……尽管我觉得,小姑娘在音乐舞蹈上天赋不错,学那么久放弃了可惜,而且,在未来的生活里,好奇心、鉴赏力、审美、情趣对一个人的影响,远胜过那些讲套路的奥数题,可我没理由更没勇气反对她上补习班。


只能小声建议:差不多就行了,大不了以后送她出国读书。何苦让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为“小升初”疲惫不堪?除了学校的作业,还有课外班的作业、网课的作业、名校真题……几乎天天折腾到十一二点。



我只是隐约看到了“小升初”的残酷场景——备受批评而又无法逃离的中国教育的冰山一点(连一角都算不上)。你想上好学校,你就得参加那些名校以各种形式和面目出现的招考,而考题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奥数——占整个分数的70%。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减负”吗?不是明令禁止奥数,禁止掐尖、择校吗?呵呵,侄女想去的在市里排名前三的学校,早就名正言顺地转为民办校,进而不受有关规定的约束了。


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我的同学朋友们,当年的才子才女名校毕业生,不少人也曾坚定地表态不让孩子上补习班,不学奥数,可最终,一个个妥协投降。而且,越是有想法有主见不愿意屈从教育现实的家长,越是为孩子头疼。他们有意无意地给孩子传递了独立和不服从观念,这让孩子们更容易和墨守陈规的学校教育以及老师发生冲突。结果,原先自我感觉良好多少有些精英意识的家长,不得不一次次去学校接受批评教育,一次次低头认错。反倒是那些没多少想法,一开始就服从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更少纠结和挫败感。


也有不少人与之决裂。他们将孩子送到国际班,然后出国留学。可能,很多中产阶层都认真思考过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经济能力的权衡是一方面,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得是另外一方面。


“海龟”已不再是成功或者精英的标签。这几年的招聘中,我见过不少留学生,他们和国内二流大学的毕业生一起,竞争一个月薪几千元的岗位。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报道,一个留美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留学8年,备受与父母分离、课程压力、种族歧视、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等等的煎熬,最终回国找工作,心里盘算着“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什么时候能挣回来?”


网络上也不乏“留美花费500万,回国后月薪仅5000”之类的感慨。其实,能花四五百万送孩子留学的家庭,大约并不指望孩子一定能挣回同样的钱。他们期许孩子的是一个好的未来,这个未来远比钱更重要。


教育投入的能力大小,以及对投入产出比的权衡,显示着阶层的差别。前些日子,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火的帖子,一名国家博物馆的馆员,讲述了他接待两批来访学生的感受。其中一批学生来自极其普通甚至算比较差的中学,组织参观纯为应付上级,学生们晚到了一小时,在馆员讲解了不足十分之一的课程时,带队老师便急着打道回府,理由是“该吃午饭了,不能让送餐的公司等,不然要被罚钱。”另一批孩子来自著名的重点小学,学习积极性很高,宁可错过饭点儿也要把课听完,甚至有小朋友知道北宋之后还有“伪楚”政权这样的冷僻问题。


这个故事被当作“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的一个重要例证而引发了诸多讨论。一位自称“霍老爷”的网友在《与其说阶级固化,不如说你没有搞懂自己的上升通道》一文中,将教育进行了分类:贵族教育、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贵族教育是非实用性的。于节操上,它要求教育对象自制,克己,奉献自我,服务国家。于情操上,它讲究仪态,举止,品味,风范。……素质是一个太宽泛的词。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素质教育也叫心智教育,相对于偏重考试的应试教育而言,较为注重培养体育、艺术能力和多元智能的成绩。……应试教育是属于屌丝的,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


这大致涵盖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教育类别。大多数人其实是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挣扎,不乏功利的目标与追求。即便花几百万送孩子出国读书,也不以自由“无用”为目标,心里思量更多的还是某个专业的就业前景。退一步,就算家里的钱足够你当个“街头艺术家”,可再下一代呢,你又如何让你的后代悠哉游哉,无所事事?


大部分中产阶层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有用”。就像我,希望小侄女不被奥数所压迫,能去国外更好地培养“素质”,之后呢?总要学有所成,起码得自食其力,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个可以预期的不算差的未来吧。


而在这之外,当然还希望出国留学的素质教育能带给孩子人格、情操、品位上的提升,也就是具备某种贵族教育的风范,至少可以多一些熏陶和浸染,多一些见识和经历,多一些观察和体验,多一些比较和选择。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的阶层,起码不要跌下去。而现实中的超越,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加上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不免对“阶层固化”心有芥蒂和不满。其实,“固化”不仅仅指你要上去而去不了的阶层,也意味着由于你的捍卫——你不希望自己或下一代被挤出自己的阶层,在你下面的人难以进入你所在的阶层。


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你和孩子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会更好更优秀。智力能力各有高下的客观存在,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又尽可能视而不见。就像上流社会可望不可及一样,怀揣着贵族教育的理想,我们依然走在教育功利化的路上。有人抗拒,有人妥协,有人愤懑,有人担忧,更多人在对现实的不满与未来的不可预期中,纠结不定,焦虑不安。


本文题图为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作者简介】 

冯雪梅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

【精华推荐】

你们都在吐槽北京,真正辛苦的人却没有说话

天才的编辑,只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

女干部为什么不讨人喜欢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