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如果到四五十岁,你还不能在睡觉的时候也赚钱,你就太失败了!”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美国有一群人三十多岁就提前退休了,成为了巴菲特口中的“成功者”。有人采访了几位顺利在40岁以前结束职业生涯的神人,这些受访者说:实现财务自由不光需要做足预算,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考虑你的核心价值。
在他们看来,实现财务自由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
省钱、存钱、投资。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了一个在北京遇到的80后司机小张的故事,在他看来中国很多像小张一样的年轻人,信奉勤劳是美德,认为付出就有回报,他们努力工作,勤勤恳恳,在省钱、存钱上都做的很好,关键是不懂得如何投资。
他在文章里给了一个屌丝告别曲线,很有意思。
在吴晓波看来,从家庭财务角度上,屌丝的标配与他从事的职业其实没有关系,而在于两个指标:第一,屌丝只有职务性收入,甚少财产性收入;第二,屌丝的银行负债率为零。一个人的财产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正是告别屌丝、从工薪阶层向中产阶层递进的台阶。
无独有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也为我们阐释了投资收入的重要性。
在没有金融市场的传统社会里,财富是一个狭义的东西,是过去剩余收入的累积。当我们说“张三很富有”,意思是他过去赚了很多钱,没有花完留下来了,这是过去收入的概念。
但是,如今有了金融市场之后,财富不再只是过去剩余收入的累积,更重要的是包括了未来收入的贴现值。也就是说,今天说到的财富是过去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之和。
每年《福布斯》杂志会定期发布全球富豪榜,位列榜单的富豪们的身价都让人觉得高不可及。
王健林身价2000多亿、马化腾1000多亿,等等,我知道这些都是天文数字,是过去的中国人难以想象到的数量级,也可能跟你我的关系不大。
但是,他们的财富不是过去赚到的收入累计的结果,而是他们持有的公司股权的价格,这些股价是市场对他们公司未来收入的贴现估值结果。其中,“对未来收入贴现”指的是未来的钱跟今天的钱不完全相同,5年后的1块钱折算到今天应该少于1块钱,等等,按照这个思路对未来各种收入预期进行转换,换成相当于今天的价值。
当然,贴现值是否能真正成为今天的资本,取决于这些公司股权是不是已经上市交易。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把折算的结果变现成今天的钱,既可以花,也可以再投资。既然未来收入能以这种方式变成今天的财富,那么,财富量当然就多了,因为未来几乎是无限的!
可是,也正因为未来是无限的,提供太多想象空间,金融泡沫、财富泡沫就难以避免,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会时有发生。所以学会正确利用金融帮你致富非常关键,否则,就容易造成金融市场平时没让你赚钱、危机的时候给你带来一大堆损失的局面。
陈志武最近抛出了7个关于财富的问题:
1、为什么金融对普通人更重要?
2、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
3、马化腾何以比乾隆更有钱?
4、为什么说养子防老是不道德的?
5、为何中国人以前有婚姻但没爱情?
6、你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
7、你为什么富有但不幸福?
问题看似普通,但反思自身,必然会遭遇7问中的任何一问。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只是靠月工资,没有投资、没有财产性收入,那么,你就很难富有。实际上,工薪阶层不仅要有资产、要有金融投资,而且运营好自己的投资,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比如上文中的小张,假如他能有投资意识,10年前在北京购房,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套出钱去投资,购买理财产品,也许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陈志武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如果以1925年底作为起点、2014年底作为终点,假定当初你有一万美元做投资,而且每年利息和分红都重新投入同样的金融产品,那么,这89年里,如果一直把钱投在短期美国国债里,到2014年底就成了21万美元;如果投资的是美国大公司股票,你今天就有5316万美元,而如果一直投资小公司股票亦即小盘股,最终你会有2亿7千4百19万美元!
所以,不同的投资安排,收益千差万别,风险和其它指标也大为不同。小盘股比大盘股的股性强,故其收益也高。不管你从事的职业是什么,都应该学习金融逻辑、把控好金融投资。
在陈志武看来,金融对富人可能是锦上添花,对穷人来说则意义更为重大。
金融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穷人的抗灾能力。另一方面同时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并缩小贫富之间发展机遇的差距。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未受扭曲的前提下。
陈志武,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也是最受企业家推崇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1990年从耶鲁大学拿到金融经济学博士,随即去威斯康星大学任教,1999年被耶鲁大学聘回当教授,到今天已经和金融打交道有二十七年。
在这些年里,他一直苦闷于:找不到一本适合普通人学习金融的教材和课程,因为大学金融课教材,尤其是MBA课程,都太侧重技术性或者只关注操作细节,而一般的经济学教材又对金融价值谈得太少,或者侧重于货币金融学。所以,开一门适合国民学习金融的课,以通俗语言讲解金融的逻辑,既讲到主要金融市场和一些操作性知识与技巧,又谈到金融的社会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此,陈志武在喜马拉雅FM 上开设一门付费音频课程《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这门为期一年的课程概括了陈志武过去三十余年里对金融的学习与研究认知,且得到了包括郭广昌、冯仑、张亚勤、沈南鹏、梁建章、沈南鹏、徐小平等百位CEO大佬的推荐,在他们看来,这是你了解金融世界、打开财富大门的必读课。
上述课程重点回答了几个问题:
第一, 金融是什么?是怎么来的?
第二, 金融能帮你做什么?如何帮你致福,并解决未来生老病死方方面面的风险?
第三, 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传统社会靠什么完成金融工具要做的事?如何从金融角度解读传统习俗、文化,包括婚姻、家庭以及儒家等文化的演变逻辑?
第四, 你要创业,或者要把公司做大做强,如何利用金融市场实现你的梦想、确立最优商业模式?
第五, 为什么各国金融发展状况千差万别?金融发展好与坏、多与少,到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什么影响?在中国经济处于交叉路口之际,到底该“脱虚向实”,还是“脱实向虚”?
如果你还不太了解金融,这门课的意义显而易见。
即使你学过金融、从事金融职业,甚至是金融监管者,那么,你可能也只熟悉金融的技术性细节,不一定了解你所从事的职业的社会价值。
如果你错过了房地产致富大潮,也不用过于责怪自己,而是花时间学习金融、掌握现代理财和致富模式。之后,你还可以创业。或者,你继续自己喜欢的职业,得到月薪收入,但与此同时,利用金融投资给你财产性收入,使你睡觉的时候也能赚钱。
以上观点整理自《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