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迈克尔贝不再导演《变形金刚》”更出乎意料的,也许只有《变形金刚》本身的扑街了。
豆瓣4.8分,IMDB 5.3分,观众口碑全线崩溃,票房也缩水。
放在一个月前,谁会料到这个国民级的大IP,居然会遭遇如此严重的滑铁卢呢?
不过对此,许多观众也忍不住抱怨“实在是没有别的片看啊,一部《变5》就占了70%的排片。”
其实,有的。
它就是小盾今天准备安利的《冈仁波齐》。
豆瓣7.8分,猫眼9.1分,由于口碑的强势,票房每天都在上涨。作为一部几乎0宣传的小本电影,上映一周已经有了2000多万票房。
首先要提醒一句,这并不是一部刺激的大场面电影,它很文艺,甚至带着点闷,如果你抵触这样的片子,那还是慎重考虑。
但你若愿意在电影院见识一番西藏美景,感受藏民最朴实的情怀和最震撼的信仰,那我建议你不要错过它。
《冈仁波齐》的故事很简单,它只讲了一件事情:信仰。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中国佛教又分为三派别: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对于藏族人来说,宗教信仰是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几乎所有藏民都信仰佛教。
而藏传佛教中最特别的一项文化,莫过于在外人眼中,令人敬佩又十分不解的“朝圣”行为了。
在藏族人民心中一直有一个观点,他们一辈子必须去一次圣地拜见佛祖,一个人如果决定往朝圣,一旦话说出口,上至藏王、下至父母和儿女,不论心里认同与否,都无权阻止。
在电影中,这个地方便是冈仁波齐山。主角一行人中,有老人,有孕妇,有六七岁的孩子,他们的朝圣之路,长达一千多公里。
这个路程仅仅是对于单纯的步行来说已是望而却步,对朝圣者而言更是挑战,每走七八步便要伏身,五体投地匍匐,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并周而复始,行至最后,朝圣者身体已伤痕累累。
这些艰难险阻在《冈仁波齐》中也有体现,在历经半年的旅途中,朝圣者经历冬春,遇上雪崩,刺骨河水,和遍地碎石的山路,劳累,伤病更已经成为日常的一部分。而无论发生什么,始终没能阻挡他们朝圣的脚步。
《冈仁波齐》就这样,用两小时时间冷静,沉着的跟着一群藏民走完朝圣之路,它带领观众,见识中国最偏远地区少民的信念与生活。
导演 张扬
张扬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中坚力量,贾宏声那部著名的《昨天》便是他的作品,而《冈仁波齐》是他阔别五年的新作。
早在26年前,张杨就曾独自在西藏流浪3个月,他吃最便宜的食物,靠搭顺风车前进,从那时起,西藏便成了他寻找人生和电影创作双重答案的地方。
直到2014年,他终于决定拍一部和朝圣有关的电影。也许在他心中,那便是有着最纯洁心灵的一群人。
最终张扬带着摄制组,在严酷的青藏高原上,跟着一队真实的朝圣者们,开始了历经一年时间的拍摄。从芒康到拉萨,走完了每一公里。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拍摄到的素材都是除了磕头,还是磕头。
其实对于一部电影的拍摄来说,这样并无必要,但张扬坚持这么做。
“最重要是找到这十一个素人,但拍摄途中会发生什么,到哪里结束,都没有预设过,就是一路上从他们自身去捕捉。只要机器在这里,都有了表演的可能性”
但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却意外遭遇到为数不少的质疑,理由是电影是摆拍出来的,不过是为了消费奇观。
总有人抱有这样一种想法:作为以真实为表达的电影,是应当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
可真是如此吗?
实际上,就算是实地取材的纪录片,通过对素材的选取,剪辑,旁白,也很容易带有倾向性。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能从一个四四方方的画布中了解远方,是永远无法接触到完完全全的真实。
诚然,《冈仁波齐》的情节是遭到了人工编排的,可这些事情,也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过其它朝圣者身上的事件,它被集中在一支朝圣队伍上,只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遭遇。
事实上,真实的朝圣远可能比这残酷得多,张扬说,在他们拍摄的过程中遇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他请他们为他拍了张照。没过多久,摄制组便在下一个路口发现了他被车碾过的尸体,在川藏公路上,这样的事情同样常发于朝圣者。
对于《冈仁波齐》本身,最为难得的便是导演对朝圣行为的态度。西藏这个地方离我们太偏远,也有太多神话。有人将其视为洗涤心灵的圣地,也有人对其不屑一顾,并对心生向往之人暗自鄙视。
而张扬选择了另一种角度,它不带偏见,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度量一切,并终让观众意识到,原来对于普通藏民而言,朝圣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它以平凡的姿态带我们接触宗教,并认识宗教中的普通人,即便是不理解它的人,也能够为朝圣者的毅力和坚韧所感动。
当然,电影也有些许不足,导演毕竟是一个旁观的外乡人,虽有力展现了“朝圣”这一鲜为人知的景象,却没能深刻揭示其根本缘由,以至于有人看过反而会嘲笑起藏民的信仰不过是种愚蠢的迷信。
在电影的最后,杨培爷爷在转山的过程中去世了,若是在旁人看来,他穷苦一生,又历尽了艰难的朝圣之路,最后却死在路途,简直凄惨无比。
可对他来说,他的生命终结在了他心中圣地,这便是最大的满足。
其实我们谁又没有信仰呢?
“好人有好报”,这是一种信仰,“努力便会成功”也是一种信仰,面对未知的事情,人总需要去寻找一些精神的慰藉,以作为行进的方向。
可以不理解,但至少应当尊重。
为尊重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