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杉200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超大规模操作手册:在 GPU 集群上训练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杉2009

#华与华书房#早读四书《中庸》【8】知行合一的两个标准

华杉2009  · 简书  ·  · 2017-11-27 06:36

正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予,就是我。罟(gu),渔网,攫(jue),机栏,都是抓鱼的。陷阱,抓野兽的。

人人都说“我知道!”但你把他往那坑里带,他也不知道避。人人都说“我知道!”但是,要他执守中庸之道,他一个月也坚持不了。知祸而不知避,能择而不能守,都不是真知。

张居正讲解说:如今的人,与他论利害,个个都说我知道。那既然知道,看见祸事就在眼前,该能躲避了吧?但他却见利而不见害,知安而不知危,被人驱逐在祸败之地,就像禽兽落在陷阱里一样,恬然不知道避去,这怎么算知道呢?

如今的人,你跟他讲中庸的道理,也都说我知道。既然知道,就有定见,有定见,就有定夺,于处事的时候,才能辨别出其中庸的道理来,但是,他又坚持不了一个月,又放弃了。这既然知道,怎么又不能坚持呢?还是因为不是真知道!

这个有体会,别人跟我们说什么事,我们拼命点头说“对对对,我知道,我知道”。一个意思是我知道,二层意思是你闭嘴别说了,该我说了。

我们要建立一个意识,最简单的道理我们也不是真知道,否则怎么不按那道理去做呢?就是因为我们不是真知道。比如管住嘴别吃坏喝坏身体,知道吗?问谁谁都说他知道。但为什么知祸而不知避,甚至有喝酒喝死的呢?因为本质还是不知道,临死才是真知道。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做了才知道,你没去做,只是晓得些说法,那不叫真知道。

所以,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知道的开始。张嘴就说“我知道”,就关闭了知道的大门。

品德也是一样,如果搞个央视采访,上大街上问:“您缺德吗?”对方肯定骂回来:“你才缺德!你全家都缺德!”每个人都自认为自己道德品质没问题,质疑这个就是侮辱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缺德,缺好多德,不是放三聚氰胺才缺德,我们在待人接物、说话做事、工作家庭、朋友交际,无处不缺德。知道自己缺德,才是修养高尚人格的开始。

知祸而不知避,还有原因是没有意志力,就会产生懒惰和侥幸心理。所以孔子又说,人们都说自己知道,照做了,但却坚持不了一个月!

这个我的体会,坚持一个月就是胜利!不是有说法21天养成一个习惯吗?一个月足以固化一个习惯了。就象我每天早上写几百到几千字读书笔记,出差度假出国住院,到哪儿也不落下,因为成了习惯,一天不读不写就象没刷牙,难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