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史知识
1981年创刊,坚持“大专家写小文章”的办刊宗旨,作者队伍荟萃了全国一流文史学者,从不同角度、以多样手法,深入浅出地介绍、评述优秀传统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这个突厥王族甘心四代做唐朝的“西域守护神”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李时珍草本足浴包:睡前泡泡脚,轻松赶走老湿寒 ... ·  5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新鲜!艾灸做成了液体!轻轻一抹,无烟无火,逼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 | 陈振濂​:《瑞鹤图》:中国绘画史上的特例

文史知识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01-14 11:15

正文


北宋文艺皇帝宋徽宗,是一个书画兼长的大家,又精通金石博古之学、 园艺庭院之学、鉴定收藏之学、编纂著录之学。 抛开他作为皇帝的特殊身份 和北宋末期国破家亡的失败,仅论他对于中国艺术史的贡献,是怎么评价都 不为过的。 他最经典的传世作品便是《瑞鹤图》。

《瑞鹤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极罕见的一个怪例。

一,宝蓝色的天空,均匀地满布画面,古代中国画即使是工笔画甚至是 敦煌壁画满铺艳色,但也从来不是这样平涂的“腔调”。 涂会有厚薄不匀之弊, 尤其是石质矿物性颜料,刷涂稍有笔刷轻重,即会参差不匀。 因此,《瑞鹤图》 应该是反复慢染细抹,有如漆艺的至少一二百叠,层层覆盖,才有如此密不 透风的富贵效果。

二,画宫殿屋宇而没有表现丹墀碧阶、四梁八柱,只有一个大屋顶,直 直地矗在画面中央,而且是正面,不取斜角透视之巧,也没有瓦顶大檐横梁 竖柱之间那些钩心斗角回环曲折的“营造”之美,这样的笨做法,也是古来 罕有其例: 唯宋徽宗其人,甚至更进一步,是唯《瑞鹤图》独创的。

三,方构图是崇尚线条意识的传统中国画的大忌。 或高耸入云、或绵延 万里,不是中堂大轴就是横幅长卷,前有马远《踏歌图》为证,后有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为证。 宋徽宗老于此道,却偏偏以最不讨巧、无势可借的方形 画面与自己为难。 上下皆不靠天头地脚,只截中景,并无传统绘画中“三远” 法即高远深远平远之架构设置,而是一个有意为之的平面图形; 左右亦无绵 延悠长、一步一景之长镜头之式,截景既居中,自然缺乏手卷那种丰富瑰丽、 层出不穷的魅力。 何也?

宋·马远《踏歌图》

四,比例分布,上有碧天、中有翔鹤、下则宫瓦,似是一个正方形切为三 截。 但若以宫顶和碧天(瑞鹤飞翔亦在天空)对比,又是一比二的关系。 这种 构图的分布配置,因为明显违反常例且“犯忌”,隐隐感觉作者似有特别的创 作构思在里面。 按照常态,皇宫黄瓦灿灿的大顶,应该是最有表现效果的。 蓝天的视觉形式语汇却是最单一的。 依常理应该宫宇建筑为画面主导而占最大 面积以便出效果。 但目下的三段式或两段式,极易把它变成一幅装饰画,这本 来是如徽宗这样所具绝高的艺术品位所不屑的。 不惜犯忌为此,必有深意。

五,彩云缭绕,是针对宫宇造型线条较硬朗多呈水平线垂直线的调节方 式。 一有建筑上的云彩前后遮衬,祥云流转,轻灵游动,气韵优化,飘逸而 有朦胧精雅之致。 与宫殿屋宇的细笔勾勒重在线条相配合,云彩的形状全靠 微染以见深浅厚薄,苍穹湛蓝、风动气移,随影而生。 其以虚衬实、以里衬表、 以动衬静,这样的手法,极见老到。 在画面三分之一的下部段落中,有工细 的宫宇大屋顶,又有含混的云起云行,在整个画面中,为中间段的飞鹤和上 部碧天,提供了虚实相生、疏密有度、聚散有序的图式组合典范。

六,鹤形。 十八只飞翔的仙鹤,翱翔天外、舞动碧霄,有昂首、有顾盼、 有回望、有矗立、有互倚、有停驻、有举足、有展翅、有收羽、有滑翔、有冲 霄……疏密有致,纵横有迹,如果没有直接对禽鸟不断写生的观察力和刻画能 力,是不可能有这样生动的表现能力的。 尤其是踞于屋顶左右对称的两只仙鹤, 一是低蹲扇翅而回顾,另一是高立收羽而仰望,虽同处屋顶两端,位置十分对 称,但回环揖让,呈左低右高左抑右仰的非对称表情,与天上飞翔纷披的十八 只仙鹤的回旋动态,形成一种动与静的大美。 几乎是一卷仙鹤写生造型范本。

宋徽宗《瑞 图》

七,与《瑞鹤图》绘册相对应的,是宋徽宗一手极具特征、或曰辨识度 极高的“瘦金书体”书册,一书一画,相得益彰。 而书册文字,正为绘册而设。 其内容如下:

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郁,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 倐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 馀皆翱翔, 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 经时不散。 迤逦归飞西 北隅,散。 感兹祥瑞,故作诗以记其实。

清晓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
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
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御制御画并书(押:天下一人)


“御画并(御)书”,这是一种书与画并列的观念立场。 从唐张彦远一人 而著《历代名画记》(画)、《法书要录》(书),其实已经有了书画一体、书画 并举的新风气。 而到了宋徽宗自己,御敕编著有《宣和画谱》《宣和书谱》, 也同样是书画并举。 以此背景看《瑞鹤图》之左右开册页对举,画是工笔画, 书是瘦金书,正得其所在也。 而这样的书画艺术观念,在后来就演进或为“书 画同源”“书画双绝”之类的文人画目标,造就了千年中国传统艺术史的基本 样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宋徽宗的《瑞鹤图》书画对举,是一个在创作上足 以下开风气为后世范的首倡者,是“始作俑者”。

八,主题。 与其他传世古画最大的不一样,《瑞鹤图》的完成、展现出了中国画中罕见的“创作”形态和完美过程。

过去的中国古画,或者是画一个历史故事主题,或者是一个被沿袭了几 百遍的题材,第一是很少与现实和当下衔接,缺乏生机勃勃、变化生发的创 作激情和现实原动力; 第二是不重视原创而重视承传; 第三,是不重个人表 现而关注自古传来的既有程式。 但宋徽宗《瑞鹤图》取道却全悖于此,在上 述三个方面都有独特的超常发挥。

首先,触发作画动机的不是现成的古画题材与样式,而是一次偶然的经 历: 元宵后一日偶遇的“祥瑞”。 这是作者在当下发生的生活经历,而不是古 人或别人现成拿来的。 如果把过去沿袭模式看作是“摹古主义”,那么宋徽宗 的依据当下经验启发,是眼见为实的“写生主义”。

其次,是他《瑞鹤图》不落他人一丝窠臼,没有现成样板,也不承传某 家某派。 所观所画,全是独创; 画面所有元素包括空间意识的呈现,均唯此 一帧而已。 不用说别人,连他自己再作画也不会重复。

再次,是检诸画作的构图用笔色彩的具体应用,十分独到而无所依傍, 拒绝既有程式和前人范式,天马行空,一意孤行,锐意要有新创。 不袭前 式,不落窠臼,细细品味,都是此时此地唯一的独家表现,又是亘古未有 的“创新”表现。 鄙意以为,历代中国画要论现代意义上的“创新”,《瑞 鹤图》当为首选。 不但对于中国美术史上的各朝各代甚至同朝代的“他人”, 是无可置疑的唯一; 就是对比宋徽宗自己的十几件存世作品而言,也是货真 价实的唯一。 以此观赏《瑞鹤图》,得之矣!

(作者单位: 中国文联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 2020年第1期“书画欣赏”栏目

感谢您对本刊的厚爱,2020《文史知识》继续贴心陪伴您,忙碌中别忘了订阅哦:

一、去往邮局征订,邮发代号2-271。

二、咨询伯鸿书店购买,联系电话:010-63458912、010-63265380。

三、北京的读者可以去往三联韬奋书店、万圣书园、伯鸿书店购买(伯鸿书店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中华书局一层)。

四、需要网上购买的读者,请登陆“杂志铺”网站(www.zazhipu.com),京东商城中华书局官方旗舰店(http://mall.jd.com/index-84097.html)然后在搜索栏搜索“文史知识”,即可看到《文史知识》的订阅信息,按照网站购物流程购买即可。

五、集体订购电话:010-63458229。

六、您也可以添加《文史知识》的微信公众号“wszs1981”及时获取《文史知识》的更多信息!征订在即,请千万别错过。

七、敬告读者:自2018年7月1日起,《文史知识》编辑部不再接受任何购买咨询,如欲购买《文史知识》新刊、过刊、历年合订本等销售问题,敬请致电中华书局伯鸿书店(010-63458912、010-63265380),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订阅


《文史知识》(月刊)邮发代号2-271,每月1日出版,定价15.00元,全国邮局均可订阅,国内统一刊号 CN11-3153/K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2-9869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邮局汇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文史知识》编辑部收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458229

(邮购 每册15元,挂号每次另加3元)


微信号:wszs1981

QQ群:713071938(新群)

新浪微博:@文史知识杂志

官方网站:中华书局/文史知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3397473

010-63458229



• end •


文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