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师政管
北师政管是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官方公众号,政管经世,致知明德。本公众号致力于发布学院相关资讯,展现校园生活,关注时事热点,为师生带来便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师政管

选课介绍 | 通识课(二)

北师政管  · 公众号  ·  · 2024-09-09 14:2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中国国情、发展实践及其国际比较

任课教师:田明

开课院系:政府管理学院

学分:2学分

所属课程模块: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

课程简介:

本课程指导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的国情及发展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影响中国历史发展,在国别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决定中国发展路径的基本因素,系统学习如何运用理论来分析实践问题,分析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影响中国发展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 (2)如何解读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因为只有通过这个历史过程梳理才能理清中国的基本特质。(3)中国的基本特质是一成不变的吗?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的?(4)自然环境、人口变化、经济特征、社会结构、文化与意识形态、政治特征、国际环境是如何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的,发挥了什么作用? (5)目前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什么?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本课程授课的基本思路有两条:第一,人口、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等基本国情以及国际趋势是如何影响了发展走向,而具体的发展实践又是如何对基本国情进行响应的。遵循国情——历史——制度;约束——响应——路径;外部——内部——选择的逻辑展开;第二,采取纵向的历史分析与横向的要素分析相结合。纵向的历史分析:进行历史的比较。横向之间以自然、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为线索进行中国与欧洲,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印度的比较。

课程内容:

第一章:从自然中走来,自然环境之于中国 (3学时)

第二章:制度创建与意识形态的形成——中国古代模式的初成 (3学时)

第三章:强盛与积弱走不出历史的循环——中国古代模式的完善与弱点 (2学时)

第四章:发展的极致与挣不脱的链条——中国古代模式的辉煌与突破的难度 (2学时)

第五章:由野蛮到文明——西方世界的兴起(3学时)

第六章:突破为什么这么难——中西模式及影响因素对比(3学时)

第七章:大变局与大调整——寻找出路(3学时)

第八章:成就与问题——探索新模式(4学时)

第九章:崛起与纷争——外部世界之于当代中国(3学时)

第十章:国情与发展——辩证的中国与世界(4学时)




2. 城市发展与城镇化

任课教师:田明

开课院系:政府管理学院

学分:2学分

所属课程模块: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

课程简介: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栖息地,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集聚中心、创新中心和主要载体。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文明发展的趋势。了解城市与城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城市和城镇化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对城市文明的传承、改善人居环境至关重要,也有利于实施科学城市管理政策,推动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掌握城镇化演进的规律和相关理论;第二,通过认识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形势,中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深入理解城市居民的行为如何塑造城市的品质,怎样的行为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第三,准确把握人类的思想和自然的基地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人类有计划的规划行为如何影响城市的文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提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学习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把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结合起来,把纵向的历史考察与横向的国别比较结合起来,讲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城市文明的演进,城市功能及其发挥的作用;把城市发展与人口迁移、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探讨人类面临的主要城市发展问题,并就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的公共政策和规划实施进行讲解和研讨。

课程内容:

第一讲:概论

第二讲:城市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第三讲:城镇化与发展:理论与过程

第四讲:人口迁移与城镇化

第五讲: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关系

第六讲:城市职能及其演变

第七讲: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变

第八讲:城市政策、规划与设计

第九讲:城市发展的未来:包容、绿色、宜居、可持续




3.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与政治

任课老师:林猛

开课院系:政府管理学院

学分:2学分

所属模块: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

课程介绍:

你是否想过了解土地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它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你对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的方方面面所呈现的样貌是否感到好奇,比如老百姓所喜欢的旧戏曲的改革、边缘人群的改造、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妇女?还有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进程在商业领域、私人生活和公共空间所引起的变化,是否曾激起你的探索兴趣?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对新一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他们出生前的事情,然而人们在埋头于今天、沉浸于未来的同时却容易忽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过去历程的塑造。本课程通过选择十二本经典作品,尝试以一种学生参与阅读、讨论的方式,一起来触摸过去时代的脉搏。

课程的重心不在制度或者宏观决策,无须特别的专业背景,也不强调理论。它适合那些对过去几十年进程感兴趣,希望深入把握内在脉络,理解不同人群的经历和感受(也就是理解今天的分歧),那些愿意阅读、思考、对话的同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文审核:王   玲

微信编辑:谭雅心

微信审核:马   杙







微信号:jszgyID

新浪微博: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