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而创刊,是我国第一张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是新华社重点报刊,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指定信息披露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央行:暂停买入国债! ·  5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813:1,史上最火! ·  6 天前  
证券时报  ·  涨停潮!A股迎新风口! ·  6 天前  
证券时报  ·  重磅!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来了 ·  6 天前  
招商电子  ·  【招商电子】英伟达CES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证券报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目标定了

上海证券报  · 公众号  · 证券  · 2025-01-08 20:59

正文

未来是什么?是“指引”“孕育”“创新”,建构“协同”“枢纽”,成就“未来”“启点”……以“N”为起点,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在2025年迎来新开局。



1月8日举行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策略发布会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多现场致辞。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共同启动发布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品牌,拟积极探索、共同实践,共同打造前沿领域投资孵化新范式,推动早期项目孵化、未来产业培育和科学生态建设深度融合,为推动上海未来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上海国投公司总裁戴敏敏主持了发布会。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魏凡杰在会议间隙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有一系列投资项目落地,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AI for Science、量子科技等都将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聚焦的方向。


据介绍,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是由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功能性政府投资母基金,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聚焦于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以及前沿平台性技术方向的孵化和早期投资,与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形成功能链接,构成“3+1”的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群,形成上海市从早期科技成果孵化到产业整合的完整科技投资体系。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未来产业的硬科技发展需要长周期的耐心资本,需要投早、投小、投长。建议理顺机制,助力银行、保险等机构能将资金活水引入到更多的国家母基金、市场化母基金等,再给到一流的风险投资机构,再给到初创产业企业,理顺资金的专业化、低成本渠道。“不要让科学家在创业过程中花大量时间融资,而是让他们更专注于创新,这是我们目前要追赶欧美等发达国家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米磊说。


投资策略明确:赋能颠覆式创新转化


2024年9月,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基金期限15年,可根据情况申请延长3年。风险宽容上,坚持市场化运作,宽容失败、尽职免责;投资模式上,采取“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方式。其中,直接投资主要投资未来产业领域重点项目,对子基金设有回购让利机制。


“我们将关注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材料等,未来希望和子基金投资人一起探索新的更多的方向。”魏凡杰对记者表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希望联合社会资本,给予资金充分的自由度,助力科技成果实现从0到1的转化。


1月8日举行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策略发布会上,魏凡杰介绍了未来产业基金理念和投资策略。他表示:“赋能上海和中国的颠覆式创新转化,这是我们的使命。”基于对颠覆式创新发展的理解,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提出三个定位:第一,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是耐心资本,目标是推动中国从0到1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第二,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要构建全球化人才社区,通过母基金纽带,把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项目经理人和投资人的顶尖智力和能力在同一个平台上打通。第三,搭建开放创新平台,以母基金为基础,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平台的联合,联合风险投资机构一起推动颠覆式创新的概念验证,希望能摸索出更多适合中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范式和新模式。



魏凡杰表示,在上述理念下,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投资策略也有三个角度:首先,希望支持更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希望支持平台性的技术方向,支持具备颠覆产业潜力的技术创新。其次,以人为核心,支持具备创新潜质的科学家和拥有科学家精神的创业者和前沿科学转化能力的投资人,希望支持更多年轻人共同成长,包括年轻科学家、年轻创业者和投资人,一起探索属于中国的未来。再次,希望做主题式孵化,推进中国特色的主题孵化,坚定支持科学家的科技成果转化,希望和新型研发机构包括国家实验室一起推动和探索中国的机构化创业新模式,同时基于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资源体系,希望给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一个全时段、差异化的赋能。


寻找未来


根据ARK的研究,颠覆性技术之间的融合将定义未来十年。技术融合创造的宏观经济转变,影响力远超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人工智能将是最核心的技术催化剂。


在深势科技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张林峰看来,未来是AI for Science,是从原子开始,重构世界。


“AI for Science是中国科技创新历史上最好的机会,这是一个属于我们当下非常真实的机会,而我们这样的机会,也同样在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就是走过所谓的‘死亡之谷’真正迎来我们从底层算法、原始创新,到工程化和场景闭环迭代这样一个闭环飞轮的运转。”张林峰说:“当下非常期待在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助力下,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从原子开始,我们有一个可以重构世界的机会。”


在清华大学为先书院院长、医学院教授洪波眼中,未来是脑机接口。


洪波表示,MIT物理学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在其著作《生命3.0》中,展示了生命进化的三个台阶:生命1.0,软件硬件不能改变;生命的2.0,硬件不能改变,软件可以;生命的3.0,软件和硬件都可以改变。


“在我看来,如果有了脑机接口,生命的3.0将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进化,还是群体智能和生存的进化。”洪波说,经过临床数据发现,脑机接口不仅能翻译人类思维,还将改变人类的神经连接,将助力解决神经康复、脑疾病治疗的问题。在脑机接口技术加持下,未来脊髓损伤、癫痫、帕金森等长期困恼人类的脑疾病难题都将有望迎刃而解。


据介绍,与洪波团队合作的上海博睿康科技公司目前已正式落户张江细胞园,未来将投入更大厂房,支持近1万套植入脑机接口的生产,而脑机接口的下一个版本,可能只有一枚硬币大小,会有64个通道,采用陶瓷等更加轻巧的材料。


在上海量子科学中心副主任、九章量子首席科学家陆朝阳眼中,未来是量子科技。


量子科技是一项有望对现有技术体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陆朝阳表示,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上海开始了新的攻关,后续将基于人工智能与量子的交叉融合,实现真正通用的大规模的量子计算。


创新运作模式:科技项目经理人是重要抓手


充当耐心资本的角色,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在运作模式上也不断探索创新。


魏凡杰对记者表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通过组建战略科学家委员会,集聚了一批科技项目经理人,深度联动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在前沿领域进行一站式孵化投资。


一是建立战略科学家委员会。由具有产业思维的科学家、有科学家思维的企业家、有战略和科学家思维的投资人组成。负责战略性研判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以及前沿平台性技术发展方向,发掘有潜力的前沿赛道;推荐、指导和赋能科技项目经理人团队;联动和配置科学、产业等资源,为基金更好把握和抢占未来产业的战略先机起到引领作用。


二是组建科技项目经理人投研团队。科技项目经理人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实现功能目标的重要抓手,除应具备投资经理基本能力外,还应具备赋能子基金、各类创新平台的专业能力。负责协同各类资源,推进项目的概念验证、落地孵化和产业化工作;为上海市未来产业领域项目布局策划、基金投资策略迭代提供专业建议;协助未来产业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布局、建设和实施工作。


三是建立概念验证经费联动投入机制。切实发挥概念验证在提升研发效率和加速成果转化的关键作用,融合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建立科研项目从“发现→立项→验证→孵化→投资”的全链条联动和“止血”的机制。发挥财政经费、孵化类子基金、创新平台功能作用,形成共同投入、联合支持、共担风险的概念验证机制,将验证项目转化为投资项目的比例纳入对子基金的考核,将子基金参与概念验证项目的质效与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让利机制挂钩。


据悉,目前,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已引入两家顶级科学家社区,以民非组织身份参股管理公司,既建立相对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又深度联动股东科学家社区及其战略科学家资源,共同孵化未来产业。在此基础上,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联动民非股东共同打造科学公益社区平台,并深度联动科学公益基金会、科委项目经理人以及科委概念验证资金,打造前沿领域投资孵化新范式,将科学公益活动、科学生态建设,充分融入到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长效运作中。


通过联动两家科学家社区,未来产业基金可以通过榜单评选积累的大量前沿科技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和硬科技企业,链接国际化科创资源体系,汇聚全球高水平智力资源,构筑起民间合作的新桥梁,为上海未来产业引入更多的顶尖创新资源。


作者:宋薇萍