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各国都来抢,果然是有原因的。
中国首次
可燃冰
试采成功,就在南海,且储量极大,南海储量够全中国使用至少
200年
!
把宝贝从海底开采出来,不容易,
好比用金刚钻绣花,
稍不慎就有大量砂石涌进管道。前几次,日本就这么失败的。
但,中国成功,靠的是自己的技术、自己的工具!
曾经,中东,
美国用导弹操纵着石油价格;
曾经,马六甲海峡,
美国威胁掐断中国海上石油生命线;
曾经,日本骄傲
宣称开采技术超中国十几年,话音未落,中国就解决了日本不能解决的难题!
美日,各种羡慕嫉妒恨……
得能源者得天下!可燃冰成就,是中国新高度、是一带一路新起点!我们自豪!
真的,中国飞机上天,世界天空跨入ABC格局;天舟一号让中国离太空梦更近!
我们落下的,在一点点赶上;而别人不曾拥有的,中国第一
!
科技第一,该自豪!那,又脸红什么?
第一时我们欢呼。但,
美国科学家待遇是人均8万美元,是人均国民收入2倍;日本,钞票上全是学者!而,大多中国科研工作者,上有老下有小工资并不高,院士,也往往身居陋室,默默拼命一辈子收入比不上明星一年广告费。真
不是每位海归都愿回国。
有人说,你谈钱,俗。好,谈情怀。
情怀是什么?
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情怀你觉得故事太老,这次可燃冰功臣吉林大学,其地质专业有位海归,黄大年,当年在英国,他家住剑桥大学旁花园别墅,妻子学医开了两家诊所,生活早已跻身英国精英阶层。但2009年,48岁的他,听到祖国需要能源资源探测开发领域科学家时,决定回国。回国后,一部分工作是协助国土资源部完善战略部署。
回国后,地质宫翻修漏雨时,他边写报告边捧垃圾桶接雨;身为院士评审专家,自己不是院士却不申报,他说:时间有限先做事;经手经费几亿,朋友想通过他的关系拉点钱,他说,我没对手也没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整理黄大年遗物,朋友在他抽屉发现了满满的药,多少个深夜,他靠药物熬到天亮?
做科研板凳要坐十年冷!
科学家从不会炒作自己,无数黄大年离去后我们才想起致敬!而又有多少科学家,奋斗事迹只记在共和国档案里!
可燃冰团队成功前,无数个黄大年早已奋斗了很多年。但过去,很少有跟踪报道他们努力的细节。
相反,很多人一边崇拜美国,一边说中国只有历史没有未来;一面对明星喜爱的小狗了如指掌,一面对科学知之甚少。科学家低调、项目也该保密,但都不是我们该忽略他们的理由!
尽管如此,中国科学家依然获取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第一!今天,我们惊叹第一的荣光,是不是更该学习他们的无我、舍弃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