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叔快评
肿瘤学临床研究及制药企业研发评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大叔快评

2025年,第一个股价翻倍的港股Biotech

大叔快评  · 公众号  ·  · 2025-02-04 09:36

正文

2025年2月3日,港股在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18A板块的和铂医药股价上涨2.19%。
至此,和铂医药成为2025年以来,港股18A板块首个股价成功翻倍的Biotech。
以拥有全球专利保护的全人源抗体平台技术著称的和铂医药,于2020年底登陆港股,最高峰时市值已经触及100亿港币,此后股最多时回调幅度超过90%,一度是港股18A的迷你市值Biotech之一。
但是到了2025年,和铂医药显然是缓了过来。
2025新年伊始,和铂医药1月2日盘前公告,宣布将进行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规模高达4000万港币。
4000万的港币虽然不是一个很大的金额,但是在普遍缺钱严重的港股Biotech公司中,能够拿出真金白银回购股份,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强烈的正面信号。
截至2024年半年报,和铂医药账上尚有现金13.12亿,相比于去年底,增加了3亿多。
上述迹象都说明,和铂医药的日子过得颇为滋润,不差钱。
事实上,早在2023年,和铂医药就实现了盈利。
2023年,和铂医药实现营收89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9.9%;全年总盈利达到2276万美元,这是公司首次实现年度财务盈利。
关于盈利的原因,和铂医药给出了简短的解释:对内的压缩开支和对外合作。
2023年全年,和铂医药的研发费用为4500万美元,相比于2022年全年大降67%。
2024年上半年,和铂医药的研发费用进一步降低到1300万美元,相比于2023年同期再次下降超过50%。
之所以能够如此大刀阔斧地压缩研发支出,在于和铂医药经历了一个惨烈但是果断的“壮士断臂”的过程。
2022年10月10日,和铂医药接连发布两项公告,宣布对旗下两大核心管线巴托利单抗和特那西普的重大决策。
其中,基于观察到的疗效不足趋势,根据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建议,和铂医药决定终止特那西普的正在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
另一款核心管线巴托利单抗,被和铂医药以10亿元的总交易金额授权给石药集团的子公司恩必普,首付款1.5亿元。
至此,曾经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的两个核心管线,一停一卖,当时的和铂医药再无三期临床的管线在手,成为一家早期Biotech公司。
但是这只是和铂医药转型的开端。
2022年11月15日,和铂医药宣布,与药明生物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将旗下生物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的生产厂房与设备转让给药明生物,价格1.46亿人民币。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完,和铂医药终于得以轻装上阵。
在大幅削减支出的同时,和铂医药以极为积极的姿态,频繁对外管线授权。
自2022年以来, 和铂医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