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闯’字当头,‘干’字为先,把难干的事干成,把能干的事干好,把该干的事干出彩。”中国能建广西工程局劳动模范杨杰,这位充满朝气的95后项目经理,用激情和冲劲,将困难视为挑战,把责任化为动力,坚持把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抓实抓细抓到位,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激发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汇聚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施工任务,获得了各方广泛好评。
成就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每一步都充满了他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在工作中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在实践锻炼中经历“风吹雨打”,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磨砺“金刚钻”、练出“大心脏”。
在繁忙的施工现场,安全总是第一位的。2020年,杨杰担任三亚西水中调项目安全监察部副主任。三亚市西水中调工程作为保障三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民生基础工程,主要建设全长28.1公里的深埋式引水隧洞,安全风险控制点之多令人咋舌。
“洞身横穿多条断层,岩体呈散状结构,受断裂、岩溶影响,围岩稳定性极差,且频繁出现高地温断、高地应力段,施工安全风险较大,隧洞掘进的每一米都如履薄冰,隧洞最大埋深超650米,部分地段热气喷涌而出,洞内温度近40摄氏度,相对湿度约90%,犹如密闭的蒸笼。”杨杰回忆说道。由于隧洞全线较长,作业面较广,施工人员较多,24小时不间断循环作业,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加快施工效率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成为巨大的难题。
“安全无小事,敢管是前提,善管是关键,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在施工过程中,杨杰与项目安监团队积极推进安全管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施工现场安装环境监测仪及喷淋联动系统实时监控空气质量与扬尘,设置安全生产体验馆并实行实名制门禁系统,高度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与创新,通过共享BIM模型应用数据,打通参建单位及各业务部门的数据联系,将BIM技术、GIS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三维可视化
管理,工程
内部结构一览无遗,达到
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控。同时,他主动加大各类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质量培训、文明环保宣传,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
在施工前开展安全技术交底会,每日举行班前站班会等,不断总结梳理问题,提高了项目本质安全管理水平,项目被评为了三亚市水务局“2020年度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2022年8月,杨杰担任云南昭通老路梁子风电项目执行经理,从引水施工到风电建设,从专业技术工作到项目管理工作,他成为众多青年职工口中的“年少有为”。
然而,“乌蒙山连着山外山”这句歌词道出了云南昭通的地形险峻。项目地处海拔超过3000米,气象条件较为恶劣,如何在新能源建设领域打响企业品牌,公司给予的期望极高,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来说,初次担任项目经理,又是首次参建风电项目,压力可想而知。
杨杰坦诚地说,“初次管理一个新项目,前期总是心怀忐忑,四处奔波,忙碌得像个陀螺,疲惫不堪,然而,项目管理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他明白,项目管理并非易事,需要细心、耐心与智慧,唯有快速转变角色,才能找准工作方向。
“朝出一脚露,晚归一身霞”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他白天在现场协调各方资源,抢进度、抓安全、控质量,晚上回到项目部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各班组负责人员针对当天发现的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进行总结梳理。“项目管理工作不能纸上谈兵,只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纠偏调整,才能按期完成节点目标。”杨杰的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整个项目的过程管理,无论现场协调还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他都事事上心,亲力亲为。
杨杰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让他总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因项目地处高原山区,恶劣的气象条件给项目施工和设备运输带来了重重困难。为抢抓工期目标,他及时协调各方资源,组织青年突击队对运输道路进行扫雪除冰,确保道路通畅,保障风机、塔筒等大件设备在恶劣天气下能够安全高效运抵施工现场,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两个月内完成了所有风机吊装及调试工作,提前三个月完成投产发电目标,获得业主表扬信。
与山水为伴,与日月同行,他奔走于各大高山平原,奋斗于各处深谷河川,驰而不息。2023年8月,杨杰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担任贵州盘州光伏项目执行经理,同样在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原之巅,在沟壑纵横的群山之间,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胸有成竹,心中有数,方能运筹帷幄,项目建设同样如此,对施工进度的把控,必须清晰掌握每个节点的施工任务,深入剖析每个阶段的重难点与挑战。”经过一个项目成长,杨杰总结出了项目建设的诀窍。面对光伏项目短、平、快的特点,他快速进行团队筹建、总体规划、方案编制、资源配置、决策执行等,使项目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为确保各项材料及时供应,他组织人员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梳理材料进场计划,针对光伏组件、箱变等关键性设备材料,派出专人前往安徽、江苏、湖南等厂家实地监造,确保设备材料的生产进度以及质量,同时为缓解项目因采购大量设备、材料占用的资金压力,他积极与业主单位沟通协商,最终提高了设备材料结算支付比例,确保各项设备材料按期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