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并不是难懂的,对艺术作品的诠释也并非只有一种,
但如果有人来告诉你正确的欣赏路径,在解锁古典音乐的道路上一定会事半功倍。
熟悉中读的人一定不会对段召旭这个名字陌生,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北师大音乐系钢琴专业副教授,他的《古典音乐说明书》专栏已经成为了中读的王牌音频节目,连续办到第三季,收获了百万级收听量。
在订阅人数最多的第二季《古典音乐说明书》专栏中,
段老师沿着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派的古典音乐发展脉络,选取了104首古典音乐史中的经典传世曲目,走进20位音乐巨匠的创作世界。
这其中有你熟悉的贝多芬、莫扎特、肖邦、舒伯特等人,还有钢琴学习中必弹的“练习曲教父”车尔尼,也有你可能听过名字但不太了解的萨蒂、肖斯塔科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限时优惠139
元
原价199元
活动时间:2021.2.8-2021.2.13
专栏还特别设置了20位音乐巨匠的虚拟“时空访谈”环节,
作为主讲人,段老师深入研究大量中西方文献,让你穿越到作曲家的时代,在咖啡馆、音乐厅、欧式复古的宅邸和他们偶遇,与音乐家们来一场面对面的灵魂交流。
主讲人段召旭手绘的德彪西肖像
在课程里,
段老师还会一边弹奏音乐片段一边讲解,将作曲家的玄妙构思拆解为你能听懂的细节。一些曲目甚至还能听到段老师演奏的独家首发版本。
李斯特那首非常出名的《钟》,其实改编自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李斯特终稿发表的十多年前,车尔尼也改编了《钟》这首曲子,段老师就在专栏中亲自演奏了车尔尼的版本,而相比李斯特那首高难度炫技的《钟》,这个版本的旋律也有它的可爱轻盈。
作为“钢琴界的段子手”,段老师常常在课程中聊到作曲家的人物佚事 。
比如舒曼在学习钢琴时住在自己未来岳父维克的家中,看到小神童克拉拉(舒曼未来的妻子)弹得一手好琴。于是将滑轮挂在屋顶上,用绳索一端挂着重物,一端拴在手指练习力度,结果在不懈努力之下,他终于把手指练废了。自此之后舒曼成了一个作曲家,他的作品都交给了克拉拉弹奏。
图注:中间弹琴的是段召旭,穿着李斯特的一张肖像里面的袍子。钢琴上有李斯特的雕像、李斯特故居的烛台、墨水瓶、狮子小镇纸。李斯特仰望的是贝多芬的画像,整个场景被框在一个编钟形状的框子里面,这是音乐美学会和段召旭所在学校的徽标。——漫画作者张憬之(巴黎美术学院硕士,现任教于人大附中)
彻底打破古典音乐的精英圈,轻松将古典音乐作曲家的个人观念、历史情景和凝结在音符中的多元情绪一一讲给你听,
用耳朵感受音乐纯粹的美好,这就是《古典音乐说明书》专栏想要传递的理念。
无论是描述不朽生命的振奋节拍,还是慵懒闲散的浪漫风格,都能在古典音乐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经典作品。一段不高冷、有温度的古典音乐之旅,等你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