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博物馆效果图
广州海事博物馆作为广州市重点文化工程项目,精心筹备多年,早在2012年就开始启动概念设计,后来逐步完成征地、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等前期任务,并于2018年5月正式动工。
如今,该博物馆已经进入了快节奏建设期。
在7月19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专业小组围绕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开展代表集中视察活动上,据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黄晓峰介绍,该项目主体基建部分已完成地上三层施工,预计今年8月底封顶,10月底完工(主体基建部分)。
据了解,广州海事博物馆项目位于黄埔区电厂东路西侧,波罗湖东侧,与南海神庙隔湖相望,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
该馆建设目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加挂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心牌子,
争取于2021年6月正式开馆
,切实发挥黄埔港“古港”“良港”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品牌影响力。
海事博物馆位置
在陈列布展及开馆准备方面,2016年3月完成基本陈列大纲《万里波澄——广州海事历史展》,并通过市文广新局组织的专家论证会。
2018年根据藏品、场地情况对基本陈列进行调整,编制完成《七海扬帆——唐宋时期的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陈列大纲和1个专题陈列、2个临时展览大纲,均通过了专家论证会。
黄晓峰透露,藏品征集方面,目前已征集各类藏品3553件。其中,通过政府采购征集共1231件、调拨1466件、接受捐赠400件、复仿制5件。其中,阿曼遗产和文化部拟通过“外交渠道”捐赠“苏哈尔号”船模、造船工具、古版书籍等藏品,现在办理交接准备事宜。
海事博物馆效果图
在资料收集方面,已收集的各类资料主要有中文古籍、外文古版书100余种、1000余册,历史照片、史迹照片、文献资料等4500余条,当代图书100余册, 已初步建立了海事海丝资料数据库。
在“海丝”研究中心建立方面,已与广东省社科院海洋史研究中心合作,已完成了工作方案、中心章程、首届研讨会实施方案等基础性文件,以及部分专家的初步商谈工作。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海事博物馆文化,已完成博物馆LOGO设计、知识版权注册保护等工作,正在进行商标注册工作;完成博物馆VI系统设计,以及文创产品设计开发62种;文创产品拟于今年逐步开发,配合广州海事博物馆开馆做好品牌推广宣传工作。
黄晓峰坦承,由于该馆完全是新建馆,文物是零存储、零起步,和二级博物馆馆藏要求相比,种类和数量还有所不足,希望借全市之力,统筹文物展览协调市里相关文博单位调拨或借用相关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