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昨天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昨天  
央视新闻  ·  刘国梁最新发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传统教师转型线上做网师 年入百万晋升网红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19 18:09

正文


近日,在线教育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源自沪江一名老师晒出的高额工资单,年薪已达到百万元之高。这无论对于传统培训机构还是学校老师,都是无法想象的。虽然部分网友质疑网红的属性和高收入是否让“灵魂工程师”的形象变得铜臭味和市侩化,但更多网友在后面跟帖表示支持,“比起一脸浓妆晒吃饭的网红,我们难道不应该鼓励‘知识网红’吗?”、“不再是穷教书匠,网红老师获得名誉和收入待遇的提高,也是教育的进步”、“老师也是人,也需要付出的劳动得到回报,左手理想右手面包才是老师这个职业正确的打开方式”、“别总说‘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也需要照亮自己”……


钱理群曾说,“中国的教育和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里,他们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能了解这群人的真实情况,记者走访了几位从事“网师”工作的人。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从线下的传统老师转战线上成为“网师”。


他们是好老师吗?

他们怎样看待这份工作?

“网红”和“老师”的双重属性

能让他们同时坚守理想和“面包”吗?


也许在他们身上,你不仅仅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可以真正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真正含义,以及看见教育的未来。

 

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很有可能因为这根网线无需走我走过的路,很有可能他们就可以享受到他们该有的快乐时光


2年前,苏楠楠还是一家线下机构的英语老师。课程结束,跟最后一位学生说完再见之后,站在讲台前的他,面前是50个空空荡荡的座位,背后,熬夜做了几天的PPT已经结束了它的使命,还在孤独地闪着光。“我就在思考,怎样才能更大的发挥自己的力量,从而惠及到更多的人”。在他看来,线下教育的影响十分有限,而在线上经过互联网教育的“放大”,“为多数人服务,解决教育上的不公平”这个“每一个做老师心目中的梦想”才有望成为现实。“我觉得这才是未来教育的走向。”苏楠楠甚至把在线教育比作“像天堂一样”,他相信。这正是他所设想的老师的定义,“这个完全不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更是实现了我们一直追求的教育公平。”



LUCKYDOG来自农村。高中时,由于学校里仅有一位“从不讲英语口语”的英语老师,这位未来的英语名师在大学之前没讲过一句完整的英语口语,甚至不明白什么是语法中的现在完成时。而高考前的英语复习最后竟然因为这位仅有老师的请假又无人代班严重滞后,LUCKYDOG和很多同学因英语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我们都不怪学校,因为没有哪个会口语的、年轻的老师愿意过去农村讲课。”LUCKYDOG说。即使后期的疯狂学习让他从“高中毕业不会讲一句口语,不懂现在完成时”到成为一名英语老师,这段经历并没有被他当做一个向别人炫耀的“励志故事”或者可以写进“心灵鸡汤”的案例。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由于出生在偏远地区没有办法享受到平等教育而不得不以牺牲作为一个年轻人享受他本该拥有的快乐时光而换来的在一二线城市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拥有的东西”的故事。“这是一个悲剧。”带着一种深深地无奈,LUCKYDOG说。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努力变成填平巨大的地域差距沟壑的一块砖,阻止更多悲剧的发生。


“我觉得这样讲课还是有限制,因为一个班最多就那么几十号人,自己辛辛苦苦备的课,并没有产生更大的效应,总感觉内力发不出来。”在广州新东方工作了几年之后,LUCKYDOG还是选择了辞职,成为了沪江的又一名“网师”,尽管这在当时还是一个非常新的名词和领域。因为他发现,在线教育环境中,只需要一根网线,就可以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优质的课程,理想实现的近在咫尺让他不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去。“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很有可能因为这根网线无需走我走过的路,很有可能他们就可以享受到他们该有的快乐时光”,这让LUCKYDOG很震撼也很感慨。他认为在线教育的课堂成为了他实现“自己能帮的到更多的人”的教师情怀的地方,并让他“把全部的潜力和汗水激发出来”。“在线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事业,更是一种功德。”


他开始尝试“一个英语老师能带着他的课堂走多远”,阻止“教育灾难”的发生。如今,在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等地,LUCKYDOG都能找得到自己的学生。无数的学生因为他,得以在低门槛的条件下看到同一个世界,并免除了人为造成的起点等级划分。他认为,互联网和教育的结合,放大了教育自身的潜力和市场,这将让整个行业变得“越来越好”。“在线教育打破了很多传统教育的限制,并且对我的能量无限放大。”LUCKYDOG说。

 

在这里,我不必听任何人指手画脚,这个课堂只属于我和学生们

 

一向喜欢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朱伟在网上算的上是如鱼得水。从线下转战线上,成为CCtalk的一名网师之后,他的课堂里除了招牌课程---We Learn四六级、We Learn考研英语外,还把澳洲游学24小时直播搬进了直播课堂,并创造性地引入了校园原创音乐节目、“二八”跨年原创音乐会等,他在这里找到了从配套课件到实时互动符合他需求的“真正的直播课堂”。“他比较提倡高效灵活地学习英语”,网名“句尾留白不留墨”的学生这样说,“我觉得像我这种中国传统的应试生,听完他的课应该都会有种学习理念被颠覆的感觉。”在他的课堂上,很多时候自诩“中戏的遗”的他还会进行真人show秀即兴表演,录歌给同学,推荐欧美影片。


而在苏楠楠眼中,相较于线下的课堂,线上让他的教学思想有了更宽广的发挥空间。“就拿我现在工作的平台来说,CCtalk的功能比较强大,利用视频、多媒体、答题卡,献花、直播、回放等多种功能,在这里能比线下与学生实现更多的互动。”在老师有比较扎实的线下的基本功的情况下,操作线上的课程就很简单。而区别在于用眼睛直接看到学生们的反应,线上课堂网师们通过公屏和上麦等方式都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而学生们也不再因为当众回答问题而羞怯,“反正线上学生之间你又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他们反而更愿意回答问题,我觉得课堂效果可能更好。”同时,他认为,在线教育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即使天气恶劣他们也无需在路上耗费太多的时间,而有的在职学生则可以在加班的情况下可以观看回放,也不会耽误课程。

 


老师想出名,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有能力并且愿意认真为学生服务你就能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